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辉
,
米振莉
,
张华
,
赵奇
材料导报
doi:10.11896/j.issn.1005-023X.2017.04.019
设计了一种中碳中锰Q&P(Quenching and partitioning)钢,基于热力学平衡理论计算分析了其相变过程,通过扫描电镜(SEM)、背散射电子衍射(EBSD)和透射电镜(TEM)研究了实验钢经不同热处理后的微观组织,测试了其力学性能,并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进一步分析了拉伸断裂前后残留奥氏体含量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室温下实验钢微观组织为板条状马氏体和弥散分布的残留奥氏体;残留奥氏体主要存在于马氏体板条之间和原始奥氏体晶界处;随配分时间延长,抗拉强度逐渐降低,延伸率呈现升高趋势;试样拉断后,断口处残留奥氏体含量在3.5%~4.5%之间,明显低于拉伸前的含量(6.94%~10.78%),说明大部分残留奥氏体在拉伸过程中发生了TRIP效应,提高了实验钢的塑性.
关键词:
Q&P工艺
,
微观组织
,
残留奥氏体
,
配分时间
赵丕鹏
,
王晶
,
沈正军
,
黄宝旭
,
马杰
,
赵性川
,
王长征
材料热处理学报
doi:10.13289/j.issn.1009-6264.2016-X155
利用中频感应熔炼炉制备了球墨铸铁,采用X-ray衍射仪、光学显微镜、场发射扫描电镜和电子万能试验机分别研究了配分时间对球墨铸铁的微观结构、组织形貌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淬火无配分的球墨铸铁由马氏体和残留奥氏体组成.随着配分时间的增加,奥氏体发生回火转变和等温淬火转变两个过程.配分时间较短时,球墨铸铁的奥氏体含量增加,在配分时间为10 min时达到最大值.配分时间进一步增加,奥氏体由于分解为下贝氏体和碳化物含量逐渐降低.同时球墨铸铁的抗拉强度和伸长率随着配分时间的增加也发生非单调的变化.配分时间为120 min时,抗拉强度达到最大值,约为1503 MPa;伸长率在配分时间为60 min时达到最大值,约为2.61%.
关键词:
球墨铸铁
,
淬火-配分
,
配分时间
,
抗拉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