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振
,
李宁
,
黎德育
,
冯丽华
材料保护
低磷化学镀镍层具有较高的熔点和较好的脱模性,适用于电子元件的可焊性和高硬度处理.为了促进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对镀液的补加方式进行了研究.首先通过化学分析法,确定了补加液的组成,再分别考察了按时补加和在线补加两种不同的镀液补加方式对镀液的镀速、周期稳定系数、镀层磷含量、可焊性和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在线补加方式时除耐蚀性外,其他镀液、镀层性能均优于按时补加或与按时补加持平;通过选择合适的补加工艺,可以使镀液在经过4个MTO后稳定性保持良好,镀速保持在15 μm/h以上,镀层中磷含量低于4.5%,保证了镀层良好的可焊性.
关键词:
化学镀镍
,
低磷
,
镀液
,
补加方式
,
镀层
,
周期
,
可焊性
,
耐蚀性
,
镀速
黄鹤
,
朱晓东
,
徐可为
,
何家文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用TiCl4作为反应气体制备PCVD TiN镀层,对降低界面的氯含量,改善PCVD TiN镀层的界面性能进行了研究.在镀层制备过程中增加了界面制备过程,即采用氩离子轰击以及氢的反应使界面的氯含量降低,膜基界面得到改善.结果表明,与常规PCVD制备的TiN镀层相比,膜层的结合强度有大幅度的提高,耐磨性和耐蚀性均有改善,特别是其耐蚀性达到甚至超过奥氏体不锈钢的水平.
关键词:
PCVD
,
TiN
,
界面
,
镀层
,
结合强度
,
腐蚀
,
磨损
陈虎
,
杨卫英
,
唐兵华
,
彭家根
电镀与涂饰
为分析电真空器件表面Ni/Ag镀层在中温排气后失效的原因,通过模拟真实的排气过程,分别对Ni、Ni/Ag和烧结的Ni/Ag 3种试样进行氧化处理.采用热重分析仪、扫描电镜和能谱仪分析了不同试样在处理前后的增重情况、表面形貌和组成.结果表明,Ni/Ag镀层失效的主要原因是中间层镍层发生了氧化,使Ag层和Ni层之间的结合力减弱,最终使Ag层在外力作用下脱落.另外,Ag对氧的富集作用会使Ag层和Ni层之间的氧浓度增大,因此Ag对Ni层的氧化具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
电真空器件
,
镍
,
银
,
镀层
,
中温失效
,
形貌
,
氧化
赵帅
,
兰伟
表面技术
doi:10.16490/j.cnki.issn.1001-3660.2015.11.018
介绍了石油管道内溶解氧、二氧化碳、硫化氢、以及二氧化碳和硫化氢协同腐蚀的机理. 综述了油气管道内防腐技术,现阶段主要的处理方式是选择耐蚀金属材料或非金属材料、添加缓蚀剂、涂层防腐和衬里防腐. 分析了各种内防腐技术的优缺点,认为管道内防腐在未来的发展方向是将基材选择、添加缓蚀剂、内涂镀层和内衬里技术进行综合,以减缓管道内的腐蚀. 低碳钢表面镀镍层自纳米合金化技术,即是集中内防腐技术的综合运用,得到了表面无缝冶金结合的高耐蚀性能管材,是未来发展趋势的代表.
关键词:
管道
,
防腐
,
耐蚀材料
,
缓蚀剂
,
涂层
,
镀层
,
衬里
李军
,
李冰
,
江卢山
,
叶以富
,
董政娥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在铝工业中TiB2是一种非常有前途的阴极内衬取代材料.本研究首先通过热力学分析验证了在Ti-B-C体系生成TiB2的可能性,然后在K2TiF6和KBF4作为活性物质的KF-KCl熔体中以石墨为基体通过直流电沉积(CCP)和周期断开电流电沉积(PIC)技术制备了TiB2镀层,并且研究了电流密度和电镀技术对镀层表面平整度、致密度和晶粒尺寸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电流密度为0.8 A/cm2时,能够得到厚度均匀且和基体具有良好附着的TiB2镀层;和CCP相比,采用PIC技术制备的TiB2镀层表面平整度和致密度都得到明显改善,并且晶粒也更为细小.XRD分析表明镀层由相对纯净的TiB2组成,并且镀层择优取向均为(001)面,这和二维晶核理论的预测相吻合.
关键词:
电沉积
,
二硼化钛
,
镀层
,
熔体
孙捷
,
万明攀
材料保护
目前,有关热浸镀锌池中Bi对含硅钢硅反应性的作用尚不明确。将Q235钢和Q345钢在纯锌池及含Bi的锌池中热浸镀,研究熔池中Bi对硅反应性的作用。结果表明:锌池中单独加入Bi对镀层厚度无影响,不能克服硅反应性现象,镀层组织仍然具有硅反应性组织的特征;同时加入Bi和Ni,对低含硅量的Q235钢的硅反应性有一定的抑制,但对高含硅量的Q345钢的硅反应性没有抑制。
关键词:
热浸镀锌
,
Bi
,
硅反应性
,
Q235
,
Q345
,
镀层
齐荣
,
滕璇
,
闫冬霞
,
杨国武
,
王明海
冶金分析
通过对仪器测量参数、镀层基体锌、酸度、褪镀液中六次甲基四胺浓度、以及氢氟酸用量等试验条件的研究,建立了镀锌钢板镀层中痕量锑的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分析方法.研究表明,锌的基体效应可以通过基体匹配法消除,酸度控制在40%(V/V),褪镀液中的六次甲基四胺和试样处理中的少量氢氟酸(不超过2 mL)对锑的测定没有影响.锑浓度在0.001~0.1 μg/mL范围内与荧光强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测定下限为0.2 μg/L.方法应用于两个镀锌钢板样品镀层中锑的分析,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0%和1.2%,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6%~101%,测定结果与ICP-MS法一致.
关键词:
氢化物发生
,
原子荧光光谱法
,
镀层
,
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