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8)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MR阻尼器的性能测试与逆模式神经网络智能控制方法的研究

涂建维 , 刘嘉 , 瞿伟廉

功能材料

自制了内置弹簧蓄能器的新型MR阻尼器,将自制的MR阻尼器在武汉理工大学测试中心完成了性能测试.研究了在不同电流输入下阻尼力-位移、阻尼力-速度之间的关系,提出了MR阻尼器的修正的Bingham力学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逆模式神经网络来模拟阻尼器的逆向模型,与其它主动控制算法形成了MR阻尼器的智能控制方法.通过对一栋三层剪切型结构进行仿真计算,我们知道通过逆模式神经网络可以得到连续的控制电流,实现阻尼力的连续可调,控制效果将优于半主动控制效果.

关键词: 逆模式 , 神经网络 , MR阻尼器 , 结构控制

超滤/微滤膜的结构控制与性能

董汉棒 , 徐又一 , 朱利平 , 易专 , 朱宝库

功能材料

膜材料是膜技术的核心,膜材料制备过程中的结构控制对膜性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首先简要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UF/MF膜技术与产业的现状,在此基础上综述了研究组近年来在TIPS法制备聚乙烯(PE)中空纤维微孔膜、双向拉伸法制备聚四氟乙烯(PTFE)微孔膜、熔融-纺丝法制备聚偏氟乙烯(PVDF)微孔膜、溶液相转化法制备PVDF超滤膜的膜结构控制和表面改性方面取得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超滤/微滤膜 , 聚乙烯 , 聚四氟乙烯 , 聚偏氟乙烯 , 结构控制

纳米晶的结构形貌控制及生长机理研究

李酽 , 朱晨 , 蔡菊芳

材料导报

综述了纳米晶研究的最新进展,着重介绍了纳米晶形貌、尺寸和结构控制的新方法,评述了纳米晶的相转变及生长机理研究的新发现和新观点,对其生长规律做了新的概述.诸如气氛、羟基、蛋白质等个别不被人们注意的因素有可能是影响纳米晶结构形貌的关键.STM等技术像温度、压力一样能够诱导纳米晶体的相转变.一种鲜为人知的现象在纳米晶合成研究中被揭示出来,即纳米晶在一定条件下存在着叠合生长现象,晶体的初始位错起源于纳米晶的叠合生长.

关键词: 纳米晶 , 生长机理 , 形貌 , 相转变 , 结构控制 , 叠合生长

碱性条件下多孔SiO2增透膜的结构控制

彭桦 , 夏志林 , 薛亦渝 , 郭培涛 , 付志伟 , 赵立新

功能材料

以正硅酸乙酯为无机前躯体,在碱性条件下,采用溶胶-凝胶技术,用浸渍法提拉工艺制备了二氧化硅透明多孔薄膜.详细研究了催化剂的含量对溶胶及膜层性能的影响.利用Netzsch热分析仪研究了干凝胶在干燥过程中的热稳定性,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样品薄膜的形态结构进行了表征以及用分光光度计考察了薄膜的增透性能.结果表明,氨用量的增加对溶胶黏度的影响不大,但缩短了溶胶达到最佳涂膜效果的陈化时间;随着氨水加入量的增加,SiO2颗粒的粒径增大;掺入有机添加剂N,N-二甲基甲酰胺可以提高薄膜的性能,有效抑制颗粒生长;氨水催化制备的薄膜透过率相对较高,膜层峰值在640~690nm范围内透射率达99%以上.

关键词: 多孔SiO2薄膜 , 碱性条件 , 结构控制 , 透射率

两亲性共聚物与PVDF共混合金膜的结构控制与表面自组装行为

徐又一 , 章帆 , 朱利平 , 王建宇

膜科学与技术 doi:10.3969/j.issn.1007-8924.2008.02.001

从分子结构设计出发,合成了一系列可用于聚偏氟乙烯(PVDF)膜共混改性的两亲性共聚物,这些共聚物具有不同的分子结构(包括接枝、嵌段、交替、超支化等)和链形态(包括梳状、哑铃状、链球状等).将这些两亲性共聚物与PVDF膜材料进行溶液共混,通过溶液相转化法制备共混合金膜.在对成膜体系热力学和动力学分析的基础上,调控成膜工艺参数,实现了对PVDF共混合金膜的结构控制.通过研究发现:两亲性共聚物在成膜过程中自发地向膜表面迁移富集,并进行自组装,显著改善了PVDF膜的亲水性和抗污染性能.通过两亲性共聚物中的反应性基团,还可在膜表面固定某些功能分子或基团,进一步对膜进行表面修饰.

关键词: 两亲性共聚物 , 聚偏氟乙烯 , 结构控制 , 表面自组装

气凝胶结构控制

秦国彤 , 李文翠 , 郭树才

功能材料

气凝胶是一种新型的纳米多孔材料,其独特的性质与微观结构密切相关,本文结合气凝胶的制备过程阐述了气凝胶结构控制原理和方法.溶胶-凝胶过程是气凝胶结构形成的过程,催化剂浓度是主要的影响因素、对于硅气凝胶而言,催化剂浓度通过影响水解和缩聚的相对速率而影响凝胶结构,而对于酚醛气凝胶而言,催化剂浓度的影响体现在由交联诱发并控制的微相分离上.在凝胶干燥过程中、由于干燥应力的产生常使凝胶织构遭到破坏,本文对凝胶干燥过程中的应力进行了分析,并比较了几种维持凝胶织构的干燥方法.

关键词: 气凝胶 , 结构控制 , 溶胶-凝胶过程 , 超临界干燥

含羧基和吡啶基两性离子交换纤维的结构控制

符若文 , 张春霞 , 许家瑞

材料研究学报 doi:10.3321/j.issn:1005-3093.2004.01.004

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红外、热失重-红外联用及扫描电镜等手段研究了含羧基和吡啶基两性离子交换纤维的结构,及其对金属离子和氨基酸的吸附分离特性.结果表明,两性离子交换纤维含有羧基和吡啶基,其总交换容量、阳/阴离子交换基团的比率以及纤维的表面形貌可通过选择共接枝单体对种类及其投料比来控制,从而控制两性纤维的吸附选择性随着共接枝单体吡啶组分含量的增加,阴离子交换容量逐渐上升,阴离子交换基团占总交换基团的比率也随之增加,两性纤维的表面形貌综合了两种单体单组份接枝时的特征.由于吡啶和羧基的协同作用,两性纤维对Cu2+有很大的吸附量,而且当酸碱两种基团含量接近时,协同作用更强.

关键词: 有机高分子材料 , 两性离子交换纤维 , 结构控制 , 吸附 , 羧基和吡啶基

有序中孔炭球的自组装合成及其结构控制

卢丰 , 龙东辉 , 乔文明 , 詹亮 , 凌立成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724/SP.J.1077.2009.00571

以间苯二酚-糠醛低聚物为炭前驱体,三嵌段共聚物F127为结构导向剂,通过悬浮辅助的蒸发诱导自组装乳化成球,高温炭化后得到有序中孔炭球. 考察了乳化剂用量和搅拌速度对有序中孔炭球的粒径和表面形貌影响,嵌段共聚物F127与间苯二酚摩尔比(F127/R)及间苯二酚糠醛反应时间对有序中孔炭球的微观结构影响. 结果表明:当乳化剂用量从0.1vol%增加到2.0vol%,有序中孔炭球的粒径从400μm减小到100μm;在乳化剂用量相同时,搅拌速度从100r/min增加到600r/min, 有序中孔炭球的粒径从341μm减小到60μm;当 F127/R的比值为0.008、0.015和0.025时,分别制得三维体心立方、二维六方和无序蠕虫结构的中孔炭球.

关键词: 有序中孔炭球 , 蒸发诱导自组装 , 悬浮 , 结构控制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