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畅斌
,
周付建
,
陈圆
,
张玲
复合材料学报
以钛酸四丁酯为钛源,活性炭(AC)为载体,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TiO2/AC复合体,利用TGA—DSC、SEM、XRD、DRS(漫反射光谱)及FTIR对复合体表面结构、光谱特征、晶体结构进行表征分析,并通过AAS(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铬(Ⅵ)、铜(Ⅱ)离子浓度以探讨超声-TiO2光催化还原去除率...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
TiO2
,
活性炭
,
超声
,
催化还原
,
铬(Ⅵ)
,
铜(Ⅱ)
郝艳玲
,
刘昌宁
硅酸盐通报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对坡缕石黏土改性,研究改性坡缕石黏土吸附Cr(Ⅵ)的主要影响因素,探讨吸附平衡、热力学特征和吸附机理,由红外光谱和热重分析了改性坡缕石的结构.结果显示,CTMAB改性可使坡缕石表面荷正电,对Cr(Ⅵ)吸附能力显著提高,吸附作用随介质pH值的升高而减弱,吸附平衡能较...
关键词: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
改性坡缕石
,
吸附
,
铬(Ⅵ)
,
热力学
姜华
,
郭振良
电镀与涂饰
doi:10.3969/j.issn.1004-227X.2002.06.012
在硫、磷混酸介质中,以 花青为还原剂,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镀锌白色钝化液中的铬(Ⅵ),利用过氧化氢氧化铬(Ⅲ)测定钝化液中的铬(Ⅲ).阐述了该方法的测量步骤,探讨了测量波长、酸度、反应温度、时间、 花青用量及共存离子对测量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铬(Ⅵ)浓度为0-1.04 μg/mL时,所测吸光度与铬...
关键词:
分光光度法
,
白色钝化
,
镀锌
,
铬(Ⅵ)
,
铬(Ⅲ)
陈玉静
,
王玉宝
,
李桂华
材料保护
在稀硫酸介质中,痕量铬(Ⅵ)对溴酸钾氧化吖啶红和结晶紫褪色的指示反应具有负催化作用,通过测量530 nm和620 nm处催化体系和非催化体系吸光度的变化,建立了一种双波长双指示剂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铬的新方法.测定铬的线性范围为0.04~0.24μg/mL,方法的检出限为7.8×10-9g/L....
关键词:
测定
,
负催化动力学光度法
,
铬(Ⅵ)
,
双波长
,
吖啶红
,
结晶紫
闫永胜
,
李春香
,
刘燕
,
王赟
,
包科技
,
陆晓华
冶金分析
doi:10.3969/j.issn.1000-7571.2004.05.008
在弱酸性条件下,Cr2O27-能与胡椒基荧光酮(PIF)通过静电作用等离子对缔合形成蓝色缔合物(PIF)2Cr2O2,该离子缔合物极易溶于苯,并在苯中能稳定存在.惰性气体(N2)能将该离子缔合物浮选于苯中,据此,建立了浮选分离分光光度法测定Cr(Ⅵ)的新方法.离子缔合物最大吸收波长585 nm,表观...
关键词:
浮选
,
分光光度法
,
铬(Ⅵ)
,
工业废水
王雷
,
刘志江
,
张东
材料保护
doi:10.3969/j.issn.1001-1560.2007.02.024
在酸性介质中,铬(Ⅵ)和锰(Ⅶ)都能氧化玫瑰桃红R褪色,且氧化速率不同.为此,利用比例方程法,建立了速差褪色动力学光度法同时测定铬(Ⅵ)和锰(Ⅶ)的新方法.铬(Ⅵ)和锰(Ⅶ)的测定范围分别为0~10.0 μg/mL和0~8.0 μg/mL.应用于工业废水中铬(Ⅵ)和锰(Ⅶ)的同时测定,铬(Ⅵ)和锰(...
关键词:
速差动力学光度法
,
铬(Ⅵ)
,
锰(Ⅶ)
,
工业废水
贾华丽
,
李艳霞
,
王丽品
冶金分析
doi:10.3969/j.issn.1000-7571.2010.12.017
在H2SO4介质中,痕量铬(Ⅵ)能催化溴酸钾氧化结晶紫和茜素红褪色的指示反应,通过测量627 nm和423 nm处催化反应体系和非催化反应体系吸光度的变化,建立了双波长双指示剂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铬(Ⅵ)的新方法.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4~0.16μg/mL,检出限为11.41 ng/mL.该方...
关键词:
铬(Ⅵ)
,
催化光度法
,
双波长
,
双指示剂
,
结晶紫
,
茜素红
罗道成
,
郑李辉
材料保护
电镀废水中的铬是水质污染的重要监控指标,建立其快速准确的测定方法很有意义.在pH=1.5的NaCl-HCl缓冲溶液中,常温下,铬(Ⅵ)与二苯偶氮羰酰肼(DPCO)反应生成1:2稳定的配合物,在NH4C1的作用下,该配合物中的铬(Ⅵ)可被聚乙二醇(PEG)相全部萃取.据此建立了测定痕量铬(Ⅵ)的萃取光...
关键词:
铬(Ⅵ)
,
测定
,
萃取光度法
,
二苯偶氮羰酰肼
,
聚乙二醇
杨明平
,
彭荣华
,
胡忠于
材料保护
在静态条件下,研究了水溶液中磺化泥炭吸附铬(Ⅵ)的热力学特性,测定了不同温度下磺化,泥炭吸附铬(Ⅵ)的吸附等温线.结果表明,在稀溶液中磺化泥炭吸附铬(Ⅵ)基本符合Langmuir模型,由于磺化泥炭的微孔结构和表面存在含氧功能团的吸附中心,溶液中的铬(Ⅵ)主要以HCrO-4的形式被磺化泥炭吸附,导致水...
关键词:
磺化泥炭
,
铬(Ⅵ)
,
吸附热力学
,
吸附等温线
陈玉静
,
王玉宝
,
吕菊波
,
张江
电镀与涂饰
doi:10.3969/j.issn.1004-227X.2005.11.017
基于铬(Ⅵ)对偶氮胂M有褪色作用,提出了一种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铬(Ⅵ)的新方法.实验证明,体系的最佳吸收波长为510 nm,硫酸的最佳加入量为3.0 mL,AM的最佳用量为3.5 mL,本实验最佳反应时间为5 min,检出限为2.8×10-8g/L,线性范围为0~1.0μg/mL.对样品进行了加...
关键词:
铬(Ⅵ)
,
偶氮胂M
,
分光光度法
,
镀锌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