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检索条件:关键词=煤焦油  

  • 论文(8)

中间相炭微球的制备及嵌锂性能考察

李宝华 , 李开喜 , 吕永根 , 凌立成 , 康飞宇

材料科学与工艺 doi:10.3969/j.issn.1005-0299.2003.04.016

为了获得更高嵌锂性能的锂离子电池负极用炭材料,以质量分数为3.7%吡啶不溶物的煤焦油为原料,在450℃下自生压热缩聚制备中间相炭微球(MCMB),采用恒电流充放电技术研究所得MCMB的充放电性能.研究发现:随着MCMB平均球径的增加,首次充放电可逆容量从246 mA·h/g增至540 mA·h/g,...

关键词: 煤焦油 , MCMB , 锂离子电池 , 炭负极材料 , 首次充放电性能

煤焦油馏分塔的腐蚀原因分析及评价

祝剑剑 , 朱承飞 , 魏无际

材料保护 doi:10.3969/j.issn.1001-1560.2007.08.023

对煤焦油馏分塔的使用现状进行了调查,并借助金相显微镜、能谱仪、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等手段从煤焦油馏分塔的材质、腐蚀介质、腐蚀产物等角度讨论了其腐蚀的原因;利用塔板在一定时间内的尺寸变化测定了其均匀腐蚀速度.结果表明,该塔的内件材质是奥氏体型不锈钢316L,基体分布着少量铁素体,介质中存...

关键词: 煤焦油 , 馏分塔 , 316L不锈钢 , 腐蚀 , 腐蚀速度

煤焦油合成氮掺杂中孔炭纳米片及其储锂性能

王浩强 , 赵宗彬 , 陈梦 , 肖南 , 李蓓蓓 , 邱介山

新型炭材料 doi:10.1016/S1872-5805(14)60137-2

以煤焦油为碳源,三聚氰胺为氮源,MgO 纳米片为模板,通过预氧化和炭化过程合成出氮掺杂中孔炭纳米片(NMCNs),可实现对中孔炭材料的孔结构和氮掺杂含量的调控。所制中孔炭材料具有独特的中孔和片状结构,比表面积较大(1209 m2/ g),氮掺杂量较高(8.6%)。将其应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NMC...

关键词: 氮掺杂 , 中孔炭纳米片 , 煤焦油 , 模板 , 锂离子电池

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测定煤焦油中萘

王华兰 , 胡建军 , 张宪芹

冶金分析 doi:10.3969/j.issn.1000-7571.2005.04.013

研究了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测定煤焦油中萘含量的方法.正辛烷和对四甲基苯分别用作样品的溶剂和内标物,采用内标法定量.对汽化温度、检测温度、气体流速等进行了探讨.方法用于煤焦油中萘含量的分析,标准加入回收率在97.4%~100.4%之间.该法与国家标准方法相比,样品分离效果好,结果准确度高,满足了产品质量...

关键词: 气相色谱 , 校正因子 , 煤焦油 ,

中间相沥青碳微球的制备及其嵌锂行为的研究

李宝华 , 吕永根 , 李开喜 , 吕春祥 , 凌立成

宇航材料工艺 doi:10.3969/j.issn.1007-2330.2001.06.008

以含0.46%~3.7%(质量分数)吡啶不溶物(PI)的宝钢煤焦油为原料,在450℃下自升压热缩聚制备中间相碳微球(MCMB),然后将其在700℃下进行碳化.应用SEM、恒电流充放电等技术研究了所得MCMB的表面物理形态及充放电性能.研究发现:随原料中一次PI含量的增加,MCMB的球径逐渐减小;首次...

关键词: 煤焦油 , 中间相碳微球 , 嵌锂 , 碳材料

煤焦油在三氯化铝作用下催化炭化的研究

段淼 , 田永明 , 李四中

新型炭材料 doi:10.1016/S1872-5805(16)60005-7

采用AlCl3作为催化剂,在633~1 873 K和一定压力下对煤焦油进行催化炭化,得到催化炭化焦,并对其进行了高温处理.利用热重,X射线衍射,拉曼光谱和偏光显微镜表征催化炭化焦的聚合程度,微观结构和光学织构.结果表明,AlCl3显著地加速了煤焦油的聚合并使之发生了脱氢反应,在673 K即可以得到具...

关键词: 煤焦油 , 三氯化铝 , 催化炭化 , 微观结构 , 光学织构

空气氧化法制备的煤焦油沥青的性质研究

张怀平 , 刘春林 , 吕春祥 , 李开喜 , 凌立成

新型炭材料 doi:10.3969/j.issn.1007-8827.2000.03.009

以经过闪蒸净化除去一次QI的煤焦油为原料,在常压下220 ℃~400 ℃范围内通过空气氧化制备一定软化点范围的沥青.考察了反应温度、空气氧化时间、空气流量对沥青性质和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空气氧化可有效提高煤焦油软化点、分子量和制取完全各向同性沥青.将氧化沥青进一步在400 ℃,N2保护下停留60 m...

关键词: 空气吹扫氧化 , 煤焦油 , 中间相

从煤焦油研制耐热性沥青树脂

魏兴海 , 查庆芳 , 陈荣耀 , 王红艳 , 崔桂忱 , 卫有存

新型炭材料 doi:10.3969/j.issn.1007-8827.2000.01.008

煤焦油同交联剂苯甲醛在以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作用下,按质子催化阳离子型缩聚反应机理,生成具有三芳基甲烷型结构特征B阶沥青树脂.硬化后得到的C阶树脂具有优异的耐热性能,可与合成树脂中最耐热的聚酰亚胺树脂相媲美,且成本低廉,并在高温耐热方面优于聚酰亚胺树脂,是一种有发展前景的耐高温廉价沥青树脂.

关键词: 煤焦油 , 耐热性 , 沥青树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