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伟辉1
,
2
,
彭永烽1
,
刘健敏1
,
冯果1
,
谭训彦1
,
于云2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724/SP.J.1077.2010.00532
以正硅酸乙酯和无水氯化铝为前驱体, 乙醚为氧供体, 采用非水解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直径为0.2~20μm, 长径比高达60~70的莫来石晶须. 借助XRD、SEM和TEM等测试手段研究了莫来石干凝胶粉的活性、矿化剂氟化铝引入方式及其用量、成型压力以及煅烧温度等工艺参数对合成莫来石晶须的影响. 结果表明:采用恒压回流工艺制备的莫来石干凝胶粉, 在12MPa压力下压制成片状, 以外置方式引入3wt%的氟化铝, 在1200℃保温1h可制备质量较好的莫来石晶须.
关键词:
非水解溶胶-凝胶法
,
mullite
,
whisker
,
aspect ratio
乃学瑛
,
李洁
,
边绍菊
,
李武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724/SP.J.1077.2007.00853
采用MgCl2·6H2O为原料、KCl为助熔剂, 分段灼烧制备出直径1~50μm、长50~2000μm的MgO晶须. 通过对水氯镁石热解的理论分析、以及对灼烧各阶段产物的化学分析, 确定生成晶须的中间产物为无水氯化镁, 然后直接从无水氯化镁制备出MgO晶须. 并探讨了MgCl2、HCl和H2O浓度的变化对晶须形貌的影响. 提出了MgO晶须生长的机制: 即MgO分子在容器壁上非均相成核, 晶须生长的初期是以VLS机制进行, 在合成的后期, VLS机制变成VS机制.
关键词:
氧化镁
,
intermediate products
,
growth mechanism
,
null
杨群保
,
李永祥
,
殷庆瑞
,
王佩玲
,
程一兵
无机材料学报
采用Bi(OH)3原料和KOH矿化剂,在120~220℃和0.5~10h的水热条件下,制备出单斜结构的α-Bi2O3;研究了原料种类、反应温度和保温时间对Bi2O3粉体形貌的影响,获得了分散性好、无团聚、长度4~70μm和长径比5~16的Bi2O3晶须.
关键词:
水热合成
,
whisker
,
bismuth oxide
,
mineralizer
何明
,
徐莉
,
顾晓利
,
罗振扬
,
陆小华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724/SP.J.1077.2008.01236
利用二钛酸钾(K2Ti2O5)独特的三角双锥层状晶体结构, 通过水化反应过程, 控制其介相结构转变, 获得介孔氧化钛晶须, 经N2吸附-脱附测试比表面积为248m2/g. 高温500℃晶化为锐钛矿型, 比表面积仍可达139m2/g, 孔径为8.7nm, 并且晶须形貌不变. 通过XRD、TEM和HREM等手段, 考察了水化反应过程中K2Ti2O5的结构变化, 提出KOH·nH2O纳米相的形成是介孔结构的来源.
关键词:
介孔
,
titania
,
whisker
,
hydration
刘峰
,
向兰
,
金涌
无机材料学报
以MgSO4和NaOH为原料,采用常温合成-水热反应方式制备出直径0.5-1.0μm、长30-50μm的碱式硫酸镁(5Mg(OH)2·MgSO4·3H2O)晶须。电导率实验表明:添加氢氧化镁可显著提高硫酸镁水热溶液的电导率,由此初步推测晶须的水热合成属溶解-结晶机制:氢氧化镁首先溶解,然后溶液中Mg2+、SO42-和OH-发生反应生成碱式硫酸镁晶须。晶须的水热合成过程受晶体生长控制,宏观动力学方程为:-dc/dt=0.438(c-0.417)4
关键词:
水合碱式硫酸镁
,
whiskers
,
hydrothermal synthe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