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守安
,
唐春
贵金属
doi:10.3969/j.issn.1004-0676.2005.01.012
纳米金和银粒子具有优异的光学、电学、磁学和结构特性.将这些粒子结合到生物分子表面上时,产生的生物共轭物种由于其尺寸依赖性和维度与生物大分子类似,很适合作为活性磁共振成像、药物释放/输运的大循环载体和组织工程的结构构架,同时又能用在分子识别和标记、DNA传感器和基因芯片中.作者从生物医学分析和临床诊断出发,综述了近年来纳米金和银粒子在DNA识别、生物传感器、基因芯片以及免疫分析等方面的研究、应用和发展.
关键词:
纳米技术
,
纳米金粒子
,
纳米银粒子
,
综述
,
DNA识别
,
生物传感器
,
基因芯片
张万忠
,
乔学亮
,
陈建国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利用SDS-环己烷-异辛醇-水、AOT-环己烷-水和AOT-十二烷-水等3种微乳体系分别制备纳米银溶胶,利用紫外-可见光谱和透射电镜对形成粒子进行表征,进而探讨纳米银粒子的形成机制.3种体系中纳米银的共振吸收强度依次减小,半峰宽依次增大,最大吸收波长分别为400,428和435 nm;形成粒子均为球形结构,无团聚现象,但粒子的平均粒度和粒度分布存在明显的差异;3种体系中形成粒子的平均粒度分别为6.46,4.03和1.78 nm.微乳体系中球形胶束为纳米银的形成提供一种独特的微观环境,但由于碰撞导致团聚,微乳液中形成粒子的粒度与形貌和胶束的尺寸和形状并不完全一致,实际形成的纳米银粒子具有一定的粒度分布宽度.
关键词:
纳米银粒子
,
微乳液
,
可控合成
,
生长机制
张青山
,
岳秀萍
材料导报
回顾了近年来国内外生物制备银纳米粒子的方法及合成机理,包括影响纳米粒子粒径的因素,简述了纳米银粒子在抑菌和光催化等方面的应用进展并阐述其机理,同时对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纳米银粒子
,
生物制备
,
抑菌
,
光催化
,
机理
王爱丽
,
殷恒波
,
任敏
,
姜廷顺
,
周全法
,
蒋银花
,
陈康敏
,
周卫平
贵金属
doi:10.3969/j.issn.1004-0676.2006.02.006
选择10种含有不同官能团的有机物为表面修饰剂,如聚乙烯吡咯烷酮、吐温-80、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酸钠、聚乙二醇、山梨醇、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乙烯醇、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等,在室温下进行了平均粒径在2~131nm范围内纳米银颗粒的控制合成研究.有机修饰剂中含有的不同官能团对制得的纳米银形貌的影响主要取决于有机修饰剂的官能团特性和还原剂的还原能力.在不同还原条件下,含多醚键的聚乙二醇、吐温-80皆易于合成出平均粒径为几纳米、粒径分布窄、分散性好的纳米银.在弱还原剂条件下,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诱导生成了三角形片状纳米银,但是在强还原剂存在条件下生成了粒状纳米银.粒径大于10m的纳米银晶体的生长是通过小颗粒的聚集与熔合而成,而不是经过小颗粒的溶解-沉积过程形成.
关键词:
金属材料
,
纳米银粒子
,
有机修饰剂
,
化学合成
,
透射电镜
宋永辉
,
周家霆
,
兰新哲
材料导报
用微波辐照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和硝酸银(AgNO3)混合水溶液,改变微波辐照时间和反应物质量比制备出了形貌各异的纳米银粒子,并通过实验证实了PVP的催化还原作用.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以及X射线能谱(EDS)进行了表征分析.研究表明,在微波辐照条件下,PVP分子内酰胺基中的胺基N原子具有还原作用,可以将溶液中的银离子快速还原为银纳米颗粒,并且随着PVP与AgNO3的质量比的增大,银的形貌会出现由球形到立方体形、薄片形的系列转变.
关键词:
纳米银粒子
,
PVP
,
微波辐照
,
还原机理
高向华
,
王慧芳
,
章海霞
,
陈晓丽
,
魏丽乔
,
许并社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提出一种绿色环保的简易方法来制备纳米银粒子.通过水浴加热,在淀粉的保护下,用葡萄糖还原硝酸银形成纳米银粒子;利用HRTEM、XRD等分析了淀粉包覆纳米银粒子的结构,表明所制得的复合粒子具有包覆层(淀粉)和中心核(Ag)的复合纳米结构.UV-Vis吸收光谱测试表明,胶态的纳米银粒子的吸光度随加热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当加热时间达4h时,吸光度值趋于稳定.TEM结果表明,纳米银粒子的形状为球形、单分散、平均粒径20 nm左右.采用抑菌环法对纳米银溶胶的抗菌性能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抑菌环直径均大于7 mm,纳米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有抑菌作用.
关键词:
纳米银粒子
,
等离子体共振吸收峰
,
淀粉
,
抗菌性能
杨生春
,
董守安
,
唐春
,
李品将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利用UV-辐照光化学还原法制备了平均粒径为20nm的黄色胶体银溶液.借助于银粒子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光谱,研究了Ag粒子与CN-反应的动力学特性,探讨了分子O2参与反应过程的机制和OH-离子的影响,测定了Ag粒子与CN-反应形成络合物的配位数.
关键词:
纳米银粒子
,
光化学制备
,
CN-
,
反应机制
,
配位数
叶录元
,
李贵安
,
朱庭良
,
邓仲勋
硅酸盐通报
采用光化学还原法在大颗粒负载型SiO2表面上成功制备了负载型Ag@SiO2复合纳米粒子,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分析方法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球形银纳米粒子均匀分散于球形SiO2复合粒子表面,复合粒子粒径在150~180 nm,且颗粒均一、分散性好.银粒子的粒径在10~15 nm,样品中银粒子具有良好的面心立方结构,晶型很好,银粒子的等离子共振吸收的最大峰位于474 nm.
关键词:
纳米银粒子
,
二氧化硅
,
复合纳米粒子
,
光化学还原法
曾戎
,
容敏智
,
章明秋
,
梁海春
,
曾汉民
材料研究学报
doi:10.3321/j.issn:1005-3093.2000.05.005
用微乳液法制备了不同粒径的表面改性的纳米银粒子,并用ESR、TEM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研究了改性纳米银粒子/有机溶剂体系的界面作用、分散性和光学性能.结果表明:改性的纳米银粒子有一系列表面顺磁局域态,其ESR谱参数与粒径的关系不符合Kawabata理论预测;氯仿与粒子有强烈的相互作用,粒子越小作用越强,且越易分散;氯仿作为粒子的良分散剂和高分子的良溶剂,可用于溶液共混工艺制备纳米银/高聚物复合材料.
关键词:
纳米银粒子
,
有机溶剂
,
界面作用
,
分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