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振华
,
李红玲
腐蚀与防护
以6061铝合金为基体,在由钛盐和氟化钠组成的转化液中制得无铬转化膜.以盐雾试验后试样未腐蚀面积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研究了转化液的组成和工艺条件对氟钛酸盐转化膜耐蚀性的影响.优化后氟钛酸盐转化工艺参数为:钛盐1.5 g/L,氟化钠3 g/L,H2O2 1.5 mL/L,转化时间10 min,处理液p...
关键词:
6061铝合金
,
工艺优化
,
氟钛酸盐转化膜
,
耐蚀性
温柳
,
王孟君
,
高萌
,
杨刚
,
程轩
,
葛鹏
材料热处理学报
采用中断淬火/时效处理获得时间-温度-性能(TTP)曲线,结合透射电镜(TEM)微观组织研究了6061铝合金的淬火敏感性.结果表明,6061铝合金TTP曲线的鼻尖温度约为340℃,中温区(230 ~445℃)淬火敏感性较高,而高、低温区淬火敏感性较低.合金在鼻尖温度保温过程中,粗大平衡相依附于富铁相...
关键词:
6061铝合金
,
时间-温度-性能曲线
,
淬火敏感性
,
微观组织
李红玲
,
刘双枝
腐蚀与防护
doi:10.11973/fsyfh-201510008
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了氟硅酸铵、络合剂及缓蚀剂对6061铝合金表面氟钛酸盐转化膜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的转化液成分及转化条件为:氟化钠3 g/L,氟硅,酸铵4 g/L,六偏磷酸钠1.0 g/L,钛盐1.5 g/L,H2O2 1.5 ml/L,常温下转化处理10 min,处理液pH 5.0.采用...
关键词:
6061铝合金
,
氟钛酸盐转化膜
,
氟硅酸铵
,
六偏磷酸钠
,
耐蚀性
李红玲
腐蚀与防护
以稀土转化膜的膜厚和点滴时间作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设计出以La(NO3)3·6H2O和KMnO4为促进剂的铝合金稀土转化处理液的最佳配方和工艺参数.La(NO3)3·6H2O 15 g· L-1,KMnO44g· L-1,处理温度为(40±2)℃,处理时间为10 min,pH3.5,在该工艺条...
关键词:
6061铝合金
,
镧转化膜
,
正交试验
,
耐蚀性
姚军
,
崔反东
,
李仕臣
材料热处理学报
为了提高Sn-9 Zn-Cu钎料的润湿性和焊接强度,通过添加一定量稀土La-Ce合金元素,选用较合适的钎剂和优化后的工艺,研究了RE的加入对Sn-9 Zn-0.3 Cu钎料钎焊6061铝合金组织和剪切强度的影响.通过焊接接头扫描电镜(SEM)和能谱(EDS)分析组织形貌和成分,对接头进行拉伸试验并观...
关键词:
6061铝合金
,
稀土元素
,
钎料
,
Sn-9 Zn
,
抗剪切强度
李海
,
潘道召
,
王芝秀
,
郑子樵
金属学报
doi:10.3724/SP.J.1037.2009.00570
对T616时效处理的6061铝合金的拉伸性能、晶间腐蚀性能和电导率进行了测试,并采用OM和TEM对其组织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6061铝合金经180℃×8 h T6峰值时效后,虽然强度较高,但有严重晶间腐蚀倾向;T616预时效时间对拉伸性能影响不大,但中断时效温度和时间对其影响显著.由于较高的中断时...
关键词:
6061铝合金
,
T6I6时效
,
拉伸性能
,
晶间腐蚀
宋富强
,
杨玉萍
,
王芳
,
李红玲
材料保护
为探索硅烷-稀土盐复合膜的最佳制备工艺,以La(NO3)3·6H2O为成膜物质,H2O2为促进剂,在铝合金表面制备硅烷-镧盐杂化膜,以膜层的极化电阻作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对制备工艺进行优选,采用电化学极化曲线和交流阻抗谱分析膜层的耐腐蚀性能,采用扫描电镜观察膜层的形貌,并与单一硅烷膜和镧盐膜的...
关键词:
6061铝合金
,
硅烷-镧盐杂化膜
,
正交试验
,
极化电阻
,
耐蚀性
王会敏
,
易幼平
,
黄始全
材料热处理学报
采用力学性能测试、XRD、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等手段,研究了冷热循环处理对6061铝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1次冷热循环处理之后时效,6061铝合金的衍射峰值出现了明显的变化,44.70方向的衍射强度明显增加,出现了择优取向;同时,晶内析出均匀弥散分布的针状β"(Mg2Si)相,晶...
关键词:
6061铝合金
,
冷热循环
,
力学性能
,
择优取向
起华荣
,
史庆南
,
陶新姚
,
刘兆华
,
王效琪
,
成佳
稀有金属
以6061铝合金为对象采用数值模拟和实验验证的方法研究了双向等通道挤压过程金属流动规律.发现双向等通道技术能够在材料内部造成剧烈的剪切变形,具有晶粒细化和形变强化作用,可以通过调整摩擦系数对变形过程进行调控.通过对6061铝合金A、B2种路径4道次双向等通道挤压发现,双向等通道挤压具有强烈的形变强化...
关键词:
双向等通道挤压
,
6061铝合金
,
金属流动规律
,
形变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