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燕
,
刘金凤
,
钱俊杰
,
李秋叶
,
杨建军
催化学报
doi:10.1016/S1872-2067(14)60124-8
采用水热法,以纳米管钛酸为前驱物制备了Bi掺杂的TiO2,并利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等手段对样品进行了表征。以甲基橙的光催化降解为模型反应评价了样品的可见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 Bi离子并没有进入TiO2的晶格中,而是以BiOCl的形式存在。所制得的BiOCl/TiO2复合物对甲基橙降解表现出较优越的可见光催化活性;当Bi/Ti摩尔比为1%,水热温度为130oC时,所制催化剂的光催化性能最佳,并对光催化活性提高的机理进行了讨论。同时,该催化剂对4-氯苯酚降解也表现出较高的光催化性能。
关键词:
水热法
,
铋掺杂
,
二氧化钛
,
纳米管钛酸
,
氧空位
,
可见光催化
宋志国
,
李臣
,
杨正文
,
尹兆益
,
周大成
,
尚吉花
,
余雪
,
邱建备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724/SP.J.1077.2012.00615
研究了铋离子掺杂磷铝酸盐玻璃近红外发光与光学碱度的反常现象.研究发现,通过改变碱金属离子半径调节玻璃基质光学碱度,在808 nm激光激发下铋离子位于1300 nm波段的近红外宽带发光强度随光学碱度的增大而增强,而在690 nm激光激发下得到的1100 nm波段近红外发光强度则随着光学碱度的增大而减弱.该玻璃1300 nm波段近红外发光强度与光学碱度依存关系与以往报道结果相反,且也与1100 nm波段发光特性相反.根据上述结果可以推测玻璃中1100和1300 nm波段的近红外发光源于不同价态的铋离子,而该玻璃体系的基质结构自还原作用是导致上述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铋掺杂
,
近红外
,
超宽带
,
光学碱度
,
玻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