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峰
,
李光强
,
缪乐德
,
朱诚意
钢铁研究学报
结合工业化生产的无取向硅钢,采用非水溶液电解+扫描电镜观察方法,探讨了化学成分体系对夹杂物控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Si、Al元素含量升高,氧化物夹杂数量明显减少。氮化物夹杂数量先是快速增多、而后逐渐减少。与此同时,夹杂物平均尺寸逐渐变大。低铝状态下,硫化物夹杂数量较多;高铝状态下,硫化物夹杂数量明显减少,而且CuxS夹杂消失。高硅低铝系列钢、中硅低铝系列钢、低硅无铝系列钢、高硅高铝系列钢夹杂物数量依次减少。
关键词:
无取向硅钢
,
化学成分体系
,
非金属夹杂物
,
非水溶液电解
陈菁
,
陈洁云
,
李方杰
,
庄泽民
,
李慧改
,
郑少波
上海金属
介绍了利用非水溶液电解法提取薄带连铸低碳钢中氧化物夹杂的方法,采用带有EDS系统的扫描电镜(SEM)研究了氧化物夹杂的三维形貌和化学成分,并通过热力学计算获得控制低熔点夹杂物生成所需成分范围.结果表明:低熔点Al2O3-SiO2-MnO类夹杂物三维形貌为球形;随着钢液中酸溶铝含量的增加,夹杂物中Al2O3含量相应地增加,当钢液中[%C]=0.10、[%Si]=0.35、[%Mn]=0.90、夹杂物的熔点控制在1 200℃范围时,要求钢液中的酸溶铝含量很低,需控制在(1~5) ×10-6.
关键词:
薄带连铸
,
低熔点
,
夹杂物
,
非水溶液电解
郭靖
,
郭汉杰
,
方克明
,
段生朝
,
石骁
,
杨文晟
金属学报
doi:10.11900/0412.1961.2016.00538
控制钢中第二相粒子(包括非金属夹杂物和碳氮化物)的形貌对降低非金属夹杂物的危害、提高钢材力学性能等具有重要作用。本工作通过引入Jackson α指数建立了钢中第二相粒子形貌的预测理论模型,指出钢中第二相粒子形貌由其熔化熵、生长方向和温度(过冷度)决定。通过非水溶液电解的方法和室温有机溶液包埋(RTO)技术,结合SEM分析了4个钢种各类夹杂物的三维形貌以及其内部特征,实测的第二相粒子形貌与理论预测一致。理论和实验观察结果均证明,当第二相粒子Jackson α指数大于3时,其形貌为小面状;Jackson α指数小于2时,呈非小面状。
关键词:
第二相粒子
,
形貌
,
Jackson α指数
,
熔化熵
,
非水溶液电解
,
RTO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