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义庆
,
徐小连
,
钟彬
,
肖宇
,
艾芳芳
,
胡绍伟
材料保护
实际生产中,直接检测磷化膜"P比"值,可以确定其膜层附着力的稳定性及等级.采用SEM,EDS以及XRD等技术,研究了基材化学成分、表面涂油状况、表面粗糙度以及磷化膜中zn含量等影响因素对冷轧汽车板磷化膜"P比"值的影响.结果表明:C含量低、Al含量低、Mn含量高都有利于提高磷化膜的"P比"值;表面涂油量小、表面粗糙度大以及磷化膜中zn含量的降低都有利于提高磷化膜的"P比"值.
关键词:
锌系磷化
,
磷化膜
,
"P比"值
,
基材
,
化学成分
,
涂油状况
,
表面粗糙度
,
C,Al,Zn含量
马立
玻璃钢/复合材料
本文研究了一种新型水溶性材料AquacoreTM的性能,包括密度、线膨胀系数、压缩强度和压缩蠕变率.试验结果表明,该材料的密度ρ≈0.47g/cm3,线膨胀系数α=1.17×10-6/℃,190℃下的压缩强度为2.40MPa,压缩蠕变率ε<1.5%.同时开展了工程应用研究,使用这种材料的模具制造了碳纤维复合材料双峰波纹结构件,研究了模具表面粗糙度对产品表面粗糙度的影响以及脱模方式对产品的影响.测试结果显示,经表面处理后的水溶性模具的表面粗糙度Ra=1.2,产品接触面的表面粗糙度Ra=3.4.脱模过程中温度和水对产品影响不大,产品的吸湿量为0.98%.研究证实,这种水溶性模具特别适于制造结构复杂、脱模困难的复合材料制件.
关键词:
水溶性模具
,
密度
,
线膨胀系数
,
压缩强度
,
压缩蠕变率
,
表面粗糙度
,
吸湿量
,
脱模
王猛
,
谭俊
,
宋皓
,
何好斌
,
兰龙
电镀与涂饰
采用包覆有50%(质量分数)Ni的Cr3C2微米颗粒(粒径3~5μm)为第二相,以脉冲喷射电沉积制备Co-Cr3C2复合镀层.镀液组成和工艺参数为:CoSO4·7H2O 430g/L,Cr3C2200g/L,H3BO330g/L,NaCl 5 g/L,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适量,pH=4,温度40℃,电压18V,镀液流量2.4 L/min,喷头移动速率1.2 mm/s.研究了脉冲参数对复合镀层颗粒复合量、表面粗糙度、显微硬度以及耐磨性的影响,并探讨了颗粒复合量对镀层性能的影响.Cr3C2颗粒的复合量越高,复合镀层的显微硬度就越高,耐磨性也越好,但表面粗糙度增大.最优脉冲参数为:占空比30%,脉冲周期200 ms.所得Co-Cr3C2复合镀层的颗粒含量达11.98%,显微硬度为542.6 HV,摩擦因数为0.443.Cr3C2颗粒在镀层中分布均匀,与基质金属结合牢固.
关键词:
钴
,
碳化铬
,
微米颗粒
,
复合镀层
,
脉冲喷射电沉积
,
耐磨性
,
显微硬度
,
表面粗糙度
徐戊矫
,
龙江
,
章磊
,
陈晨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基于数据统计分析提出一种用于表面粗糙度仿真的有限元分析模型最佳尺寸的确定方法,采用最优模型分析多种应变路径下铝合金 Al6061材料的晶粒尺寸和织构类型对表面粗糙度演变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应变路径下,塑性变形后的表面粗糙度随着晶粒尺寸的增加而增大;具有较小泰勒因子的织构,在变形过程中自身变形协调性较好,可以获得较好的表面质量;而在相同的变形条件下,具有相同泰勒因子、不同剪切趋势的材料在塑性变形后会呈现出不同的表面形貌,织构之间的剪切趋势差异越大,变形后的表面就越粗糙。
关键词:
Al6061板
,
表面粗糙度
,
晶体塑性
,
有限元模型
,
应变路径
,
晶粒尺寸
,
织构种类
刘志栋
,
于斌
宇航材料工艺
doi:10.3969/j.issn.1007-2330.2009.05.005
基于分层层片技术重构原理利用图像处理技术和计算机图形学算法自主开发金属断裂面三维重构软件JHX-FSR,通过软件前处理模块获取准确的断口三维空间数据场,测量断口局部区域的空间几何数据,并对断口中20个局部区域的断口表面粗糙度RS和断口剖面轮廓线粗糙度RL定量测量及统计分析.研究发现,RS-RL近似地呈线性关系,RS随着断口剖面轮廓复杂程度的增加而增加,建立RS-RL的断口形貌几何特征关系的数学模型,金属断口三维重构对于断口形貌几何特征关系的数学模型的修正有一定的作用和意义.
关键词:
断口形貌
,
表面粗糙度
,
剖面轮廓线粗糙度
,
几何特征
,
定量测量
,
定量分析
,
断口三维数据场
牛宗伟
,
李明哲
电镀与涂饰
在硅酸钠电解液体系中,利用微弧氧化技术,对无预制膜层和含化学氧化膜或稀土转化膜的6061铝合金表面进行陶瓷化处理,研究了预制膜层处理对陶瓷膜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预制膜层处理能够降低起弧电压,有利于膜层增厚和硬度提高.无预制膜的铝合金微弧氧化膜层表面呈现凹凸不平的多孔状结构,经预制膜层处理后,其表面粗糙度变小.微弧氧化后,铝合金表面膜层主要由α-Al2O3和γ-Al2O3晶体相组成,而含预制膜层试样中,硬度较大的α-Al2O3相的相对含量较高.与无预制膜层及含化学氧化膜的试样相比,稀土转化膜试样的膜层厚度和硬度最大,粗糙度最小,表面较大较深的孔洞缺陷减少.
关键词:
铝合金
,
微弧氧化
,
预制膜层
,
稀土转化膜
,
化学氧化
,
微观结构
,
表面粗糙度
王春红
,
贾瑞婷
,
白肃跃
,
徐磊
,
郑振荣
,
何顺辉
玻璃钢/复合材料
为了探究四种洋麻/芳纶不同混纺比对其混纺织物增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对以环氧树脂为基体,精细化处理的洋麻和对位芳纶不同混纺比机织物为增强体的复合材料进行力学性能测试,并对洋麻纤维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测试分析纤维表面粗糙度及极性变化,从而来分析力学测试结果.结果表明,洋麻/芳纶30/70混纺织物增强复合材料弯曲强度最高,为248.81MPa,弯曲模量为12.91GPa,与纯芳纶织物增强复合材料相比,分别提高4.9%和7.1%;而洋麻/芳纶20/80混纺织物增强复合材料剪切强度最高,为24.58MPa,与纯芳纶织物增强复合材料相比,提高18.6%.SEM及FTIR表明洋麻纤维精细化处理后,纤维表面粗糙度增加,极性降低,提高了增强体与树脂的界面结合力,从而改善了复合材料的弯曲、剪切性能.
关键词:
洋麻纤维
,
对位芳纶
,
不同混纺比
,
复合材料
,
力学性能
,
表面粗糙度
,
极性
郭景霞
,
崔晓斌
,
闫艳燕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为探索超高速切削条件下涂层硬质合金刀具的切削性能,进行了超高速面铣淬硬钢实验,研究了切屑成形、切削力、刀具磨损以及表面粗糙度的特点.研究结果表明:在切削速度为2 800 m/min时,部分切屑出现了锯齿分离的现象;而在切削速度为2 000 m/min时,开始出现球状切屑;这两种切屑形态分别表征了超高速切削条件下高强度的热、机械冲击以及极高的切削温度;切削力及工件表面粗糙度均随切削速度的升高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并在切削速度为1 500m/min时达到最小值;超高速切削条件下,极高的切削温度导致刀具材料力学性能下降,刀具后刀面的主要失效机理为磨粒磨损、黏结磨损和氧化磨损.由于高强度的热、机械冲击,刀具前刀面的主要失效机理为涂层剥落.
关键词:
超高速切削
,
面铣
,
涂层刀具
,
切屑成形
,
切削力
,
刀具磨损
,
表面粗糙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