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上型
,
王建军
,
周俐
,
刘宜强
,
范鼎东
,
史怀言
,
焦兴利
,
刘启龙
,
汪国才
钢铁钒钛
doi:10.3969/j.issn.1004-7638.2007.04.010
根据马钢车轮钢生产工艺规程,通过在线工业实验,测定了车轮钢精炼过程中钢液N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LF-VD-CC过程中钢液吸氮主要环节包括LF过程、钢包到中包过程和中包至结晶器过程.其中LF过程钢液吸N严重,平均吸N量达到28×10-6,最大吸N量为50 x 10-6.讨论了LF过程钢液吸N原...
关键词:
车轮钢
,
LF
,
VD
,
CC
,
氮
任学冲
,
褚武扬
,
李金许
,
乔利杰
,
江波
,
陈刚
,
崔银会
金属学报
车轮钢中白点形成的临界可扩散氢浓度为C0*=1.3×10-6(总氢浓度CT*=3.7×10-6). 当白点数量超过临界值(对应的可扩散氢浓度C0≥5.6×10-6), 则使强度和塑性急剧下降.但实际车轮中白点含量少(C0<3.9×10-6), 对材料的拉伸性能和断裂韧性没有影响. 原子氢对断裂...
关键词:
车轮钢
,
flaking
,
atomic hydrogen
,
hydrogen –induced delayed cracking
江波
,
陈刚
,
崔银会
,
任学冲
,
褚武扬
钢铁
研究了车轮钢中白点对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白点含量少且尺寸较小时,对拉伸性能没有影响,但使冲击韧性明显下降;当白点含量较多或尺寸较大时,使拉伸性能下降,但对断裂韧性没有影响.钢中的白点能增加疲劳扩展速率并使扩展速率发生波动.氢致滞后开裂与白点无关,而与氢原子有关.
关键词:
车轮钢
,
白点
,
力学性能
,
氢致滞后开裂
季怀中
,
苏航
,
杨才福
,
张永权
钢铁研究学报
将有限元热力耦合-温度场分析与材料相变特征的实验研究相结合,研究了高速度(200km/h)、大载荷(105 N)条件下车轮摩擦热影响区的相变过程,探讨了材料对该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轮-轨摩擦导致的车轮踏面局部升温可超过材料的奥氏体相变的临界点,碳含量为0.5%时,完全奥氏体化层的深度可达0.6 m...
关键词:
车轮钢
,
热疲劳
,
马氏体相变
,
摩擦
,
有限元分析
吴耀光
,
汪国才
,
陈远清
,
仇圣桃
连铸
基于脱氮的热力学和动力学理论,分析了马钢LD-LF-VD-CC工艺生产车轮钢过程中可能造成钢水增氮的因素,并在各工序采取了一系列相应的控制措施.对实施控氮措施后各工序钢水氮含量的跟踪调查发现,氮含量得到了有效控制,各工序均在70×10-6以下,中间包平均氮含量约42×10-6.
关键词:
车轮钢
,
LD-LF-VD-CC工艺
,
氮含量
,
控制措施
吴宗双
,
包燕平
,
刘建华
,
陈刚
,
龚志翔
,
钟斌
连铸
doi:10.3969/j.issn.1005-4006.2007.02.003
介绍了圆坯连铸机钢包长水口采用氩封保护对铸坯(φ450mm)和车轮钢质量的影响;通过氩封保护可有效降低钢中氢、氧、氮气体及非金属夹杂物的含量,提高钢的纯净度.铸坯中T[O]由49.28×10-6降到27.9×10-6,夹杂总量由29.7×10-6降到14.8 ×10-6,铸坯质量明显改善;车轮的力学...
关键词:
保护浇注
,
夹杂物
,
车轮钢
,
力学性能
江波
,
陈刚
,
崔银会
,
任学冲
,
褚武扬
钢铁
研究了车轮钢中白点形成的机理以及白点对断口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氢和空位聚集导致鼓泡形核和长大,随着鼓泡内氢气压力的升高,裂纹从鼓泡核壁形核、扩展导致白点形成.白点的断口为准解理,和氢致滞后开裂断口相同,含白点试样的断口形貌依赖于断裂方式和试样厚度.钢中的白点除了产生二次裂纹和局部准解理断面外,对各...
关键词:
车轮钢
,
白点
,
断口形貌
,
氢致滞后开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