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健儿
,
王双华
,
胡学兵
,
汪永清
,
张小珍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以结晶氯化铝、金属铝粉、钛酸丁酯为主要原料,采用胶体法制备氧化铝-钛酸铝纤维.研究了前驱体的物料组成及配比、前驱体的固含量、添加剂的种类和数量等因素对母液成纤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结晶氯化铝与金属铝粉的摩尔比为1:2,丙二醇与钛酸丁酯的摩尔比为2:5,且前驱体固含量为22.71%~3.52%,并加入10%的0.55PVA溶液时,采用柠檬酸调节母液的pH值至4,能使母液具有适当的粘度和流变性能,从而可制备性能良好的氧化铝-钛酸铝纤维.
关键词:
氧化铝.钛酸铝纤维
,
胶体法
,
成纤性能
,
前驱体
张楠
,
刘家祥
,
曾胜男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以金属铟和锡盐为原料采用胶体法制备Sn掺杂三氧化二铟(ITO)前驱物浆料,通过提拉法在镀有SiO2薄层的浮法玻璃基片上制备透明导电ITO薄膜.研究了不同Sn掺杂量5%~20%(质量分数,下同)对ITO薄膜光电性能的影响.用分光光度计和四探针电阻仪检测ITO薄膜,样品的光电性能,并对其进行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表明:当Sn掺杂量为10%时薄膜的方电阻最小,为153 Ω/□,不同Sn掺杂的ITO膜均为单一的立方铁锰矿结构;薄膜在可见光区平均透过率≥82%.基于对不同Sn掺杂量的ITO薄膜XRD数据分析,研究了ITO薄膜的结构特性,并讨论了薄膜的导电机制.结果表明:胶体法制备的ITO薄膜的自由载流子主要来源于氧缺位提供的导电电子.通过对ITO薄膜吸收系数的线性拟合表明,薄膜中自由电子由价带至导带的跃迁属于直接跃迁,且光学能隙值随Sn掺杂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在Sn掺杂量为15%时为最大值3.65 eV.
关键词:
ITO薄膜
,
胶体法
,
掺杂
,
导电机制
,
光学能隙
刘家祥
,
甘勇
,
朴圣洁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以锡盐和金属铟为原料采用胶体法制备ITO前驱物浆料,通过提拉法在镀有SiO2薄层的浮法玻璃基片上制备透明导电ITO薄膜.用TEM测定ITO前驱物浆料颗粒大小;用XRD、SEM、AES分别对ITO薄膜的结构和表面形貌进行表征;用分光光度计和四探针电阻仪检测ITO薄膜光电性能.结果表明:ITO前驱物浆料的颗粒粒径为2 nm~15 nm,具有较好的分散性和稳定性;ITO薄膜厚度越大,方电阻越小,平均透过率下降;ITO薄膜在波长为360 nm~800 nm区的透过率随膜厚增加有不同的影响;退火温度越高,膜方电阻越低;当膜厚为300 nm、退火温度600℃时,膜方电阻达到258Ω/□,其透过率在波长550 nm处达到89.6%,且薄膜表面平整.
关键词:
胶体法
,
ITO
,
薄膜
,
微结构
李祥
,
甘卫平
,
马贺然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通过胶体法制备不同含量的活性碳/氧化钌复合电极材料,然后把该材料在240℃热处理,随后对复合物进行热失重分析,利用X射线衍射仪及扫描电镜分别对该电极材料的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此外,对复合电极材料进行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活性碳与氧化钌复合有利于获得较细的颗粒,但是不影响氧化钌的结构;活性碳/氧化钌复合电极中碳的质量分数从13.6%增加到36.18%时,其比电容由664 F/g减小为526 F/g,能量密度从103.27 Wh/kg降为75.18 Wh/kg,功率密度从0.48 kW/kg增加为0.64 kW/kg,阻抗也随之降低;此外,采用该工艺制备氧化钌复合电极便捷实用.
关键词:
胶体法
,
氧化钌
,
活性碳
,
复合电极
,
比电容
李祥
,
甘卫平
,
马贺然
,
刘泓
复合材料学报
通过改进后的胶体法制备了60%(质量分数)RuO2-活性碳(AC)复合电极材料,然后在不同的温度下烧结6 h.采用电化学工作站对该复合电极进行了循环伏安、恒流充放电及交流阻抗测试,用SEM、EDS及XRD对不同温度烧结后复合材料的形貌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240℃烧结后复合电极的比电容最大,其值为445 F/g,且充放电性能良好;复合电极的阻抗值在240℃以下时随烧结温度的升高呈递减趋势,高于此温度后略有增大;复合电极材料在240℃烧结后呈细小均匀的水合RuO2粒子,分布在碳基体上;复合电极材料中的RuO2保持非晶结构,高于270℃后有较多的晶体相生成;改进后的胶体法制备的复合电极在240℃烧结后电化学性能较优良.
关键词:
超级电容器
,
胶体法
,
烧结温度
,
比电容
,
复合电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