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旭东
,
刘治国
,
穆志韬
,
朱武峰
腐蚀与防护
通过在EXCO溶液中浸润不同时间获得了LC9铝合金不同程度的腐蚀损伤,研究了在飞行谱作用下的LC9铝合金腐蚀坑萌生裂纹的扩展行为.结果表明,腐蚀损伤会严重降低试件的疲劳寿命,且腐蚀坑深度是描述腐蚀损伤和预测疲劳寿命的合适特征参数.基于AFGROW软件对预腐蚀试件疲劳寿命进行了预测,获得了较为有价值的结果.
关键词:
疲劳
,
腐蚀损伤
,
变幅载荷
,
裂纹扩展
,
疲劳寿命预测
洪智亮
,
成来飞
,
鲁琳静
,
张立同
,
张青
材料导报
总结了连续纤维增韧陶瓷基复合材料(CFCC)的内耗机制,回顾了有关内耗与损伤行为之间关系的研究成果,并以此为据提出了以内耗表征CFCC环境腐蚀行为的方法.结合笔者关于CFCC腐蚀行为对其内耗行为影响的探索性研究,证实该方法可行,尤其是对纤维和纤维/基体之间界面的氧化行为表现出高度的敏感性.
关键词:
内耗
,
连续纤维增韧陶瓷基复合材料
,
损伤表征
,
环境行为
,
腐蚀损伤
张勇
,
卞贵学
,
陈跃良
,
张泰峰
腐蚀与防护
模拟飞机服役环境,对未涂抹及涂抹缓蚀剂的航空LY12铝合金搭接试验件进行了腐蚀试验和疲劳试验.通过对试验件分解检查,分析了腐蚀环境对涂抹缓蚀剂航空LY12铝合金典型螺栓搭接件的影响.对缓蚀剂对搭接件的疲劳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相同腐蚀时间,未涂抹缓蚀剂试验件的螺栓孔附近和搭接面腐蚀程度较涂抹缓蚀剂试验件严重,缓蚀剂可有效减缓腐蚀,且不同的缓蚀剂类型对腐蚀的减缓程度不同.一般环境下,涂抹缓蚀剂的试验件比未涂抹缓蚀剂试验件的疲劳寿命有所减少,应力水平越小影响程度越明显;腐蚀40 d后,涂抹缓蚀剂的试验件较未涂抹缓蚀剂的试验件寿命育所增加,且不同应力水平和缓蚀剂类型对疲劳寿命的影响程度不同.
关键词:
缓蚀剂
,
铝合金
,
腐蚀损伤
,
搭接件
,
疲劳
张有宏
,
常新龙
,
张世英
,
华明军
,
张炜
腐蚀与防护
对遭受腐蚀损伤的铝合金结构性能进行了研究.将铝合金平板试验件在不同腐蚀条件下进行预腐蚀,对腐蚀后的试验件进行疲劳加载试验.对描述铝合金腐蚀损伤性能的两个关键参数,腐蚀损伤度和腐蚀损伤平均深度进行了显微镜观测和有限元模拟分析.结果表明,这两个参数可以作为铝合金结构腐蚀损伤性能的评价参数.
关键词:
铝合金
,
腐蚀损伤
,
疲劳
,
评价参数
张恩山
,
郭东旭
,
王燕昌
,
任克亮
,
高士武
,
郭晓菊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针对金属材料在服役环境中由于环境介质作用而使其力学性能降低这一问题,采用元胞自动机方法对航空工程结构中的铝合金材料,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腐蚀损伤演化过程进行模拟,得到铝合金表面腐蚀损伤的形成及演化过程;最后结合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技术,对铝合金腐蚀损伤元胞自动机模拟结果进行腐蚀图像特征提取及有限元分析,得到了材料表面腐蚀损伤周围的应力分布和结构的最大承载力。
关键词:
铝合金
,
腐蚀损伤
,
元胞自动机
,
有限元方法
郁大照
,
陈跃良
腐蚀学报(英文)
doi:10.3969/j.issn.1002-6495.2005.z1.005
用AFGROW软件计算了2024-T3铝合金的不同腐蚀损伤程度下的疲劳寿命,与实验数据比较吻合.建立了对腐蚀损伤和疲劳寿命分类的概率神经网络模型,输出结果表明:铝合金的失效模式:点蚀-晶间腐蚀-剥蚀,决定了腐蚀损伤和疲劳寿命的分布类型;对铝合金的腐蚀损伤和疲劳寿命,应用3种或2种分布类型,而非单一分布来表征其分布规律.
关键词:
铝合金
,
腐蚀损伤
,
疲劳寿命
,
概率神经网络
,
统计分析
金国锋
,
张炜
,
杨正伟
,
黄智勇
,
王冬冬
腐蚀学报(英文)
针对涂层下金属的腐蚀损伤不易被观察到而造成的安全隐患问题,制作了防腐涂层下的材料腐蚀模拟试件,应用红外热波技术进行检测,得到试件表面温度分布热图像,并在腐蚀区域和正常区域中取点,采集到相应区域的温度变化曲线和温差曲线.结果表明,红外热波方法对涂层下的腐蚀损伤具有较好的检测效果,腐蚀损伤区域和正常区域的表面温差达到最大的时刻是最佳检测时间,可用于估算涂层厚度.通过对典型时刻热图的处理,可实现腐蚀损伤大小和位置的定量识别,但检测结果受材料表面的均匀度影响较大.
关键词:
红外热波技术
,
腐蚀损伤
,
检测
,
评估
程秀全
,
夏琴香
,
陈志超
,
林列书
表面技术
doi:10.16490/j.cnki.issn.1001-3660.2016.05.007
目的:研究喷丸方式、飞机构件腐蚀损伤表面形状参数对受喷表面残余应力场的影响。方法以7075铝合金腐蚀损伤飞机构件为研究对象,采用玻璃弹丸作为喷丸介质,通过 Abaqus 软件建立随机多弹丸有限元模型,获得固定方向喷丸和固定角度喷丸两种喷丸方式下以及不同损伤表面几何形状参数下的表面残余应力场,并通过试验进行验证。结果采用固定角度喷丸能够获得比较均匀的表面残余应力场,而固定方向喷丸时,损伤构件表面不同部位的残余应力存在明显差异。结论在其他参数不变的情况下,弹丸入射角越小,残余压应力越大。应尽量采用垂直撞击方式进行喷丸处理,喷丸处理前清理腐蚀产物时,应形成较为平缓的损伤面过渡区域。
关键词:
老龄飞机
,
腐蚀损伤
,
飞机构件
,
喷丸强化
,
表面残余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