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亚男
,
姜艳军
,
高静
,
周丽亚
,
贺莹
,
贾霏
催化学报
doi:10.1016/S1872-2067(11)60519-6
将脂质体囊泡与仿生硅化技术相结合,模拟细胞纳微环境,实现以脂质体为模板仿生制备氧化硅固定葡萄糖氧化酶(GOx),建立性能稳定的固定化酶.扫描电镜分析显示,固定化GOx为球形纳米粒子,粒径分布在200 nm左右,在优化反应条件下GOx回收率达到71.8%.由于载体的空间限制作用及其提供的较稳定微环境,固定化GOx表现出良好的热稳定性和pH稳定性,其对变性剂耐受性和操作稳定性等也得到明显提高.
关键词:
仿生硅化
,
脂质体
,
葡萄糖氧化酶
,
固定化酶
欧阳健明
,
周娜
人工晶体学报
doi:10.3969/j.issn.1000-985X.2004.06.005
生物矿化是指在有机体内形成矿物的过程.以脂质体作为模板,不仅可以模拟生物矿化过程中有机基质的调控作用和生物大分子的指导作用,而且可以提供生物矿化所需的特殊隔室,使反应物富集、定位,催化矿化反应的发生.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在脂质体中模拟生物矿物磷酸钙、碳酸钙和草酸钙等矿化的研究进展,并讨论了膜控制晶体生长的机理.
关键词:
生物矿化
,
脂质体
,
生物矿物
,
磷酸钙
,
碳酸钙
,
草酸钙
赵雯
,
张宏
,
卢婷利
,
陈涛
材料导报
水难溶性药物因其在水中溶解度小使得药物的临床应用受到限制.将水难溶性药物通过某些载体包裹,是对水难溶性药物进行增溶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综述了水难溶性药物载体材料的研究进展,并总结了各种载体材料的优缺点.针对普遍存在的增溶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指出了几种载体未来的发展方向.表面活性剂胶束因其自身的毒性而逐渐被其它载体材料取代.环糊精和聚合物胶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尽管脂质体作为水难溶性药物载体存在不足之处,但其可用作水溶性药物的载体或者制备成主动靶向制剂(例如单克隆抗体导向的脂质体)、物理化学靶向制剂(例如磁靶向脂质体),仍具有巨大的研究价值和发展空间.
关键词:
水难溶性药物
,
载体
,
脂质体
,
环糊精
,
胶束
徐少洪
,
赵斌
,
闫志强
,
刘璐
,
何丹农
材料导报
脂质体作为一种新的药物载体,可以提高药效,抑制或消除副作用.采用传统方法制备脂质体的过程中必须使用有毒有机溶剂,这会对环境及人体造成一定的危害.超临界流体技术具有无毒、环保、价廉、可工业化生产等优点.综述了目前超临界流体技术制备脂质体的研究现状,并进一步指出了超临界流体技术在脂质体制备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脂质体
,
超临界流体
,
超临界二氧化碳
,
工业化生产
李纪龙
,
王剑锋
,
范圣第
材料导报
Cerasome是20世纪90年代末制备出来的一种新型有机-无机杂化的陶瓷型脂质体,与传统的脂质体相比,它的表面覆盖了一层硅酸盐网络结构,因而兼具有机和无机性质.无机硅酸盐的网络结构使它具有良好的形态稳定性,克服了传统脂质体在这方面存在的巨大缺陷.综述了形成Cerasome的前体化合物、Cerasome的制备及性质,对其在三维纳米杂化体构建、新型磁性杂化材料的制作、基因转染载体以及生物膜模拟等领域的研究进行了的评述,并对Cerasome未来的研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脂质体
,
有机-无机杂化体
,
硅酸盐网络
,
三维杂化材料
,
磁性材料
逯敏飞
,
程永清
,
李丽君
,
伍建军
材料导报
近年来,为了提高药物载体的靶向性,国内外进行了广泛研究,被动靶向给药系统已成为给药系统研究的热点.主要介绍了被动靶向给药系统的机理、重要性及几种典型的被动靶向制剂,并对被动靶向药物载体:脂质体、毫微粒、乳剂、微泡的优缺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提出了被动靶向制剂的发展趋势和前景.
关键词:
药物载体
,
被动靶向
,
脂质体
,
毫微粒
,
乳剂
,
微泡
秘西鹏
,
张爱丽
,
徐学敏
工程热物理学报
热作用可以提高肿瘤血管对脂质体药物的通透性,从而促进肿瘤内部的药物传输.本文建立了一个新的模型对热促进脂质体药物在肿瘤内输送的治疗方式进行了数值研究.模型将肿瘤划分为血管丰富的周边区域和无血管的中心区域.数值计算结果显示热作用能有效促进肿瘤内脂质体药物的传输.
关键词:
热靶向
,
脂质体
,
肿瘤模型
,
药物传输
简勇
,
丁茹
,
刘舒
,
刘忠英
,
宋凤瑞
,
刘志强
应用化学
doi:10.11944/j.issn.1000-0518.2017.01.160132
采用液质联用(LC-MS/MS)方法,分析刺五加叶黄酮脂质体、刺五加叶滴丸和刺五加叶黄酮提取物经大鼠灌胃给药后其主要成分金丝桃苷的药代动力学和生物利用度,考察刺五加叶黄酮的适宜剂型.用PKsolver软件进行药代动力学数据处理,大鼠灌胃刺五加叶黄酮提取物、刺五加叶滴丸和刺五加叶黄酮脂质体后测得金丝桃苷的最大血药浓度(Cmax)分别为(210.24±10.3)、(254.12 ±9.2)、(349.34 ±12.5) μg/L;0 ~t时间内药时曲线面积(AUC0-t)分别为(30.7±2.7)、(35.01 ±1.98)、(45.2±2.8)μg/(mL·min);平均驻留时间(MRT)分别为(334.42 ±75.36)、(394.56±90.26)和(640.35±84.26) min.结果表明,刺五加叶黄酮脂质体血药达峰浓度增加,清除速率降低,药时曲线下面积加大,生物利用度显著提高,脂质体有望成为刺五加叶黄酮的适宜剂型.
关键词:
刺五加
,
脂质体
,
滴丸
,
生物利用度
,
药动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