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凌
,
刘立柱
,
杨立倩
,
曹振兴
,
王诚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采用原位聚合法和高速砂磨法制备了纳米钛酸钡/聚酰亚胺高介电常数复合薄膜,分析了不同制备方法及钛酸钡粉体用量对复合薄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高速砂磨法对于纳米钛酸钡粉体的分散效果优于原位分散法;钛酸钡粉体的引入,有效提高了复合薄膜的热稳定性和介电性能。当粉体的体积分数达到50%时,复合薄膜介电常数相较于纯膜提高了10倍,而介电损耗只有少量增加。
关键词:
聚酰亚胺
,
纳米钛酸钡
,
高介电常数
,
复合薄膜
吴林林
,
刘晓林
,
郭超
,
陈建峰
功能材料
以四氯化钛、八水合氢氧化钡和氨水为原料,首先制备出氢氧化钛凝胶,然后以乙醇为溶剂,采用两步沉淀法在低温常压下合成了立方相纳米钛酸钡粉体.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物浓度和反应时间对粉体物相和粒径的影响,利用XRD和TEM对粉体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在低于80℃的反应温度下可以制备出粒径<20nm、结晶性能良好且形貌规则的纳米钛酸钡粉体.此外,以合成的粉体为原料,以热膨胀仪为测试手段,对钛酸钡陶瓷的烧结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陶瓷的烧结温度为1150~1250℃,在1250℃的烧结温度下保温2h,陶瓷坯体的相对密度约93%,室温介电常数约4020.
关键词:
纳米钛酸钡
,
两步沉淀
,
合成
,
烧结
王亚军
,
武晓娟
,
冯长根
,
曾庆轩
功能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9731.2015.01.013
以聚酰亚胺(PI)为基体,将聚酰亚胺与钛酸钡(BaTiO3)纳米粒子进行复合,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BaTiO3/PI复合薄膜.为提高 BaTiO3纳米粒子的分散性和表面性能,采用 SiO2对 BaTiO3纳米粒子进行表面包覆改性,并制备改性 BaTiO3/PI 复合薄膜.采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等对制备得到的改性BaTiO3进行了表征,测试了复合薄膜的介电性能.结果发现,SiO2与BaTiO3粒子间仅是物理包覆,没有新物质形成.测试频率为103 Hz 时,质量分数为5%的SiO2包覆改性使复合薄膜的介电常数增大到21.8,介电损耗为0.00521,击穿强度为76 MV/m,储能密度为0.56 J/cm3.研究表明,采用 SiO2对 BaTiO3改性使得复合薄膜的介电性能有所提高.
关键词:
纳米钛酸钡
,
聚酰亚胺
,
表面包覆改性
,
介电常数
,
储能密度
李凌峰
,
纪箴
,
张跃
功能材料
以水/正辛烷/正己醇/司班80油包水体系中的微乳液滴为纳米反应器,通过微乳液滴中增溶的醋酸钡和油相中草酸酰化的钛酸四丁脂反应生成钛酸钡前驱体,并通过共沸蒸馏去除前驱体中的水分,以减小煅烧过程纳米钛酸钡粉体的团聚.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法制备的前驱体只需在550℃煅烧就可以生成钛酸钡晶粒,只需在600℃煅烧10min就可以得到粒径只有40nm左右的高纯立方钛酸钡纳米粉体,而且粉体具有粒度分布窄、形貌规则、优越的钛钡摩尔比、低团聚等优点.
关键词:
微乳液
,
共沸蒸馏
,
纳米钛酸钡
,
团聚
李玉芬
,
刘晓林
,
覃弘
,
陈建峰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以不同比例无水及八水合氢氧化钡混合物为钡源,并以钛酸四异丙酯为钛源,采用改进的氢氧化物-醇盐法常压下回流10 h可得到的颗粒尺寸分布窄,平均粒径约13 nm的钛酸钡粉体.借助XRD及TEM对粉体物性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该法制得的钛酸钡粉体为亚稳态立方晶相晶体,晶粒尺寸随钡源中无水氢氧化钡含量的增加或反应温度的降低而减小;降低钡源中无水氢氧化钡的含量及提高反应温度均有利于加快钛酸钡粉体的生成速率.
关键词:
纳米钛酸钡
,
氢氧化物-醇盐法
,
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