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献丰
,
张其土
,
陆春华
,
倪亚茹
,
许仲梓
稀土
doi:10.3969/j.issn.1004-0277.2006.01.013
借助DSC分析手段,系统研究了稀土掺杂磷酸盐玻璃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当玻璃结构中[PO4]/[AlO4]≥2时易于形成均质透明的玻璃,形成区域范围为P2O5含量50%~85%(摩尔分数),BaO含量10%~40%(摩尔分数),Al2O3含量0%~17.5%(摩尔分数),Sm2O3含量0%~20%(摩尔分数);Al2O3含量增加,玻璃的形成能力增强,Sm2O3含量的增加使得玻璃的形成能力先增大后减小.
关键词:
稀土
,
磷酸盐玻璃
,
玻璃形成区
,
热稳定性
殷海荣
,
章春香
,
刘立营
,
唐保军
中国稀土学报
以分析纯的氧化铽、氢氧化铝、氧化硅和硼酸等为主要原料, 采用传统熔融冷却工艺制备了硼硅酸盐系稀土Tb2O3磁光玻璃, 讨论了Tb2O3对玻璃形成区及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 采用示差扫描量热仪(DSC)、 自制的Verdet常数测试设备和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UV/VIS/NIR)对玻璃的特征温度、 Verdet常数和吸收光谱进行表征. 结果表明: Tb3+离子的掺入量受玻璃形成区域的限制, 在Tb2O3含量为30%(摩尔分数)时, 玻璃形成能力较强, 热稳性好;玻璃密度和Verdet常数均与Tb3+离子浓度近似成线性关系;稀土玻璃吸收峰位置只与稀土离子种类有关, 吸收峰强度随Tb2O3含量的增加而增强.
关键词:
氧化铽
,
磁光玻璃
,
玻璃形成区
,
物理化学性质
,
稀土
卢安贤
,
林娜
硅酸盐通报
doi:10.3969/j.issn.1001-1625.2005.01.011
用传统熔体冷却方法制得B2O3-BaO-ZnO三元系统玻璃,考察了该系统玻璃的形成规律,并且探索了该系统玻璃的组成与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该系统玻璃的形成范围较宽,但B2O3的引入摩尔分数最高不能超过75%,最低不能少于25%.B2O3的含量过高,熔体冷却时容易分相,而B2O3的含量过低时,则熔体在冷却时容易结晶.获得玻璃的线胀系数在(6~10)×10-6K-1之间;转变温度在530~580℃之间;室温下电阻率在(2~5)×1010Ω·m之间;密度值较大.
关键词:
玻璃形成区
,
热膨胀系数
,
转变温度
,
电阻率
,
密度
赵德森
,
洪建和
,
高金飞
,
何明中
,
何岗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724/SP.J.1077.2010.01053
采用熔体冷却的方法制备了SnO-CaO-P2O5三元体系无铅玻璃.采用X射线衍射仪、热膨胀仪、绝缘电阻测试仪和粉末失重法研究了该体系玻璃的玻璃形成区、热膨胀系数、体积电阻率及化学稳定性.结果表明,样品体积电阻率随P2O5含量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在P2O5=50mol%附近出现极大值,随SnO含量的增加逐渐减小.对10SnO-40CaO-50P2O5-xSiO2系列试样的研究表明,随着SiO2含量的增加,样品热膨胀系数由9.8×10-6/℃逐渐减小至7.6×10-6/℃,体积电阻率逐渐增大,在酸性和中性溶液中失重率逐渐减小,在碱性溶液中失重率则逐渐增大.
关键词:
SnO-CaO-P2O5玻璃
,
玻璃形成区
,
掺杂改性
,
无铅封接玻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