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860)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高分子专利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专利名称:一种含膦腈表面改性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申请号:CN200710042313.3 公开号:CN101092484 申请日:2007.06.21 公开13:2007.12.26 申请人:上海交通大学 本发明公开一种化学结构如下式所示的含膦腈表面改性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其中微球直径为0.3~2.0微米,比表面积为10-30米2/克。它通过六氯环三膦腈和4,4’-二羟基二苯砜在缚酸剂的作用下进行一步缩合反应得到,为一种体型交联结构,

关键词: 专利名称 , 高分子 , 上海交通大学 , 二羟基二苯砜 , 制备方法 , 表面改性 , 专利申请号 , 化学结构

负载型催化剂的表面相互作用及其在大气分子污染物NO和CO消除中的应用基础研究

董林

催化学报

负载型催化剂具有重要的应用背景,研究表面分散组分与载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于了解催化过程的本质,进而设计开发高效实用的催化剂均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课题组近年来在该领域中进行了一些探索研究,涉及的催化剂以负载型金属氧化物(如CuO/γ-Al_2O_3,CuO/Ce_xZr_(1-x)O_2和CuO/Ti_xSn_(1-x)O_2等)为主,涉及的反应包括CO完全氧化和NO+CO反应.通过改变活性组分的负载量、添加改性剂和改变样品制备条件等制得一系列样品,用多种固体催化剂表征手段考察各组分在催化剂中的作用以及在上述催化反应中的活性变化规律.研究表明:(1)金属氧化物和卤化物等离子化合物在氧化物载体表面的分散容量和分散后的一些性质均可从"嵌入模型"的考虑得到解释;(2)处于不同载体表面的活性物种或同一载体表面不同结构的活性物种,由于其存在状态的差异使得其氧化还原性质和催化性质不同;(3)在相关催化剂体系中进行的CO完全氧化和NO+CO反应的结果显示,通过探索催化剂的"组成-结构-性质"间的关系,有可能为实际催化剂的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负载型催化剂 , 表面改性 , 表面相互作用 , 嵌入模型 , 分散容量 , 一氧化碳 , 完全氧化 , NO+CO反应

钛基生物医学材料瞬态电能表面改性初探

唐长斌 , 王展 , 林震宇 , 吴晓东 , 王小明

材料保护

钛基生物医学材料广泛应用于人体硬组织的修复,但耐磨性较差,限制了其更广泛的应用.采用瞬态电能强化技术以石墨为电极对钛合金TC4进行表面改性,对比研究了在空气、氩气和氮气气氛下获得的强化层的性能,并对氮气中制备的强化层的生物相容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强化改性层物相主要为TiC及石墨相,表面硬度有较大提高,摩擦学性能获得显著改善,改性层与基体相比仍具有优异的耐蚀性能;氩气和氮气气氛下获得的强化层表面裂纹比空气气氛下的少;氮气保护下可得到裂纹较少、具有一定粗糙度、耐磨、生物相容性好且与基体为冶金结合的强化层.

关键词: 表面改性 , 生物医学材料 , 钛合金 , 瞬态电能处理 , 保护气氛 , 摩擦磨损 , 耐蚀性 , 生物相容性

基于摩擦加工技术的镁合金表面改性研究现状

陈娟 , 彭立明 , 韩靖宇 , 吴玉娟 , 郑飞燕 , 廖海光

表面技术 doi:10.16490/j.cnki.issn.1001-3660.2017.03.002

鉴于当前高性能镁合金的应用需求,亟待提高镁合金的表面硬度、摩擦磨损性以及耐蚀性等表面性能.新型固态加工技术——搅拌摩擦加工以及摩擦堆焊能够实现材料的大塑性变形,在锾合金表面微观组织结构改性、表面复合材料化以及金属焊敷层制备等方面得到了成功的应用.在介绍搅拌摩擦加工以及摩擦堆焊技术特性的基础上,分别从工艺手段、组织演变以及性能改善等方面综述了摩擦加工技术用于镁合金表面改性的研究现状.国内外研究结果显示,搅拌摩擦加工可有效细化镁合金表面晶粒,破碎粗大第二相,导入增强粒子,实现表面复合化,进而显著提高镁合金的硬度、耐磨性以及耐蚀性.摩擦堆焊技术可在镁合金表面成功制备无稀释、结合完整性高、均匀细化的金属焊敷层,有效改善镁合金表面硬度及耐磨性.通过对用于镁合金表面改性的摩擦加工技术研究现状的总结,展望了镁合金搅拌摩擦加工以及摩擦堆焊的发展前景,提出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 镁合金 , 搅拌摩擦加工 , 摩擦堆焊 , 表面改性 , 晶粒细化 , 表面复合化 , 耐蚀性 , 摩擦磨损性

表面含磺酸基的介孔分子筛SBA-15-SO3H的直接合成

袁兴东 , 沈健 , 李国辉 , 周敬来 ,

催化学报

采用水热法直接合成了含磺酸基的介孔分子筛SBA-15-SO3H. XRD表征结果表明,该分子筛具有规则的、六方立柱形的中孔结构,通过酸碱滴定和XRD确定了正硅酸乙酯/有机硅的最佳合成配比为9(α=0.1). 29Si MAS NMR固体核磁结果表明,含磺酸基的有机基团Si-(CH2)3-SO3H中的硅与SBA-15骨架上的氧通过Si-O键结合,形成稳定的有机/无机组成,FT-IR谱表明: 在SBA-15-SO3H表面含有质子酸中心-SO3H. N2吸附-脱附和TEM结果表明,SBA-15-SO3H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孔容和孔径, 孔大小是单一的,孔分布是高度有序的. 酯化反应结果表明,与后合成法相比,直接法合成的催化剂既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又具有简便、快捷和高效的优点.

关键词: 介孔分子筛 , SBA-15分子筛 , 固体酸 , 磺酸 , 表面改性 , 多相催化剂 , 酯化

PBO纤维表面改性方法的研究

乔咏梅 , 陈立新 , 吴大云 , 王斌

玻璃钢/复合材料 doi:10.3969/j.issn.1003-0999.2006.06.006

对PBO纤维表面性能的改善进行了研究,考察了混杂芳纶纤维、电晕处理、偶联剂处理及强酸处理等多种方法对PBO纤维与环氧树脂表面粘接强度及其复合材料层间剪切性能的影响程度,比较了各种方法的改性效果及各自优缺点.

关键词: PBO纤维 , 表面改性 , 纤维混杂 , 电晕处理 , 偶联剂 , 强酸 , 界面粘接强度

溶胶-凝胶法制备硅铝溶胶增强有机/无机复合薄膜

陆静娟 , 郭兴忠 , 杨辉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以甲基三甲氧基硅烷(MTMS)的水解缩聚产物作为主要成膜物质、正硅酸乙酯(TEOS)和异丙醇铝的水解缩聚产物硅溶胶和铝溶胶作为无机增强物、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作为表面改性剂,通过共缩聚反应在聚碳酸酯(PC)板表面制备硅铝溶胶增强有机/无机复合薄膜;采用乌氏粘度计、TG/DTA、FTIR、UV-VIS、金相显微镜、铅笔硬度测试方法及划格法对涂膜液及薄膜性能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加入KH-570改性铝溶胶后的涂膜液稳定性较好,MTMS水解缩聚产物与硅溶胶、铝溶胶通过共缩聚反应在PC板表面形成带有机基团的无机交联网络结构,基本骨架由Si-O-Si、Si-O-Al、Al-O-Al组成;铝溶胶的引入提高了薄膜的耐热性能及薄膜硬度,但KH-570改性的效果不明显;薄膜对PC片有增透效果,涂膜液陈化2 d后,加入KH-570改性铝溶胶后薄膜的增透效果更理想;加入KH-570改性铝溶胶后薄膜的表面平整性得到改善.

关键词: 甲基三甲氧基硅烷 , 硅溶胶 , 铝溶胶 , 表面改性 , 水解缩聚 , 薄膜 , 性能

聚偏氟乙烯分离膜改性研究进展

王庐岩 , 钱英 , 刘淑秀 , 叶晓

膜科学与技术 doi:10.3969/j.issn.1007-8924.2002.05.012

对聚偏氟乙烯(PVDF)功能高分子分离膜近年来在共混改性、表面改性、化学改性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综合分析了相容性、制膜条件等对共混成膜过程的影响及膜性能的调节,概述了目前国内外在PVDF分离膜表面改性、化学改性方面的进展,并针对PVDF分离膜改性领域今后的研究提出建议.

关键词: 聚偏氟乙烯 , 共混改性 , 相容性 , 表面改性 , 接枝 , 等离子体 , 化学改性

SBA-15介孔分子筛表面的磺酸基改性及其催化性能

袁兴东 , 沈健 , 李国辉 ,

催化学报

采用后合成方法,将含有巯基的化合物3-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MPTMS)键合在大孔径、厚孔壁的新型纯硅介孔分子筛SBA-15表面上,经氧化和酸化后得到含有强酸性的磺酸基团的固体酸催化剂SBA-15-SO3H. 用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固体核磁共振及热失重等方法对改性前后的SBA-15样品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改性后SBA-15分子筛的结构未发生变化,MPTMS键合于分子筛的表面,改性后的分子筛具有质子酸中心. SBA-15-SO3H催化剂对十八碳烯酸与甲醇的酯化反应具有较高的活性,催化剂上的磺酸基团在反应过程中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关键词: 介孔分子筛 , SBA-15 , 固体酸 , 磺酸 , 表面改性 , 十八碳烯酸 , 酯化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86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