尹士科
,
王移山
,
彭云
钢铁研究学报
焊接区的微观组织是决定其力学性能的关键因素.为了改善低合金钢焊缝的冲击韧性,对500~1000 MPa级焊条的焊缝金属的化学组成、金相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采用金相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不同强度级别的低合金钢焊缝组织进行了观察和电子衍射分析,并进行了焊缝金属拉伸强度和冲击韧性测试.结果表明,随着焊条强度级别的增加,焊缝组织由先共析铁素体、针状铁素体加珠光体变成粒状贝氏体,最后变成贝氏体加马氏体组织;当焊缝组织为粒状贝氏体时其韧性最低.
关键词:
焊条
,
强度
,
焊缝金属
,
组织
,
韧性
陈大伟
,
王青峰
,
苏航
机械工程材料
doi:10.3969/j.issn.1000-3738.2007.01.025
采用实际堆焊、Gleeble焊接热模拟、透射电镜及光学显微镜和硬度仪等分析了添加不同含量的铜和铌时,对多层焊焊缝金属显微组织和硬度的影响,探讨了铜和铌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在普通碳-锰焊缝金属的基础上添加质量分数约3.0%的铜和0.03%的铌时,在模拟多层焊各再热区域均可形成均匀的贝氏体组织,且产生大量均匀、热稳定性良好的沉淀析出相,使多层焊高强度焊缝具有均匀的硬度.
关键词:
焊缝金属
,
铜
,
铌
,
沉淀强化
余圣甫
,
李志远
,
刘顺洪
,
王杰
物理测试
doi:10.3969/j.issn.1001-0777.2000.05.007
20Cr2MoV高强度热强钢用埋弧自动焊进行多道多层焊,经调质热处理后,焊缝金属的冲击韧性值急剧下降,不能满足使用要求.用扫描电镜分析的结果表明:焊缝金属中有较多的非金属夹杂物,特别是夹杂物附近存在微裂纹及晶界碳化物析出是造成焊缝金属低温冲击韧性值低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20Cr2MoV钢
,
焊缝金属
,
非金属夹杂物
,
冲击韧性
杜全斌
,
马成勇
,
彭云
,
张元杰
,
王华昆
材料科学与工艺
针对国内某钢厂最新研制的Q890高强钢,采用三种不同的热输入对其进行气体保护焊接,研究了不同热输入对焊缝金属组织、硬度及冲击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热输入下,焊缝组织主要以板条贝氏体为主,并含有粒状贝氏体、少量的板条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随着热输入的增大,焊缝组织中贝氏体铁素体板条粗化,板条马氏体逐渐减少,而粒状贝氏体逐渐增多,部分残余奥氏体由薄膜状向块状转变;焊缝金属硬度随着热输入的增大而下降;焊缝金属的冲击韧性亦呈逐渐下降的趋势.
关键词:
Q890高强钢
,
热输入
,
焊缝金属
,
板条贝氏体
张德勤
,
田志凌
,
杜则裕
钢铁
通过对微合金钢焊缝金属中夹杂物的研究发现:夹杂物数量在焊缝中心最多,而在熔合线附近最少;随着焊接热输入的增加,夹杂物平均尺寸增大.约有60 %夹杂物的平均尺寸都小于0.6 μm,而大于1.0 μm的不足10 %.夹杂物是由多个物相组成的复合物,组成夹杂物的物质:MnO2、3MnO*Al2O3*SiO2、TiN、CaO*2Al2O3、SiO2、CaO*2TiO2和θ-Al2O3等.提供针状铁素体(AF)形核的夹杂物尺寸约93 %以上都集中在0.2~0.6 μm范围内.
关键词:
微合金钢
,
焊缝金属
,
夹杂物
,
热输入
彭杏娜
,
马成勇
,
尹强
,
彭云
,
田志凌
材料热处理学报
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及其EDS、相分析和XRD等分析方法,研究了Super304H钢焊缝及在不同高温(650℃)持久应力下的组织转变.结果表明,焊态下焊缝组织为奥氏体和析出相,析出相以铌相为主.经过高温持久拉伸后,焊缝组织的耐蚀性降低,析出铌相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溶解,多呈长条状或块状分布,还出现了一定量的α相和M23C6相.此外,焊缝组织的凝固晶界和凝固亚晶界也在高温持久应力下发生了变化.
关键词:
Super304H钢
,
高温持久
,
焊缝金属
,
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