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淑华
材料导报
系统研究了珠光体钢在冷轧与随后退火及温变形(温楔横轧)过程中的组织演变规律、力学性能变化、合金元素添加的影响等,发现共析珠光体钢经大冷变形及随后适当温度退火可以形成铁素体晶粒与渗碳体颗粒尺寸均在亚微米量级的(α+θ)微复相组织.冷轧变形后的珠光体组织非常不均匀,主要由不规则弯曲片层、带有剪切带的粗大片层以及精细片层组成.大冷变形能明显提高共析珠光体钢的屈强比和加工硬化指数,随轧制压下率的增大,共析珠光体钢冷轧态试样的强度提高,延性在冷轧压下率小于60%时出现急剧下降后又几乎保持不变.合金元素的添加使冷轧态试样的强度提高,但对延性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实际温楔横轧后高碳钢棒件表层也具有超微细(α+θ)复相组织,温楔横轧过程中靠近表层的铁素体基体发生了动态连续再结晶,铁素体晶粒及渗碳体颗粒尺寸分别在0.4μm和0.2μm左右.温楔横轧后硬度与抗拉强度沿高碳钢棒件截面分布不均匀,心部略高于表层,但是在屈服强度方面.表层最高(约600MPa),心部次之(580MPa),其余部位介于二者之间.
关键词:
超细晶粒
,
高碳钢
,
珠光体
,
合金元素
,
冷轧
,
退火
,
组织演变
,
力学性能
,
温变形
吕知清
材料导报
采用第一性原理方法计算了钢中渗碳体的电子结构、力学与物理性能.确定了不同结构Fe3C、Fe2C及Fe5C2等铁碳化物之间的稳定性,从原子和电子层次揭示了添加合金元素与附加应力对渗碳体相稳定性的影响规律与机制.研究了珠光体渗碳体在大冷变形及退火过程中的演变规律,建立了共析珠光体钢在大冷变形过程中铁素体的碳过饱和度与冷轧压下率问的定量关系,阐明了添加元素Cr、Mn、Si对冷变形过程中渗碳体溶解行为的影响规律,给出了重度冷轧后珠光体钢的退火组织分为细晶区与粗晶区的有力判据,分析了粗晶区与细晶区中渗碳体颗粒随退火时间的变化规律,发现2个区域内珠光体渗碳体颗粒的粗化动力学均符合关系式d=ktn,但渗碳体颗粒的粗化机制不同,而且进一步研究了Cr、Mn、Si等元素对2个区域内渗碳体颗粒粗化机制的影响规律.此外还研究了中高碳钢在温变形与热变形条件下渗碳体的球化规律,提出了高碳珠光体钢在不变形、中碳钢在珠光体区大变形条件下渗碳体的快速球化工艺,为进一步深化与丰富钢铁材料的超细化理论及其工业化应用提供了理论与实验支持.
关键词:
渗碳体
,
珠光体
,
第一性原理
,
合金元素
,
变形
,
退火
,
球化
盛光敏
,
范镜泓
,
彭向和
,
蒋斌
,
籍可槟
,
苏世怀
,
柯晓涛
钢铁
在最大接触应力为1 341 MPa、滑差率为10 %及油润滑的试验条件下,对在线全长余热淬火、热轧及稀土处理三种状态的PD3钢轨钢的接触疲劳行为进行了测定.通过对失效试样的分析,对钢轨钢的接触疲劳机制进行了探讨.试验结果表明,在线全长余热淬火工艺大大提高了PD3钢轨钢的接触疲劳抗力.
关键词:
接触疲劳
,
钢轨钢
,
全长淬火
,
珠光体
黄源慧
,
陈颖
,
陈其安
,
刘雅政
,
李昌义
钢铁
利用热模拟单道次压缩形变试验研究了35钢在Ael温度附近形变后珠光体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试样形变后水淬,在铁索体与未转变奥氏体之间存在富碳的过渡区,当形变温度降低到690℃,0.92形变后水淬,出现较小的珠光体组织.试样形变后缓冷,随着形变温度的降低和形变量的增大,珠光体团减小,渗碳体片层断开.在相邻铁素体界隅及边界上出现大量颗粒状和膜片状的渗碳体.
关键词:
35钢
,
缓慢冷却
,
珠光体
,
渗碳体
吴良芹
,
任娟
上海金属
研究了热轧后超快冷工艺对Q390C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快冷后Q390C钢的组织为珠光体和铁素体,其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断后伸长率分别可达388 MPa、548 MPa和27.3%,-20℃的冲击功为47 J;超快冷工艺提高了Q390C钢的力学性能.
关键词:
超快冷工艺
,
力学性能
,
组织
,
珠光体
,
铁素体
刘玉亮
,
熊天英
,
李铁藩
,
杨柯
机械工程材料
采用超音速微粒轰击技术对退火态40Cr钢进行表面处理,利用显微硬度仪、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材料表层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材料表面形成厚度60 μm的变形层,硬度在距表面一定距离处达到最高(530 HV);在距离表面50~60μm范围内,铁素体中形成大量晶界,将铁素体晶粒分割细化;而此处的珠光体中渗碳体发生强烈弯折但没有断裂,表明渗碳体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发生塑性变形.
关键词:
超音速微粒轰击
,
40Cr钢
,
珠光体
,
渗碳体
李维娟
,
张红梅
,
杜林秀
,
刘相华
,
王国栋
钢铁研究
doi:10.3969/j.issn.1001-1447.2000.05.013
采用Gleeble1500热模拟机对宝钢SS400钢的(F+P)组织在650℃进行了应变为0.4、0.6的加工,通过光学显微镜、透射电镜进行组织观察,结果表明:铁素体在650℃发生动态回复与动态再结晶,且在基体上有颗粒状或蠕虫状的碳化物析出;珠光体片层状组织被破坏,片状碳化物逐渐被球化;中温加工后加热到800℃铁素体发生静态回复与静态再结晶;加热到900℃,保温30s获得晶粒尺寸约为7~10μm的细小奥氏体晶粒.
关键词:
铁素体
,
珠光体
,
奥氏体
,
回复
,
再结晶
刘承军
,
姜茂发
,
李春龙
,
王云盛
,
陈建军
稀土
doi:10.3969/j.issn.1004-0277.2005.05.019
通过实验测定、金相观察和理论分析,系统研究了稀土在BNbRE重轨钢中的赋存状态和存量的变化规律,及其对微观组织的影响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对于BNbRE重轨钢而言,加入大量的稀土并不能增加钢中的固溶稀土含量,固溶稀土含量均保持在0.0012%以下.少量的固溶稀土可以细化BNbRE重轨钢的奥氏体晶粒度和珠光体片层结构.
关键词:
稀土
,
重轨钢
,
微观组织
,
奥氏体
,
珠光体
熊毅
,
陈正阁
,
厉勇
,
吕知清
,
傅万堂
材料热处理学报
在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上对原始组织为层片状珠光体的高碳钢进行单向温压缩变形,得到了超微细(α+θ)复相组织.用SEM、TEM观察了微复相组织的组织特性,并对其显微硬度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试样心部铁素体基体发生了动态连续再结晶,而渗碳体片层则发生了球化;随着温变形后保温时间的延长(O~1000s),超细铁素体晶粒和渗碳体颗粒均发生一定程度的长大,超细铁素体晶粒由最初的0.3μm长大至0.8μm,而渗碳体颗粒则由最初的0.1μm长大至0.3μm,对应的显微硬度则从300HV降至230HV.随着应变量和应变速率的增加,其显微硬度也随之降低,微观组织的差异导致其显微硬度的不同.
关键词:
高碳钢
,
珠光体
,
超微细复相组织
,
显微硬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