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颖
,
王富强
,
王忠
,
魏少红
,
蒋利军
金属功能材料
采用溶剂热法合成纳米结构碲化铋化合物,初始原料为氯化铋、亚碲酸钠、氢氧化钠、表面活性剂EDTA二钠,以及还原剂硼氢化钠.将初始原料的混合水溶液经过不同的预处理,在453 K热处理后得到黑色粉末产物,用水和乙醇多次洗涤、真空干燥后,得到形貌各异的纳米碲化铋化合物粉体.粉体的形貌与合成过程和表面活性剂有...
关键词:
溶剂热合成
,
纳米结构
,
碲化铋
,
热电性能
闵新民
,
朱磊
,
邢学玲
功能材料
用离散变分密度泛函分子轨道方法(DFT-DVM)和线性扩展平面波能带方法(LAPW)计算了Bi2Te3与SnBi2Te4,讨论了电子结构与热电性能之间的关系.Te(Ⅱ)-Bi离子键强度和Te(Ⅰ)-Bi差别不大,而Te(Ⅱ)-Bi共价键比Te(Ⅰ)-Bi强.Te(Ⅰ)-Te(Ⅰ)原子层之间的主要相互...
关键词:
碲化铋
,
掺杂
,
电子结构
,
热电性能
程富强
,
洪延姬
,
杨君友
,
祝超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温差发电器可广泛用于汽车发动机尾气废热的回收.为优化温差发电模块构型和优选热电材料以获得高输出功率,发展完善的热电耦合物理模型十分必要.本文针对工作在特定热源和热沉温度下的温差发电模块,建立了包含基本热电效应的温差发电器工作过程一维物理模型.物理模型中考虑了热电元件与热源和热沉之间的热阻的影响,并从...
关键词:
温差电
,
碲化铋
,
热电模型
,
输出功率
张林森
,
卢培浩
,
刘赟
,
宋延华
,
董会超
电镀与涂饰
采用化学镀镍的方法在半导体Bi2Te3表面实现金属化.镀液配方为:NiSO4·6H2O 25 ~ 30 g/L,NaH2PO2·H2O 20 ~ 30 g/L,CH3COONa 5 g/L,C6H5Na3O7·2H2O 5 g/L.讨论了工艺参数对镀层性能的影响,通过骤冷试验检测镍镀层与半导体之间的...
关键词:
碲化铋
,
半导体
,
化学镀镍
,
金属化
,
结合力
邱琳
,
郑兴华
,
岳鹏
,
唐大伟
,
曹丽莉
,
邓元
工程热物理学报
将热电材料制作成纳米柱状薄膜结构是一种理论上能有效降低热导率、从而大幅提升热电优值的搡控手段.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是纳米柱状薄膜热导率的精确获取困难,因为常规的热物性测试手段已无法适用于该类表面多孔、厚度为微米量级结构热输运特性的表征.本文提出利用3ω方法可实现Bi2Te3取向纳米柱状薄膜热导率实验表...
关键词:
碲化铋
,
热电
,
纳米柱状薄膜
,
热导率
闫伟
,
江莞
,
王连军
,
张青红
,
李耀刚
,
王宏志
硅酸盐通报
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法(SPS)在400℃、420℃、440℃的烧结温度下制备了n型Bi2Te3块体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对块体材料进行了物相分析,在300~500K的温度范围内分别测量了块体材料的塞贝克系数α、电导率σ以及热导率K,利用MSP(Modified Small Punch)小样品试验法对块...
关键词:
碲化铋
,
放电等离子烧结
,
热电性能
,
力学性能
杜永
,
李晖
,
安百俊
,
蔡克峰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通过水热法分别合成了Bi_2Te_3和Bi_2Se_3纳米粉末,粉末按目标产物Bi_2Te_(2.85)Se_(0.150混合后真空热压烧结(523~623K,50或80MPa)制成块体材料.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场发射扫描电镜对合成的粉末和块体进行了分析,对块体在室温附近的载...
关键词:
碲化铋
,
硒化铋
,
热电性能
,
制备
,
复合材料
张志伟
,
王瑶
,
邓元
,
谭明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724/SP.J.1077.2011.11030
采用射频磁控溅射制备了具有特殊层状纳米结构的碲化铋热电薄膜. 以Bi2Te3为靶材, 在不同基底温度和沉积时间下制备了薄膜, 并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X射线能谱等对样品进行了结构和成分分析, 同时测试了薄膜的电导率和Seebeck系数. 结果表明, 基...
关键词:
碲化铋
,
thin film
,
radio frequency magnetron sputtering
,
thermoelectric properties
刘少森
,
曾鹏
,
谢光荣
,
胡勇
电镀与涂饰
先采用0.3 mol/L草酸溶液在0℃、8.9 mA/cm2下对纯铝板进行二次阳极氧化,制得氧化铝多孔膜(AAO),随后以AAO为模板,采用直流电沉积法制得Bi2Te3纳米线阵列.镀液组成和工艺条件为:Bi3+0.0075 mol/L,HTeO,+0.00125 mol/L,NO3-1 mol/L,...
关键词:
碲化铋
,
直流电沉积
,
纳米线阵列
,
多孔阳极氧化铝膜
,
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