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65)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粉磨工艺对赤泥胶结充填料性能的影响

黄迪 , 倪文 , 祝丽萍

材料科学与工艺

为提高胶结充填材料的强度性能,试验研究了分别粉磨和梯级粉磨工艺对赤泥全尾砂胶结充填材料强度性能、粉体粒径以及水化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梯级粉磨工艺下试块的1、3、28 d最大抗压强比分别粉磨工艺下试块1、3、28 d最大抗压强度分别高出21%、16.6%、3.7%;梯级粉磨工艺使物料粉体的比表面积均高于分别粉磨工艺的粉体比表面积;梯级粉磨工艺下粉体中粒径为3.30μm,明显小于分别粉磨工艺粉体4.38μm的中粒径;SEM分析看出梯级粉磨工艺下试块水化产物生长较快.粉磨工艺对赤泥全尾砂胶结充填材料强度性能、水化过程及粉体粒径均有影响.梯级粉磨工艺比分别粉磨工艺更有利于提高充填料性能.

关键词: 粉磨工艺 , 赤泥 , 胶结充填 , 梯级粉磨 , 分别粉磨

工业废渣赤泥的特性及回收利用现状

曹瑛 , 李卫东 , 刘艳改

硅酸盐通报 doi:10.3969/j.issn.1001-1625.2007.01.031

赤泥是氧化铝生产产生的最大工业废渣,给社会、环境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本文概述了赤泥的工业特性,介绍了赤泥在金属回收以及新材料制备等方面的研究概况.

关键词: 赤泥 , 特性 , 回收 , 利用

机械力化学效应对赤泥结构特性和胶凝性能的影响

孙恒虎 , 冯向鹏 , 刘晓明 , 白雪 , 牛雪莲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依据机械力化学原理,采用高能球磨技术对煅烧赤泥进行了活化处理,并利用SEM、XRD、XPS、NMR等一系列微观测试分析工具对赤泥活化前后细度变化、矿物组成、微观结构以及化学状态等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阐明了机械力化学效应对赤泥结构特性和胶凝性能的影响.该原料条件下,配加50%粉磨时间为30 min赤泥的胶凝材料强度性能达到了42.5#水泥强度性能的要求,这为赤泥的高效大宗利用提供了试验依据和理论基础.

关键词: 赤泥 , 机械力化学效应 , 结构特性 , 胶凝性能

赤泥中回收稀土金属的综述

中国材料进展

叙述了从赤泥中稀土金属回收的意义以及我国赤泥中稀土元素的赋存状况.介绍了国内外从赤泥中回收稀土元素的工艺,并对其进行了评述.针对我国山西铝厂的赤泥中含钙和钠较高的特点,提出了先焙烧,再用盐酸浸出稀土,然后在浸出液中加碱,得到钪等稀土金属氧化物沉淀,最终分离的新工艺.该工艺能有效分离稀土,易实现工业化生产,废水处理量少,不产生新的污染,符合节能和环保的要求.但是目前还停留在实验室阶段,要实现工业化生产,其经济效益如何有待于进一步的实践证明.

关键词: 稀土金属 , , 赤泥 , 回收

[Si(Al)O4]四面体聚合度对Na+固化性能的影响

孙文标 , 冯向鹏

机械工程材料

运用核磁共振分析手段(NMR),采用结构分析的方法研究了赤泥基胶凝材料的水化过程,探讨了[Si(Al)O4]四面体聚合度对Na+固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原料中硅以SiQ0、SiQ1等低聚合度形式存在时,由于低聚合度的[Si(Al)O4]四面体易在早期发生解聚,并在富含Ca2+的溶液中发生反应生成钙硅比较高的C-S-H凝胶,这不利于Na+的固化;当硅主要以SiQ2、SiQ3等中聚合度形式存在时,由于水化后期[Si(Al)O4]四面体的逐渐解聚和铝对硅的取代作用,促进了低钙硅比的(Na,Al)-C-S-H凝胶的生成,改善了Na+的固化性能;而在硅主要以SiQ4高聚合度形式存在时,又不利于Na+固化.

关键词: 赤泥 , 固化 , 取代 , 煤矸石

赤泥安全堆存和综合利用研究进展

刘松辉 , 管学茂 , 冯春花 , 邱满

硅酸盐通报

赤泥是炼铝产生的废弃物,由于环境污染问题,它的储存、综合利用一直备受世界学者关注.本文概括了赤泥的物理化学性能,总结了目前赤泥的储存、处置技术,评述了赤泥在各领域的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最后根据笔者前期的实验结果,提出了赤泥综合利用的新技术.

关键词: 赤泥 , 堆存 , 综合利用 , CO2封存

热活化黄土胶凝性能研究

万建华 , 孙恒虎 , 冯向鹏 , 孙文标 , 牛雪莲 , 王岩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借助TG、DTA、XRD等手段研究了黄土在100 ℃~1000 ℃的物相组成和热分解特征,采用凝石技术制备了以黄土为主要原料的胶凝材料,测定其力学性能并研究了赤泥掺量对其胶凝材料的力学性能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黄土在600℃煅烧胶凝性能良好;黄土掺量达到40%时,可获得28 d抗压强度超过42.5 MPa的胶凝材料.而且赤泥的掺入对胶凝材料的早期强度有良好的改善作用.

关键词: 黄土 , 赤泥 , 热活化 , 胶凝性能 , 凝石技术

烧结法和拜耳法赤泥的基本特性对比及利用价值研究

韩玉芳 , 杨久俊 , 王晓 , 李建伟

材料导报

针对不同品种赤泥提出合理有效的综合利用手段,对郑州长城铝业有限公司的烧结法赤泥和拜耳法赤泥进行了组成、结构及活性分析等方面的研究,分析显示烧结法赤泥中钙和硅含量较高,而拜耳法赤泥中铝和碱含量高.从赤泥中稀土元素的赋存状态来看,其主要以铝土原矿物的形式存在.差热分析显示两者在加热过程均有铁不同价态的相互转化过程.从活性系数对比来看,两者的活性系数均大于90%,而拜耳法赤泥几乎达到100%.由此得出结论:烧结法赤泥需要调整其中组分,增加其活性,而拜耳法赤泥则需要降低其中的碱含量.若能结合其中稀土元素的分离,则赤泥可以变废为宝.

关键词: 赤泥 , 烧结法 , 拜耳法 , 理化特性

赤泥中微量钪的分光光度法测定

夏畅斌 , 黄念东 , 何湘柱

冶金分析 doi:10.3969/j.issn.1000-7571.2004.03.017

研究了钪(Ⅲ)与氯代磺酚S(CSPS)之间的络合反应,加入乳化剂OP能提高反应的灵敏度.结果表明,在0.1 mol/L一氯乙酸(CH2C1COOH)和乳化剂OP的存在下,有色溶液的最大吸收波长为640 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5.42×104.钪(Ⅲ)质量浓度在0~0.25mg/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加标回收率在98.4%~103.5%之间,RSD(n=6)为2.8%~5.2%.用本法测定了赤泥中的微量钪,结果满意.

关键词: , 赤泥 , 分光光度法 , 氯磺酚S , 乳化剂OP

SiC@OCP发泡剂用于制备以赤泥和瓷砖废料为原料的多孔陶瓷

李丽霞 , 逯鹏 , 丁锐 , 姚奇恒 , 刘俊成 , 袁东峰 , 李成峰

硅酸盐通报

在改性的Pechini工艺中添加聚乙二醇(PEG)后在碳化硅颗粒表面沉积磷酸八钙(OCP)制备得到SiC@OCP发泡剂.PEG的分子量对制备的SiC@OCP发泡剂的物相、形貌和烧成性能都有影响.在含11wt%赤泥和47wt%瓷砖废料的原料中加入SiC或SiC@OCP发泡剂,经配料、压制和烧成工艺制备得到多孔陶瓷.以SiC@OCP为发泡剂制备的多孔陶瓷的体积变化率、开孔孔隙率和吸水率要远低予以SiC为发泡剂制备的多孔陶瓷,这与多孔陶瓷内孔结构的调控机制,即OCP包裹后对SiC的高温氧化行为产生影响有关系.研究所获得的结果为多孔陶瓷发泡剂的制备、赤泥和瓷砖废料的综合利用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 碳化硅@磷酸八钙 , 发泡剂 , 多孔陶瓷 , 瓷砖废料 , 赤泥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7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