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娜
,
郭洪臣
,
王祥生
,
陈黎行
,
陈永英
催化学报
通过1200 h模拟实验,考察了环己酮氨氧化水热环境对廉价法合成的大晶粒TS-1(1 μm×2 μm×6 μm, n(Si)/n(Ti)=53.6)结构的影响. 通过XRF,XRD,SEM,UV-Vis,IR,NH3-TPD和丙烯环氧化探针反应等表征手段发现,在环己酮氨氧化水热环境中,TS-1的结构不稳定,骨架硅易被溶解脱除,从而导致骨架钛脱落. 流失的骨架硅溶解于处理液中,而脱落的钛物种主要以硅钛碎片形式滞留在沸石表面. 氨产生的碱性是导致沸石骨架不稳定的根本原因; H2O2本身不影响TS-1的结构,它与氨水共存时可通过生成羟胺减轻TS-1结构破坏的程度. 硅钛碎片中的钛并非以六配位钛形式存在,而主要以四配位形式存在,并具有活化H2O2、催化丙烯环氧化反应的活性.
关键词:
钛硅沸石
,
晶体结构
,
骨架钛
,
水热稳定性
,
环己酮
,
氨氧化
,
过氧化氢
,
丙烯
,
环氧化
,
环氧丙烷
汪丽娜
,
陆维敏
,
吕重青
,
鲁越青
催化学报
合成了钼-乙酰丙酮配合物,并进行了表征,确定了其组成为MoO2(acac)2. 以MoO2(acac)2为催化剂,以过氧化氢为氧化剂,对异戊二烯一步脱氢环氧化制3-甲基呋喃反应进行了研究. 考察了反应条件(催化剂用量、反应底物之比、温度、时间、溶剂和助剂等)对该反应的影响. 结果表明,在n(cat)∶n(CH2∶C(CH3)CH∶CH2)∶n(H2O2)=1∶100∶100,θ=40 ℃,t=6 h的反应条件下,异戊二烯转化率为70.8%,3-甲基呋喃选择性为54.8%. 提出了异戊二烯脱氢环氧化可能的反应机理.
关键词:
钼
,
乙酰丙酮
,
配合物
,
过氧化氢
,
异戊二烯
,
脱氢
,
环氧化
,
甲基呋喃
汤清虎
,
赵培真
,
张庆红
,
王野
催化学报
分别采用模板剂离子交换法(TIE法)、水热合成法(DHT法)及浸渍法合成了Co-MCM-41,此催化剂能够在无共还原剂存在条件下催化以氧气为氧化剂的烯烃环氧化反应. 另外考察了催化剂的结构特别是钴的存在状态与催化性能之间的关系,以期能够弄清催化环氧化反应中催化剂活性位的本质. X射线衍射及N2吸附-脱附等结果证实,当导入分子筛中的钴的量在2.2%以下时,所有的Co-MCM-41均具有规整排列的六方孔道结构. 漫反射光谱和H2程序升温还原等结果表明,通过TIE法合成的样品中钴主要以孤立态钴离子(single-site Co(Ⅱ))形式存在,而以DHT法合成的样品中钴主要以微晶态Co2SiO4形式存在,浸渍法合成的样品中则存在大量颗粒状氧化钴. 催化反应结果表明,当钴含量均接近1.0%时,采用 TIE法合成的样品的苯乙烯转化率为45%,而用DHT法和浸渍法合成的样品的苯乙烯转化率均低于30%. 考虑到氧化钴和Co2SiO4的低活性以及DHT法和浸渍法合成样品中可能存在一小部分孤立态钴离子,我们推测MCM-41中的孤立态钴离子是催化活化分子氧发生环氧化反应的高效活性位.
关键词:
钴
,
MCM-41分子筛
,
孤立态钴
,
硅酸钴离子
,
氧化钴
,
苯乙烯
,
氧气
,
环氧化
郭新闻
,
刘民
,
王祥生
,
李钢
,
陈永英
,
刘松
催化学报
采用不同的介质(HCl-H2O2,NH4F-H2O2,HNO3-H2O2,H2SO4-H2O 2)对钛硅沸石TS-1进行预处理,并用IR,XRD,UV-Vis,XRF和 27Al MAS NM R对样品进行了表征;以丙烯环氧化为探针反应,考察了样品的催化性能. 结果表明,经预处理后,TS-1中的TiO2均被脱除约20%,而Al几乎未被脱除;所脱除的TiO2为非骨架钛;环氧丙烷的选择性降低,但H2O2的有效利用率明显升高. 特别是采用NH4F-H2O2预处理时,H2O2的转化率和有效利用率均提高10%.
关键词:
钛硅沸石
,
预处理
,
盐酸
,
氟化铵
,
硝酸
,
硫酸
,
丙烯
,
环氧化
鲁继青
,
吴自力
,
罗孟飞
,
李灿
催化学报
用红外光谱法研究了丙烯、丙烯/氧气混合气以及环氧丙烷(PO)在Cu-NaCl/SiO2催化剂上的吸附. 结果表明,丙烯在载体和催化剂上的吸附是完全可逆的. 丙烯和氧气在催化剂上共吸附后生成了丙烯醛,未观察到环氧丙烷(PO)生成. PO在载体和未还原催化剂上的吸附行为表明,PO与载体的硅羟基有强相互作用,PO发生开环反应生成开环物种. 而PO在还原态催化剂上的吸附行为较复杂,可能生成了酮类化合物.
关键词:
丙烯
,
环氧化
,
环氧丙烷
,
铜
,
氧化硅
,
负载型催化剂
,
吸附
,
红外光谱
邹永存
,
孟祥举
,
于沂
,
杨淼
,
林凯峰
,
蒋大振
,
肖丰收
催化学报
Fe取代系列磷酸铝分子筛(FeAlPO4-5, FeAlPO4-11和FeVPI-5)在催化氧化芳香族化合物反应(如苯酚和苯的羟化、苯乙烯的环氧化以及萘酚的氧化)中具有很高的活性. 系统研究的数据显示,在苯酚和苯的羟化及苯乙烯的环氧化反应中,FeAlPO4-5及FeAlPO4-11的活性与TS-1催化剂相近; 在大分子萘酚的氧化反应中,FeVPI-5具有较高的活性,而小孔的TS-1则没有活性. 比较不同催化剂的活性结果表明,骨架中的Fe(Ⅲ)是催化剂的活性中心.
关键词:
磷酸铝铁分子筛
,
苯酚
,
苯
,
羟化
,
苯乙烯
,
环氧化
,
萘酚
,
氧化
,
过氧化氢
戴茂华
,
汤丁亮
,
袁友珠
催化学报
以TiCl4和SiCl4为原料,采用水解和非水水解溶胶-凝胶两种方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Ti含量的Ti-Si复氧化物载体,继而用沉积-沉淀法制得载金催化剂.采用X射线衍射、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N2吸附和高分辨透射电镜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催化剂在氢气和氧气存在下的丙烯气相环氧化催化性能研究表明,钛含量在6%~14%范围内时,两种方法制得的Ti-Si复氧化物均为无定形结构,但采用非水水解溶胶-凝胶法制得的载体比表面积较高.以非水水解溶胶-凝胶法制备的钛含量10%的Ti-Si复氧化物为载体得到的载金催化剂表现出较高的活性和选择性,反应60 min时,丙烯转化率为5.7%,240 min后降为3.3%,环氧丙烷的选择性稳定于95%左右.还考察了非水水解溶胶-凝胶的陈化时间和金沉积-沉淀溶液的pH值等对反应结果的影响.
关键词:
非水水解
,
溶胶-凝胶
,
氧化钛
,
氧化硅
,
复氧化物
,
金
,
丙烯
,
环氧化
,
环氧丙烷
赵继全
,
韩建萍
,
张月成
催化学报
丙氨酸与水杨醛反应生成含羧基席夫碱, 利用羧基与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中的氨基生成酰胺键得到三乙氧基硅官能团化的配体. 该配体与乙酸锰配位生成的配合物与正硅酸乙酯通过溶胶-凝胶方法共聚制得锚链固定的多相化催化剂. 利用FT-IR,XPS和N2吸附法对该多相化催化剂进行了表征. 与均相催化剂相比,该催化剂对环己烯环氧化反应的催化活性及选择性较高. 在环己烯为25 mmol,异丁醛为50 mmol,催化剂用量为0.01 mmol,反应温度为35 ℃,反应时间为6 h的条件下,环己烯转化率可达99.6%,环氧环己烷选择性可达88.2%. 循环使用6次后催化剂性能没有明显改变.
关键词:
丙氨酸
,
水杨醛
,
席夫碱
,
锰配合物
,
溶胶-凝胶法
,
多相化催化剂
,
环己烯
,
环氧化
,
环氧化物
张海飞
,
朱新宝
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
蓖麻油分子中含有羟基、酯基、烯键等官能团,其中二种或三种官能团组合能进行一系列化学反应,已合成出许多新的蓖麻油衍生物,开发出很多新的用途,现对其系列化学反应进行综述归类,系统地介绍蓖麻油多官能团组合所能发生的反应,简述不同反应产物的多种用途,便于新反应的设计和新产品的开发,提高蓖麻油深加工技术。
关键词:
蓖麻油
,
酯化
,
酯交换
,
环氧化
,
氢化
,
醚化
,
脱水
金国杰
,
高焕新
,
杨洪云
,
陈璐
,
丁琳
,
康陈军
,
谢在库
催化学报
研究了以异丙苯过氧化氢为氧化剂选择氧化内烯制环氧丙烷的Ti/HMS催化剂的失活原因.采用XRD(X射线衍射),FT-IR(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UV-Vis(紫外-可见光谱)和TG(热重分析)等技术表征了催化剂失活前后的结构和化学组成.结果表明,催化剂的失活主要是由于反应过程中所产生的重组分在催化剂表面吸附,覆盖了活性中心所致;并不是由于四配位的活件钛物种转化为六配位、八配位或者锐钛矿TiO_2所致.采用热异丙苯溶剂洗涤的方法可以部分恢复失活催化剂的活性,但不能恢复到新鲜催化剂的水平:采用低温烧炭方法能够使催化剂的活性恢复到新鲜催化剂的水平.因此,Ti/HMS催化剂的失活是可逆的,采用合适的再生方法可以恢复其催化活性.
关键词:
钛
,
HMS分子筛
,
失活
,
再生
,
丙烯
,
环氧化
,
环氧丙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