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晓艳
,
童杏林
材料导报
利用螺吡喃(Spiropyran,SP)-部花青(Merocyanine,MC)的光致异构特性,赋予金属离子光纤传感敏感材料可逆性,近年来已成为研究热点.综述了螺吡喃及其衍生物用作金属离子传感材料的研究进展,分析了SP类金属离子敏感材料在可逆性、检测灵敏度和选择性方面的优势与不足,并展望了其研究前景.
关键词:
螺吡喃
,
部花青
,
金属离子
,
传感
,
可逆性
谷玲燕
,
张青
,
盛巧蓉
,
薛敏钊
,
刘燕刚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合成了5-[N-(叔丁氧甲酰基)氨基]-1,3,3-三甲基-6'-硝基吲哚啉螺吡喃(BOCSPI)和5-[N-(叔丁氧甲酰基)氨基].1,3,3-三甲基-6'-硝基-8'-甲氧基吲哚啉螺吡喃(BOCSPII)两种光致变色化合物,采用紫外一可见光谱法研究了其在溶液和以不同质量比掺杂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膜中的光致变色性能.研究表明螺吡喃的高掺杂量不利于其开环和闭环态的转化,BOCSPII分子中的甲氧基有利于有色开环体的部花菁的稳定.
关键词:
螺吡喃
,
光致变色
,
染料掺杂膜
,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张恒
,
杨卓如
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
doi:10.3969/j.issn.1671-5381.2007.03.007
对有机光致变色化合物在涂料体系中的应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确定了最佳涂料配方,研制开发了有机光致变色功能涂料,其涂层表现出明显的光致变色性,并讨论了三种不同化合物的光致变色时间与结构的关系,荧光发射光谱以及与无机稀土类光致变色化合物涂料光谱性能的异同,最后研究了涂料的稳定性能和涂层的稳定性,指出关键是化合物呈色体必须有足够的热稳定性和耐疲劳性.
关键词:
光致变色
,
螺噁嗪
,
螺吡喃
,
涂料
周清清
,
张宪哲
,
刘和文
应用化学
doi:10.3724/SP.J.1095.2012.20329
合成了含有3个螺吡喃单元的大环分子,采用点击化学方法实现高效的闭环反应,大环分子产率为64%.使用红外、核磁和质谱等方法检测和表征了反应中间产物和目标产物,质谱分析结果证实环化结构.使用紫外-可见光谱仪观察到大环产物和线性螺吡喃前体分子在pH值接近4时的酸致变色效应.与线性螺吡喃前体分子的最大紫外吸收峰位置(476 nm)相比,螺吡喃大环分子在最大紫外吸收峰位置(464 nm)发生蓝移.螺吡喃大环分子比线性前体分子具有更大的摩尔消光系数,其pH响应性能更加优异.
关键词:
大环分子
,
螺吡喃
,
点击化学
,
pH响应
,
紫外可见吸收
张婷
,
符柳娃
,
陈志康
,
崔艳艳
,
刘晓暄
功能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9731.2016.增刊(Ⅰ).043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等为单体,二丙烯酸-1,6-己二醇酯为交联剂,采用自乳化法制备了丙烯酸酯乳液。乳液的平均粒径为249 nm,具有较好的单分散性。用该乳液对自制的光致变色材料螺吡喃进行包裹,获得了光致变色微球。在常温下,采用紫外-可见光谱对光致变色微球的变色性质及抗疲劳性进行了检测,并通过建立半数吸光度可逆变色循环次数参数Z50,将包裹了螺吡喃的微球与未包裹的螺吡喃溶液进行对比,发现包裹后的微球除了具备良好的光致变色性质外,其抗疲劳性亦远高于其溶液。
关键词:
光致变色
,
自乳化
,
螺吡喃
,
微球
鲍利红
,
孙佳逊
涂料工业
采用2种不同方式将螺吡喃与聚氨酯相结合制备水性光致变色聚氨酯,一种方式是将合成的水性聚氨酯分散液与螺吡喃的乙醇溶液进行物理共混,得到共混光致变色聚氨酯乳液(BPPU);另一种方式是将有机光致变色螺吡喃分子作为终端引入聚氨酯预聚体中,水分散得到水性光致变色聚氨酯乳液(CPPU).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分别研究了BPPU乳液、CPPU乳液及其成膜的光致变色性能,并利用SEM观察了共混、共聚薄膜的微观结构.结果发现:BPPU乳液不稳定,涂膜中螺吡喃成分容易聚集;CPPU乳液和膜均具有良好的光致变色性能,涂膜中螺吡喃组分分布较均匀.
关键词:
光致变色
,
水性聚氨酯
,
螺吡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