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磊峰
,
宋仁伯
,
赵超
,
杨富强
,
秦帅
,
徐杨
材料导报
doi:10.11896/j.issn.1005-023X.2014.19.022
轻量化已经成为汽车用钢的发展方向,近年来对低密度高强韧钢的开发顺应了这一趋势.Al元素的添加,降低钢的密度,同时提高层错能,影响变形机制.从成分设计与制备、变形机制、组织性能及工业化应用等方面,总结Fe-Mn-Al系、Fe-Al系和中锰系低密度高强韧钢的研究成果,并阐述了低密度高强韧汽车用钢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轻量化
,
汽车用钢
,
高强韧钢
,
变形机制
,
Fe-Mn-Al
,
Fe-Al
,
中锰钢
,
K系碳化物
田景云
,
洪波
,
沈俊昶
钢铁钒钛
doi:10.7513/j.issn.1004-7638.2013.06.020
通过对9NiCrMo钢在不同回火温度下常规力学性能的测试、扫描电镜、透射电镜观察和XRD分析,研究了回火温度对其力学性能和微观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该钢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良好的低温韧性;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分别在550℃附近和570℃附近出现高峰,峰时效状态细小的M2C型碳化物弥散析出起到了重要的强化作用.二次马氏体的析出也是导致强度增加的因素.其良好的低温韧性主要归因于极细小的二次马氏体板条束、铁素体、适量的逆转变奥氏体的出现.
关键词:
高强韧钢
,
9NiCrMo
,
回火温度
,
二次马氏体
,
逆转变奥氏体
,
M2C析出
钱存富
,
赵秉军
,
陈芳芳
,
曾梅光
钢铁研究学报
根据固体与分子经验电子理论计算了19组新型高强韧钢的试验数据所对应的结构形成因子S值,从中随机抽取16组数据,应用人工神经网络的BP结构进行训练,用其余3组数据进行检验,其平均训练误差为0.873 1 %,平均检验误差为0.965 7 %.建立了价电子结构与强度之间的定量关系,为从电子层次进行合金成分设计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关键词:
高强韧钢
,
结构形成因子
,
人工神经网络
,
BP网络
,
抗拉强度
王龙妹
,
兰德年
,
岳丽杰
稀土
doi:10.3969/j.issn.1004-0277.2003.05.004
深入分析了稀土在钢中的作用机理,阐明了稀土是钢的一种有效的深度净化和变质剂,固溶稀土的存在强烈影响微结构,可控制局域弱化,降低微结构的能态,有效抑制钢中有害元素和脆性相偏聚所造成的脆性断裂,稀土可望成为发展21世纪高强韧钢,提高高强钢韧性的重要元素.
关键词:
稀土
,
机理
,
高强韧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