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0)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渗透压对化学镀自催化共沉积钯银的影响

蒋柏泉 , 顾騋 , 余强

膜科学与技术 doi:10.3969/j.issn.1007-8924.2003.05.003

采用渗透压-化学镀联合法共沉积钯银制备陶瓷负载型钯-银无机复合膜.研究了渗透压对化学镀共沉积钯银的沉积速度、镀层组成和膜表面结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化学镀中引入渗透压,可提高钯-银的共沉积速度、改善膜的致密程度和结合程度,但对镀层的组成无明显影响.用扫描电镜、ICP原子发射光谱和称重法对膜结构进行表征.制备的钯-银顶膜厚约8 μm,银的摩尔分数为23.6%,在350 ℃和0.3 MPa下,膜的氢渗透通量为8.4×10-3m3/(m2*s),H2/N2分离因子4000.

关键词: 化学镀 , 渗透压 , 自催化 , 共沉积 , 复合膜 , ,

近临界水自催化下亚氨基二乙腈水解反应研究

段培高 , 王炫 , 戴立益

功能材料

亚氨基二乙腈在没有外加催化剂的近邻界水中可以顺利发生水解.实验测定了亚氨基二乙腈在近临界水中(压力10MPa,温度200~260℃,反应时间10~60min)的水解反应动力学数据并考察了时间、温度、压力和初始反应物/水比对反应物转化率和产物产率的影响.在最佳反应条件下,210℃、压力10MPa、反应时间20min,反应物几乎完全转化,此时亚氨基二乙酸的产率可达到92.3mol%.根据一级反应动力学,得到反应的表观活化能Ea和lnA(min-1)分别为(45.77±5.26)kJ/mol和8.6±0.1.最终反应产物主要包括亚氨基二乙酸和氨以及少量的副产物,反应过程中除生成的氨气外其它气体的生成可以忽略.近临界水中亚氨基二乙腈的水解反应机理和普通碱催化条件的水解反应机理相似.

关键词: 近临界水 , 自催化 , 亚氨基二乙腈 , 亚氨基二乙酸 , 水解

以次磷酸钠为还原剂的化学镀铜

杨防祖 , 吴丽琼 , 黄令 , 郑雪清 , 周绍民

电镀与精饰 doi:10.3969/j.issn.1001-3849.2004.04.002

研究了以次磷酸钠为还原剂、硫酸镍为再活化剂的化学镀铜工艺和镀层结构,指出工艺的基本特性.结果表明,在含有次磷酸钠和硫酸镍的镀液中,化学镀铜过程可以持续进行并呈现自催化特性;只有在合适的镀液pH范围内才可获得铜镀层;铜镀层为面心立方结构,没有明显的晶面择优取向现象,镀层结构的晶面间距d和晶胞参数a与标准Cu粉末的相比均较大,说明铜镀层仍存在应力和缺陷.

关键词: 化学镀铜 , 次磷酸钠 , 硫酸镍 , 自催化

低合金钢点蚀扩展过程中的自催化作用

杨铁军 , 李国明 , 陈珊 , 常万顺 , 陈学群

腐蚀与防护

选用了4种低合金钢,通过模拟闭塞腐蚀电池试验,考察了闭塞区溶液条件的变化对闭塞阳极腐蚀溶解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孔内FeCl2浓度增加,pH值下降,阳极腐蚀溶解的速率下降.自催化酸化作用仅是说明在闭塞电池中,溶液酸化保持了金属表面的活化状态,使孔内金属可继续溶解和水解,从而使腐蚀溶解主要集中在孔内而导致蚀孔不断扩展.其所需要的条件是孔外阴极区电位要明显高于孔内电位.

关键词: 低合金钢 , 点蚀扩展 , 闭塞电池 , 自催化

ZnO纳米线的气相沉积法自催化生长及发光性能研究

钟国 , 苏庆梅 , 李洁 , 杜高辉

材料导报

介绍了一种通过气相沉积法自催化生长氧化锌纳米线的方法.氧化锌纳米线的生长方向为〈001〉,其尺寸随反应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光致发光分析表明绿光发射强度随氧化锌纳米线尺寸而变化.当氧化锌纳米线直径小至5~10nm时,由于量子效应而表现出非常强的绿光发射.

关键词: ZnO纳米线 , 气相沉积 , 自催化 , 光致发光

新型自催化氰基树脂的制备及其初步热性能

周恒 , 刘锋 , 李小丽 , 赵彤

宇航材料工艺 doi:10.3969/j.issn.1007-2330.2010.02.012

合成了两种分子主链结构上含有氨基和酰亚胺结构的自催化氰基单体,采用~1H-NMR对单体结构进行了表征,运用DSC对其固化行为进行研究,并与其他可自催化氰基单体进行对比,运用FFIR和TGA对固化物的结构和热稳定性进行了初步表征.DSC测试结果表明,含酰亚胺结构的自催化氰基单体熔融后,250~300℃给出明显的固化放热峰.FTIR验证了氰基固化形成的结构.TGA测试表明其具有较好的热性能,空气和N_2中的T_d~5 均高于510℃,且N_2中残重高于60%.

关键词: 氰基树脂 , 耐高温 , 酰亚胺 , 自催化

ZrO2-SiO2复合涂层/三维碳纤维编织体材料的氧化动力学研究

王献忠 , 高朋召

硅酸盐通报 doi:10.3969/j.issn.1001-1625.2007.01.010

采用溶胶-浸渍法,在三维碳纤维编织体(简称:RB)的纤维表面涂覆ZrO2-SiO2复合涂层,通过XRD、SEM、等温氧化失重和非等温TG-DSC等手段研究了制备方法对涂层完整性的影响,并对涂层/编织体材料(简称:CB)氧化反应的动力学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所得到的涂层均匀完整,与纤维表面结合良好,能显著提高编织体材料的抗氧化性能;等温条件下,材料失重低于70%时,其失重率与氧化时间呈线性关系,反应速率常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材料失重高于70%时,其失重率与氧化时间呈抛物线关系;非等温条件下,材料的氧化过程呈现自催化特征.

关键词: 涂层 , 三维碳纤维编织体 , 氧化动力学 , 自催化

氯化钯掺杂的羧基丁苯胶乳薄膜的制备及用于化学镀铜性能

张佳佳 , 俞丹 , 王炜

应用化学 doi:10.3724/SP.J.1095.2014.30325

利用羧基丁苯胶乳优良的成膜性能,并通过氯化钯掺杂使薄膜具备催化化学镀的活性,在其表面进行化学镀铜研究,选用次亚磷酸钠和硼氢化钠为还原剂,将硫酸铜还原成单质铜.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量色散谱(EDS)和X射线衍射(XRD)等对其形貌、成分进行表征.测试了胶膜的增重率、表面金属及沉积层的结合牢度.结果表明,薄膜的表面形成均匀致密、导电性优良和结合力良好的铜层.该方法可应用于平面非金属材料如聚酯透明材料、装饰板材等,获得了良好导电表面,形成具有电磁屏蔽功能的面型材,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关键词: 羧基丁苯胶乳 , 自催化 , 化学镀铜 , 导电性 , 牢度

基于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和流变探究环氧大豆油增韧环氧树脂的固化过程

赵彩霞 , 李京亚 , 李锦春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doi:10.16865/j.cnki.1000-7555.2017.02.018

以聚醚胺D230为固化剂,研究了不同环氧大豆油含量(占双酚A型环氧树脂G44的5%,10%,15%)增韧环氧树脂固化体系的反应动力学理论及流变行为.通过升温非模型中的KAS法对环氧树脂固化体系的差示扫描量热分析数据进行了研究,得出了固化动力学参数随体系环氧大豆油含量和升温速率的变化规律,并发现该反应由初期的无催化转向自催化反应,最后阶段则由化学控制转为扩散控制.通过旋转流变仪对环氧树脂固化过程进行流变分析,升温流变结果表明,体系中含有的环氧大豆油含量越多,凝胶点出现的时间越早;等温流变结果则表明,温度越高,凝胶点出现的时间越早;同时流变分析也表明,反应后期由于体系黏度过大,反应会由化学控制转变为扩散控制.通过计算,可得出环氧大豆油质量占环氧树脂10%的固化体系凝胶活化能为54.75 kJ/mol.

关键词: 环氧树脂 , 环氧大豆油 , 动力学 , 自催化 , 扩散 , 流变行为

SiO2-Al2O3复合涂层/三维碳纤维编织体材料的氧化动力学

高朋召 , 肖汉宁 , 白咏梅 , 王红洁 , 金志浩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采用溶胶-浸渍法,在三维碳纤维编织体(RB)的纤维表面涂覆SiO2-Al2O3复合涂层,通过XRD、SEM、等温氧化失重和非等温TG-DTG等手段研究了所制备涂层的组成和完整性,并对复合涂层/编织体材料(CB)氧化反应的动力学和机理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得到的涂层均匀完整,与纤维表面结合良好,能显著提高编织体材料的抗氧化性能;材料失重低于70%时,定温下,其失重率与氧化时间呈线性关系,反应速率常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等温条件下,材料的氧化过程随温度升高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反应控制,第二阶段为扩散和反应共同控制,分界点为550℃;非等温条件下,材料的氧化过程呈现自催化特征.

关键词: 复合涂层 , 氧化动力学和机理 , 自催化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