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4)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新型半含氟碳链液晶的合成和相变研究

王侃 , 杨永刚 , 李衡峰 , 刘克刚 , 闻建勋

液晶与显示 doi:10.3969/j.issn.1007-2780.2001.04.003

设计并合成了4个系列含3, 3, 4, 4, 5, 5, 6, 6-八氟己氧基或6-氯-3, 3, 4, 4, 5, 5, 6, 6-八氟己氧基边链的联苯甲酸酯类或二苯乙炔类液晶, 其相变性质通过偏光显微镜和DSC进行了测量和观察, 讨论了桥键和末端原子对液晶性的影响. 发现末端一个原子就对液晶性有很大的影响, 末端原子对液晶相的稳定性有利的顺序为氟>氯>氢; 末端一个氢原子对中介相尤其是近晶C相的稳定性破坏很大.

关键词: 液晶 , 近晶相 , 含氟链 , 联苯甲酸酯 , 二苯乙炔 , 合成 , 相变性质

含手性基元的侧链液晶聚合物的合成与性能表征

何晓智 , 周群华 , 赵静 , 田梅 , 张宝砚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文中设计与合成了国内未见报道的单体M1、M2和系列手性液晶聚合物。通过差示扫描量热(DSC)、偏光显微分析(POM)、广角X射线衍射、旋光仪等测试手段研究了单体M1和手性液晶聚合物液晶性能。结果表明,M1为向列型液晶单体,M2为手性非液晶单体。聚合物P2-P4呈现近晶A相,P5,P6为胆甾相,P7的液晶性能已不明显,聚合物P8已没有液晶性能。具有宽的液晶相范围,液晶相范围均高于140℃。随着手性单体M2含量(0%-50%)的增加,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清亮点温度、液晶相范围均呈现降低趋势。

关键词: 手性 , 近晶相 , 玻璃化温度 , 聚合物 , 合成

含氟与胆甾醇基液晶聚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廉娇 , 柴国卫 , 王宏光 , 孟凡宝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将一种含胆甾醇基液晶单体、一种含氟单体与聚甲基含氢硅氧烷接枝共聚合成了一系列液晶聚合物.采用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1H-NMR)、偏光显微镜(POM)、X射线衍射(WXRD)与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等测试手段,对单体及聚合物进行了结构与性能的表征.随着含氟基团组分含量逐渐增加,该系列液晶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与清亮点都呈现降低趋势,并且液晶相由胆甾相转变为近晶相.由于含氟部分和聚合物中的碳氢部分极难相容,形成层状聚集,从而使胆甾相受到抑制,有利于近晶相的形成和稳定.

关键词: 液晶聚合物 , 氟化高分子 , 胆甾相 , 近晶相

含酒石酸基元的液晶单体及其聚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姚丹姝 , 刘凡 , 李国华 , 王海艳 , 张宝砚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合成了一种以酒石酸为中心的新型工字型液晶单体2,3-二乙酰氧基-1,4-丁二酸对烯丙氧基苯甲酸对苯二酚酯(M1),将其与手性液晶单体4-烯丙氧基苯甲酸胆甾醇酯(M2)共聚,得到侧链液晶聚合物P1~P8.通过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1H-NMR)、偏光显微镜(POM)、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和X射线衍射(XRD)等手段对所获单体及聚合物的结构和液晶相行为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液晶单体M1具有近晶相扇形、纹影织构,手性单体M2具有胆甾相油丝织构.聚合物P1~P8出现胆甾相的Grandjean织构,随着单体M1含量的增加,聚合物P1~P8的Tg呈上升趋势,液晶区间变窄.

关键词: 酒石酸 , 工字型液晶 , 近晶相 , 胆甾相

光致变色聚硅氧烷液晶高分子的合成及液晶行为

侯昭升 , 张其震 , 朱鸣岗 , 李桂英 , 李爱香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通过取代、还原、重氮化和偶合等反应,合成了一种新的光致变色液晶单体4-丁氧基-4'-十一烯-[10]-酰氧基偶氮苯,并与聚(甲基氢硅氧烷)通过硅氢加成生成一种新的光致变色高分子液晶.通过1HNMR和IR对单体和聚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证实了聚合物的硅氢化程度近于完全.通过DSC和热台偏光显微镜(POM)对单体和聚合物的液晶行为进行了研究,证明了都具有液晶性.

关键词: 聚硅氧烷 , 液晶 , 近晶相 , 高分子

4-多氟烷氧基苯甲酸 4-多氟烷氧基酰基苯酚酯的合成和相变研究

王侃 , 杨永刚 , 闻建勋

液晶与显示 doi:10.3969/j.issn.1007-2780.2002.01.002

设计并合成了一个系列4-(17-氯-12,12,13,13,14,14,15,15,16,16,17,17-十二氟十七烷氧基)苯甲酸4-多氟烷氧基酰基苯酚酯液晶,并通过偏光显微镜和DSC对其相变性质进行了观察和测量.发现当另一侧氟碳链短时,呈现互变近晶A相,随着氟碳链的增长,呈现单变近晶A相和近晶C相,最后只呈现单变近晶C相.

关键词: 液晶 , 相变 , 合成 , 近晶相

含三氟乙氧基的二苯乙炔类

王侃 , 赵晨曦 , 李衡峰 , 刘克刚 , 闻建勋

液晶与显示 doi:10.3969/j.issn.1007-2780.2001.03.005

设计并合成了4个系列的新型含三氟乙氧基羰基的其芳香环上含氟或不含氟原子取代的二苯乙炔类液晶化合物, 其相变行为通过偏光显微镜和差热分析进行了测试和观察. 发现目标化合物都呈现很宽的近晶A相, 当另一侧的碳氢链较短时, 还有较窄的向列相存在. 芳香环上引入的氟原子在有利于向列相的同时压缩了近晶相.

关键词: 液晶 , 近晶相 , 三氟乙氧基 , 二苯乙炔 , 合成 , 相变

侧向氟取代双烷基环己基联苯类液晶化合物的介晶性研究

李娟利 , 安忠维

液晶与显示 doi:10.3969/j.issn.1007-2780.2006.03.004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显微热分析仪和偏光显微镜(POM)对系列侧向氟取代双烷基环己基联苯类液晶的介晶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所有化合物均有介晶性.在液晶态可观察到部分单体的近晶C相(SC)、近晶B相(SB)、近晶A相(SA)和所有单体向列相的典型织构.与相应的4,4'-双-(烷基环己基)联苯类液晶相比,引入侧向氟取代基以后近晶相温度区间明显减小,向列相温度区间增加.

关键词: 液晶 , 介晶性 , 近晶相 , 向列相 , 织构

含氟三环类液晶单体的介晶性研究

李娟利 , 李建 , 杜渭松 , 邓登 , 甘宁

液晶与显示 doi:10.3969/j.issn.1007-2780.2009.01.003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显微热分析仪和偏光显微镜(POM)对CCP和CPP 两个系列液晶材料中含氟三环类液晶单体的介晶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除CPP系列中的2CPPF3和4CPPF3外,其余所有化合物均有介晶性,在液晶态可观察到部分单体的近晶相和除2CPPF3和4CPPF3外所有单体的向列相的典型织构.探讨了烷基链碳原子数、环骨架结构以及氟原子取代数目对2个系列单体相变温度的影响规律.

关键词: 液晶 , 介晶性 , 近晶相 , 向列相 , 织构

硅氧烷近晶相单体的合成及应用

郭剑 , 隋岩 , 李正强 , 华瑞茂

液晶与显示 doi:10.3788/YJYXS20163109.0862

为了改善聚合物分散液晶(PDLC)在智能玻璃领域应用中存在的视角较差、透明态效果不够理想以及无法实现双稳态的缺点,合成了一种具有硅氧烷长链结构的近晶相液晶单体,并将该近晶相液晶单体用于近晶相的混晶配方制备了简单的近晶相双稳态器件.以10-溴-1-癸烯、对羟基联苯氰和1,1,1,3,3,5,5-七甲基硅氧烷为原料,以较高收率合成了该近晶相液晶单体.通过核磁共振(NMR)和元素分析(EA)确认了分子结构的正确性;利用偏光显微镜(POM)、示差扫描量热仪(DSC)等对其单体液晶参数和混晶配方参数进行测定,通过基板处理、液晶盒制备、器件老化等过程制备了近晶相双稳态器件.实验表明,该近晶相混晶配方制得的近晶相双稳态器件具有较宽的近晶相温宽(-62℃~60℃),较低的驱动电压(50 V),透明态参数优秀(雾度=0.06%,平行光透过率=90.34%),完全无视角缺陷,且可以仅在状态切换时需要通电实现双稳态效果.该硅氧烷类近晶相液晶单体对于改善近晶相混晶配方有着重要的作用,该材料制备方法简单,原料易得,收率较高,易于生产,对于智能玻璃领域的市场推广有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硅氧烷 , 近晶相 , 双稳态器件 , 智能玻璃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末页
  • 共2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