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龙
,
李小钢
,
徐广尧
稀土
doi:10.16533/J.CNKI.15-1099/TF.201505027
文章重点介绍了白云鄂博氧化矿综合回收选矿工艺、铌钛铁合金冶炼工艺、高纯氧化钪萃取工艺、自产萤石精矿制备无水氢氟酸工艺、富钾板岩综合利用工艺、钍资源综合回收工艺等一系列新工艺.阐述了综合利用铌、钪、氟、钾、钍、钛等重要元素的关键技术.在国家"示范基地"平台和"引黄入白"管道输送工程的有力支持下,白云鄂博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化项目顺利建成,该项目将实现综合回收铁、稀土、铌、钪、萤石和硫等六种精矿产品,其中铌精矿用于冶炼铌钛铁合金供生产高强度低合金钢、钪精矿用于提取高纯氧化钪供生产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和钪镁铝合金轻质材料、萤石用于生产氟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氧化钍储备用于核能源开发.包钢将通过综合利用项目不断优化选冶工艺,延伸产业链,包括铌、钪、氟深加工产业链和钾综合利用产业链.项目的产业化对尾矿减排、环境保护、拓宽企业发展方向大幅度增加企业经济效益以及国家资源、能源安全等方面都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
白云鄂博
,
综合利用
,
稀土
,
铌
,
钪
,
萤石
,
钾
,
钍
高志勇
,
孙伟
,
胡岳华
,
刘晓文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doi:10.1016/S1003-6326(11)61306-X
计算方解石6个晶面和萤石3个晶面的表面断裂键密度,借助各向异性的表面断裂键密度预测两种含钙矿物的常见暴露面,分析表面断裂键密度与表面能之间的关系,利用接触角实验研究两种矿物常见暴露面的润湿性.表面断裂键密度计算分析表明,(10-14)、(21-34)和(01-1s)面及(111)面分别是方解石和萤石最常见的暴露面;两种矿物表面断裂键密度与表面能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其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613和0.9969.接触角测量实验表明,两种矿物常见暴露面和水作用后的润湿性与表面断裂键密度有关,表面断裂键密度越大,亲水性越强,接触角越小;和油酸钠作用后的润湿性与表面Ca活性质点密度及质点的空间分布有关.
关键词:
方解石
,
萤石
,
表面断裂键
,
解理
,
表面能
,
接触角
,
润湿性
张英
,
王毓华
,
胡岳华
,
文书明
,
王进明
稀有金属
doi:10.13373/j.cnki.cjrm.2014.06.027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了理想白钨矿、萤石和方解石的电子结构,及水分子和聚丙烯酸钠在3种矿物表面吸附的吸附能,并采用单矿物浮选试验验证了水体系中聚丙烯酸钠在3种矿物表面的吸附能的关系.计算结果表明:白钨矿、萤石和方解石的优化都采用局域密度泛函近似(LDA)下的CA-PZ交换相关函数,截断能分别为277,270和275 eV;能带结构表明3种矿物均属于绝缘体,其Ca原子态密度组成很相似,因此化学活性非常相似,在浮选过程中表现出相似的浮选性能;Mulliken布居分析表明3种矿物Ca原子所带电荷大小顺序为方解石>白钨矿>萤石.在矿浆中聚丙烯酸钠排开矿物表面的水分子与矿物发生吸附,其吸附能均为负值,大小顺序为白钨矿>方解石>萤石,说明自然pH(未添加pH调整剂)条件下聚丙烯酸钠对3种矿物有抑制作用,抑制强弱为萤石>方解石>白钨矿.单矿物浮选试验结果表明,聚丙烯酸钠为抑制剂时,在自然pH条件下,白钨矿、萤石和方解石的回收率分别为76.03%,18.59%和33.68%,此时聚丙烯酸钠的抑制强弱顺序为萤石>方解石>白钨矿,与计算模拟结果相符.为进一步了解白钨矿、萤石和方解石可浮性的差异及含钙矿物浮选新药剂开发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白钨矿
,
萤石
,
方解石
,
第一性原理
,
浮选
邱雪明
,
陆智
,
程秦豫
有色金属工程
doi:10.3969/j.issn.2095-1744.2015.05.012
四川某稀土矿RexOv品位为6.62%,稀土矿物主要为氟碳铈矿,脉石矿物主要为萤石、重晶石及石英、角闪石,采用摇床一浮选工艺进行选别,最终得到RexOy品位63.68%、回收率为47.43%的摇床精矿和RexOy品位60.37%、回收率为39.25%的浮选精矿,Rex0y综合回收率为86.68%.
关键词:
稀土
,
氟碳铈矿
,
萤石
,
重晶石
,
摇床
,
浮选
祖小涛
,
朱莎
,
王鲁闵
功能材料
通过剖面电子显微技术研究了离子注入在单晶YSZ中诱发生成Pyrochlore纳米晶(约10nm),并使萤石结构的YSZ局部相变为焦绿石结构.在YSZ单晶中注入180keV Ti+离子,注入温度为常温,Ti+注量为1×1017ions/cm2,随后在1100℃的氩气中退火2h.电子显微研究表明,Y(钇)稳定的立方ZrO2转变成为点阵常数a≈(1.024士0.005)nm的焦绿石结构A2B2O7(Y2(TixZr1-x)2O7).生成的Y2(TixZr1-x)2O7与母相保持共格,有[110]YSZ∥[110]P和(111)ySZ∥(111)P的取向关系.阳离子有序和化学成分的重新分布被认为是这种相变发生的机理.
关键词:
相变:离子注入
,
萤石
,
焦绿石纳米晶
,
阳离子有序
王艺慈
,
张建良
,
宋小龙
,
张芳
,
罗果萍
,
王晶
稀土
采用差热分析、X射线衍射、化学分析等检测分析手段,研究了白云鄂博铁精矿焙烧过程中气态氟化物的逸出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白云鄂博铁精矿中的氟碳铈矿在499.5℃~558.6℃分解,饱和水蒸气气氛下焙烧时氟会逸出,其机理是水蒸气和氟碳铈矿中的氟生成HF;而萤石中的CaF2与SiO2、K2O、Na2O、Al2O3、MgO等脉石成分及焙烧气氛中的水蒸气自600℃开始反应,主要以SiF4、KF、NaF、HF等气态氟化物形式逸出.在白云鄂博铁精矿焙烧过程中,焙烧温度及焙烧气氛中的水蒸气是影响氟逸出的重要因素.随着焙烧温度的升高,气态氟化物的逸出率明显提高;焙烧气氛中的水蒸气能够促进氟碳铈矿及萤石中的氟以HF形式逸出.本文探明了气态氟化物生成的机理及氟逸出主要影响因素,为改进白云鄂博铁精矿焙烧工艺、减少焙烧或烧结过程中氟的排放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氟碳铈矿
,
萤石
,
焙烧
,
气态氟化物
,
逸出
夏校良
,
郑轶
,
于砚廷
,
李晔
,
欧阳家虎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采用X射线衍射、高分辨透射电镜、选区电子衍射以及拉曼光谱等技术手段研究了(Sm0.6Y0.4)2Zr2O7陶瓷的晶体结构.X射线衍射表明,(Sm0.6Y0.4)2Zr2O7陶瓷为单一立方相缺陷型萤石结构.然而高分辨电镜和选区电子衍射观察结果显示,在电子衍射花样中除了缺陷型萤石相点阵的衍射外,还发现有对应于烧绿石相的弱散射斑点.这表明在无序的缺陷型萤石相点阵中存在短程有序化现象.拉曼光谱结果进一步证实了在微米或纳米尺度范围内存在短程有序化现象.
关键词:
萤石
,
无序
,
短程有序化
,
透射电镜
,
拉曼光谱
崔世强
,
吕庆
钢铁钒钛
doi:10.7513/j.issn.1004-7638.2014.01.015
利用高温熔滴炉模拟实际高炉软熔带的运行情况,探讨CaF2和MgO加入炉料后,对钒钛高炉炉料透气性、软熔带厚度、压差陡升温度、软熔区间、熔融区间等炉料高温物理性能的影响;为改善软熔带透气性,找出高炉合适软熔带位置,从而达到解决利用钒钛磁铁矿带来的不利影响的目的,为提高高炉强化冶炼目的提供重要依据.结果表明:炉料中添加萤石后对软化开始温度基本无明显影响,但使软化温度区间变窄,初渣带位置形成过早,软熔带厚度、最大压差、总特性值都升高.MsO的加入使软化开始温度升高,软化温度区间变窄,说明MgO的加入使软熔带位置下移,软熔带变薄.
关键词:
熔滴性能
,
萤石
,
MgO
,
冶金性能
耿涛
,
邹长东
,
周彦召
,
丁振涛
上海金属
研究了铝矾土代替萤石造精炼渣的可行性.采用Thermo-Calc软件计算的LF精炼过程的热力学平衡结果表明:1 600℃时炉渣由萤石造渣的液固两相渣转变为铝矾土造渣的液态渣,钢水的脱氧和脱硫效果基本不变.生产试验结果表明:铝矾土造精炼渣时钢水平均脱硫率比萤石造精炼渣时提高了7.7%.
关键词:
萤石
,
铝矾土
,
精炼渣
,
LF
王鑫
,
林海
,
董颖博
,
张悦
,
周闪闪
,
许晓芳
稀有金属
doi:10.13373/j.cnki.cjrm.2014.05.017
对某稀土尾矿进行了不同磁浮工艺综合回收稀土、铁、铌和萤石的试验研究,研究了不同工艺对4种有价成分回收率的影响,并采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等手段对稀土尾矿、铌铁焙烧产物进行测试.结果表明,4种有价成分金属含量主要分布在细粒级和微细粒级中,并与其他脉石矿物呈包裹体和连生体形式存在.稀土尾矿在分选稀土和萤石时,磁选工艺优于浮选工艺;分选铌和铁时,还原焙烧-弱磁工艺优于磁浮联合工艺,其中弱磁性铁矿物经还原焙烧成为单质铁;弱磁-强磁-浮选-焙烧-弱磁工艺流程适合于高效回收稀土尾矿中的4种有价成分,稀土尾矿经弱磁预先分离磁铁矿,弱磁尾矿经过强磁、浮选和还原焙烧-弱磁工艺,分别得到铁、稀土、铌和萤石粗精矿的回收率可达61.55%,57.33%,47.96%和56.14%,达到了综合高效回收的目标.
关键词:
稀土尾矿
,
磁浮工艺
,
综合回收
,
稀土
,
铌
,
萤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