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涛
,
牛玉琴
,
钟炳
催化学报
选择有代表性的Cu-Co,Zn-Cr和Zr-Mn体系为催化剂,研究了超临界条件下由合成气合成低碳醇的规律及提高产物中C2+OH含量的可能性.结果表明,三种催化剂上超临界相合成醇反应的CO转化率都比气相合成醇反应的高.Cu-Co催化剂上超临界相合成反应的醇选择性低于气相合成者,但合成醇的产物与气相合成的相同,且均符合Schulz-Flory分布.Zn-Cr和Zr-Mn催化剂上的产物分布不符合Schulz-Flory分布,气相合成反应的产物以甲醇和异丁醇为主,且含少量乙醇和正丙醇;超临界相合成反应的产物明显不同,甲醇含量大幅度减少,C2+OH含量显著增加.
关键词:
超临界流体
,
合成气
,
低碳醇
,
异丁醇
,
铜
,
钴
,
锌
,
铬
,
锆
,
锰
张艳飞
,
赵斌
,
杨俊和
电镀与涂饰
综述了超临界流体沉积法(SCFD)在金属及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制备方面的研究进展,介绍了超临界流体溶解度高、表面张力为零等独特的物理性能,以及可在平坦的、有精细图案的基底表面沉积金属、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或薄膜的技术优势.阐述了超临界流体中纳米颗粒或薄膜的沉积机理,讨论了沉积温度、先驱物浓度、压力、还原剂浓度等因素对沉积速率的影响.展望了超临界流体沉积今后的研究趋势.
关键词:
超临界流体
,
二氧化碳
,
沉积
,
金属
,
氧化物
,
纳米材料
,
颗粒
,
薄膜
李妍凝
,
刘智峰
,
包锦标
,
陈忠仁
材料导报
doi:10.11896/j.issn.1005-023X.2015.017.003
开孔发泡材料以其独特三维骨架形态广泛应用于吸音材料、生物医药材料、光学材料和过滤薄膜材料等领域.超临界流体(scCO2、scN2)具有溶解度大、无毒环保、价格低廉和临界点易于达到等诸多优点,作为一种绿色物理发泡剂在制备开孔发泡材料领域有巨大的潜力,利用超临界流体微孔发泡制备开孔发泡材料也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综述了利用超临界流体技术制备开孔发泡材料的最新国内外研究进展,阐述了开孔发泡的机理、制备方法以及其应用领域,最后对目前利用超临界流体微孔发泡制备开孔材料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展望.
关键词:
超临界流体
,
微孔发泡
,
开孔机理
,
制备方法
贺文智
,
姜兆华
,
索全伶
,
洪海龙
,
阿山
材料科学与工艺
doi:10.3969/j.issn.1005-0299.2006.04.006
以二氯甲烷为溶剂,超临界CO2为抗溶剂,采用超临界流体强制分散溶液技术成功地对天然胡萝卜素进行了超细化.采用SEM照片分析微粒形貌,利用粒度分析仪测定微粒粒径.实验考察了压力、溶液浓度与流量及CO2流量对产品粒度的影响;用液体射流破碎、超临界CO2作用下的溶液体积膨胀、膨胀溶液的过饱和度及沉淀粒子团聚等解释了产品粒度随操作条件的变化规律.在实验范围内制得了平均粒径为O.6~5μm且粒度分布窄的不定形胡萝卜素微粒.微粒粒径随压力、CO2流量及溶液流量增大而减小,随溶液浓度增大而先减小后增大.
关键词:
超临界流体
,
微粒
,
超细化
,
胡萝卜素
张云
,
谢亚红
,
岳凡
,
李娟
,
杨桂花
,
王吉德
材料导报
超临界流体的许多优异特性使其在纳米材料的制备方面展示出越来越大的吸引力、优越性和实用价值.详细综述了超临界流体的特性,利用超临界溶剂热法合成纳米材料的作用机理、过程参数控制(如温度、压力)及合成纳米材料的形貌控制,分析比较了近年来国内外利用超临界溶剂热法合成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的发展做出了合理展望.
关键词:
超临界流体
,
超临界水
,
纳米材料
,
形貌控制
,
可控合成
唐浩东
,
刘化章
,
杨霞珍
,
李瑛
催化学报
在固定床反应器中超临界相条件下研究了熔铁催化剂上的费托合成反应,发现在超临界介质中反应物和产物更容易扩散,较好地抑制了催化剂表面非活性碳的沉积,从而提高了费托合成反应中的CO转化率和烯烃选择性,增加了链增长因子,降低了甲烷选择性. 同时,考察了超临界介质、反应温度、压力、H2/CO比和空速等条件对费托合成反应的影响. 结果表明, C 5-8 正构烷烃在催化剂活性温度下都是适宜的超临界介质. 当温度和压力都在介质的临界点以上时,介质表现出较好的传质与传热性能,可改善费托合成反应性能.
关键词:
熔铁催化剂
,
超临界流体
,
正构烷烃
,
费托合成
,
合成气
吴天斌
,
张鹏
,
马珺
,
樊红雷
,
王伟涛
,
姜涛
,
韩布兴
催化学报
doi:10.1016/S1872-2067(11)60475-0
以柠檬酸为螯合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胺为表面活性剂,通过ZrOCl2·8H2O与对苯二甲酸(H2BDC)反应制备了同时具有微孔和介孔结构的Zr基金属有机骨架材料(Zr-MOF),并在超临界CO2-甲醇流体中将Ru负载于Zr-MOF上,制备了Ru@Zr-MOF催化剂,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粉末衍射、透射电子显微镜、热重分析、N2吸附-脱附、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研究了该催化剂在苯及其同系物加氢反应中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Ru纳米金属颗粒均匀地分散在Zr-MOF载体上,平均粒径约为2.3nm,在苯及其同系物的加氢反应中表现出很高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
关键词: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
,
钌
,
超临界流体
,
苯同系物
,
加氢
潘勤敏
,
蒋春跃
,
潘祖仁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在对聚苯乙烯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中的溶解度研究基础上,确定了聚苯乙烯超临界脱挥的操作条件是,温度为343 K,压力为18 MPa.实验发现,CO2流量与PS投料比为2.0~3.0标LCO2/h·g PS较合适,在以上脱挥条件下,初始浓度为1%的PS/St的聚合物体系脱挥3 h后,则可将PS中的St含量降低到约260 ppm.
关键词:
超临界流体
,
超临界流体萃取
,
脱挥
,
聚苯乙烯
雷卫宁
,
刘维桥
,
曲宁松
,
王江涛
材料工程
doi:10.3969/j.issn.1001-4381.2010.11.020
分析了超临界流体特性及其电化学沉积新方法,综述了二氧化碳超临界电化学沉积过程中,表面活性剂的特性、二氧化碳的含量以及对温度、压力等过程参数对所形成的超临界导电乳化液影响的研究进展.阐述开展该项电沉积技术在制备高性能纳米镀层材料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并对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超临界流体
,
二氧化碳
,
乳化液
,
电沉积
,
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