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怀征,刘东升
钢铁
随着液化天然气(LNG)储罐朝着大型化发展,在不增加容器壁厚的情况下,必须提高钢板强度。在传统9Ni钢中添加Cu,通过析出强化,使其强度水平得到显著提高。提出一种新型含1.25 %Cu(质量分数) 9Ni钢。试验钢经过控轧直接淬火(DQ);研究了DQ材料分别经过1)QLT(奥氏体(γ)单相区淬火(Q)+两相区(α+γ)淬火(L)+回火(T))和2)DQ-LT(直接两相区淬火+回火)热处理时的显微组织和性能;考察了QLT处理试验钢在单道和双道次焊接条件下粗晶热影响区(CGHAZ)的性能和断口形貌。采用光镜(OM)、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 (TEM)和XRD 鉴定了材料的组织特征。测试了室温拉伸性能和深冷条件下(-196℃)夏比冲击吸收能量(AKV)。试验钢经QLT(tL=635℃)处理,奥氏体体积分数为13.5%,屈服强度Rp0.2=718MPa,总延伸率23%,-196℃下AKV为130J;CGHAZ在-196℃时的AKV达到66J。
关键词:
含铜9Ni钢
,
QLT heat treatment
,
microstructure
,
high strength
,
cryogenic toughness
郑东升
,
董跃
,
朱伏先
,
李艳梅
钢铁研究学报
借助MMS-300热模拟试验机研究了控轧温度区间、终冷温度、贝氏体区等温处理以及冷却路径对微合金化热轧TRIP钢组织演变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控轧温度区间“下调”,组织中的铁素体晶粒越来越细小,铁素体量逐渐增加,残余奥氏体量则先增加后减少。终冷温度升高时,组织中的残余奥氏体量也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趋势,而贝氏体温度范围等温时间的延长使残余奥氏体量增加。相对于“缓冷+快冷”,轧后采用“快冷+缓冷+超快冷”冷却路径更有助于铁素体晶粒的细化和奥氏体的残留。在“快冷+缓冷+超快冷”冷却路径下,当控轧温度区间为900~840℃,缓冷温度范围为710~680℃,贝氏体等温处理制度为450℃×5min时,组织中的残余奥氏体量达到最高值113%。
关键词:
微合金钢
,
hot-rolled TRIP steel
,
microstructure
,
retained austenite
谭峰亮
,
刘清友
,
贾书君
,
雷霆
钢铁研究学报
利用热膨胀仪研究了两种不同铌含量的高等级多边形铁素体-贝氏体抗大变形管线钢过冷奥氏体连续冷却转变行为,绘制了静态CCT曲线,分析和比较了两种试验钢的显微组织、显微硬度值和静态CCT曲线。结果表明,冷速为0.0278~42.5℃·s-1时,先后出现多边形铁素体、珠光体和贝氏体;铌一方面会抑制多边形铁素体相变,不利于控制铁素体组织的含量,另一方面又会阻止其长大,有利于细化铁素体晶粒;铌会抑制粒状贝氏体转变,使CCT曲线明显向右移动,提高多边形铁素体、贝氏体的转变开始温度,缩小多边形铁素体转变温度范围,扩大贝氏体转变温度范围。
关键词:
抗大变形
,
pipeline steel
,
static CCT curves
,
microstructures
,
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