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道成
,
刘俊峰
材料保护
doi:10.3969/j.issn.1001-1560.2007.11.025
研究了1-偶氮苯-3-(6-甲氧基-2-苯骈噻唑)-三氮烯(AMBT)与铜的显色反应,在pH=10.0的Na2CO3-NaHCO3缓冲溶液中,在Triton X-100存在下,AMBT与Cu2+反应生成2:1稳定配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为560 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5.36×104 L/(mol·...
关键词:
分光光度法
,
1-偶氮苯-3-(6-甲氧基-2-苯骈噻唑)-三氮烯
,
铜
,
镀镍液
,
测定
陶建中
,
王爱荣
,
荆瑞俊
,
楚超霞
材料保护
doi:10.3969/j.issn.1001-1560.2004.12.024
为建立镀镍液中微量铜的测定方法,用方波溶出伏安法测定了镀镍液中的微量铜(Ⅱ).研究了最佳的测定条件,确立了测定方法.试验结果表明,在pH值为4.0~4.5的NH4Cl-Na2SO4底液中,Cu2+于-O.156 V(vsSCE)出现灵敏溶出峰,峰电流在铜(Ⅱ)浓度为5.0×10-7 ~1.0×10-...
关键词:
方波溶出伏安法
,
镀镍液
,
铜
,
测定
王爱荣
,
荆瑞俊
,
韦存福
电镀与精饰
doi:10.3969/j.issn.1001-3849.2006.02.014
研究了铁与二甲酚橙的显色反应.在2.0×10-2mol/L的H2SO4介质中,以双氧水为氧化剂,铁(Ⅲ)与二甲酚橙可生成红褐色配合物,其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1.4×104 L/mol·cm,检出限为0.038 μg/mL,线性范围为0~2.4 μg/mL,平均回收率为96.5%,相对标准偏差RSD为...
关键词:
二甲酚橙
,
镀镍液
,
铁(Ⅲ)
,
分光光度法
王爱荣
,
黄晓丽
材料保护
doi:10.3969/j.issn.1001-1560.2006.05.024
为寻找水相镀镍液中微量铜的光度分析新方法,研究了铜与双环己酮乙二酰二腙(BCO)和乙醛的显色反应,建立了水相测定镀镍溶液中铜的光度分析新方法.在pH值为8~10的条件下,铜与双环己酮乙二酰二腙(BCO)和乙醛的配合物稳定保持在水相中,直接进行光度分析.该体系的配合物在545 nm处有最大吸收峰,线性...
关键词:
镀镍液
,
微量铜
,
双环己酮乙二酰二腙
,
分光光度法
,
测定
杨凤霞
,
陶建中
,
王崇阳
,
汤波
,
刘林森
材料保护
doi:10.3969/j.issn.1001-1560.2007.04.025
在pH值为4的条件下,以二乙基氨荒酸铅[Pb(DDTC)2]的氯仿溶液为萃取剂,用一次萃取法与镀镍液中的微量Cu2+进行交换,将Cu(DDTC)2萃取进入有机相,用分光光度法在波长436 nm处测定了镀液中的铜含量.结果表明,Cu(DDTC)2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16×104 L/(mol·cm...
关键词:
微量铜
,
测定
,
镀镍液
,
萃取
,
分光光度法
,
二乙基氨荒酸铅
邹龙
,
刘荣丽
,
易师
,
徐拓
电镀与涂饰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OES)对钕铁硼镀镍液中铁和铜的测定进行了研究,通过共存元素干扰试验确定了铁和铜的测定谱线分别为259.940 nm和327.395 nm.基体干扰试验表明,镀镍液中的硫酸镍和硼酸若其浓度在工艺范围内,对待测元素的背景干扰可忽略不计.该方法应用于钕铁硼镀镍液中...
关键词:
钕铁硼
,
镀镍液
,
铁
,
铜
,
测定
,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
赵俊杰
,
姚伟
,
沈卓身
,
柴成文
材料保护
doi:10.3969/j.issn.1001-1560.2004.08.023
镀镍溶液中的铜离子是一种有害的金属杂质,检测和控制其在镀镍液中的含量十分重要.用2,9-二甲基-4,7-二苯基-1,10-邻菲罗啉(向红亚铜灵)作显色剂,利用盐酸羟胺将铜离子还原为亚铜离子,并采用pH值为5的缓冲体系,在波长为475 nm处对3种镀液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向红亚铜灵体系可不经分离等手段...
关键词:
化学分析
,
分光光度法
,
镀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