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洪贵
,
金双玲
,
詹亮
,
金鸣林
,
凌立成
新型炭材料
doi:10.1016/S1872-5805(14)60139-6
采用溶剂热反应并经在氮气中煅烧的方法制备出不同形貌的 Fe 3 O 4/ C 纳米复合物。无需表面活性剂或模板剂,仅通过调控反应物的浓度,合成出花状、纳米片状、空心球形结构3种纳米结构,并对不同形貌的形成机理进行探讨。此外,三种不同形貌样品的电化学结果表明,花状样品的电化学综合性能显著优于另外两种形貌,在5 C 的充放电电流下,其可逆比容量能达到227 mAh/ g,而空心球形、纳米片状结构样品的容量则分别为45、10 mAh/ g。
关键词:
Fe3O4
,
纳米复合材料
,
负极材料
,
锂离子电池
刘鸿鹏
,
乔文明
,
詹亮
,
凌立成
新型炭材料
doi:10.1016/S1872-5805(08)60042-6
采用催化化学气相沉积法在微米硅颗粒表面原位生长纳米炭纤维得到纳米炭纤维/硅复合材料.利用SEM,TEM和XRD表征了复合材料的表面形态和微观结构,并考察了其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循环性能.电化学测试表明:与纳米纤维/硅机械混合物相比,原位生长纳米炭纤维/硅复合材料具有更高的可逆容量(1042mAh/g)和更好的循环稳定性.根据SEM和交流阻抗分析结果,分析了纳米炭纤维/硅复合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的结构演变机制,其优异的电化学性能主要来源于原位生长纳米炭纤维与硅颗粒之间良好的接触性能.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
负极材料
,
纳米炭纤维
,
硅
牟砚圃
,
王丛
,
詹亮
,
刘想
,
王艳莉
新型炭材料
以氧化石墨烯、钼酸钠、硫脲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在240℃原位合成MoS2/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并考察了其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由片层纳米结构自组装形成球形“花”状结构的 MoS2分散于石墨烯表面;MoS2/石墨烯负极材料,在100 mA/g电流密度下100次循环后,放电容量仍达735.2 mAh/g,并具有良好的大电流倍率性能(375 mAh/g,1000 mA/g)。该结果应归因于:合成的MoS2为较薄的片层结构,减小了离子、电子的扩散或迁移路径;片层结构的MoS2自组装成球形“花”状,构筑了丰富的中孔,有利于离子的扩散和存储,也能抑制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的体积膨胀;石墨烯良好的导电性及高比表面积,能有效提高MoS2的充放电速度。
关键词:
二硫化钼
,
石墨烯
,
负极材料
,
锂离子电池
董伟
,
杨绍斌
,
沈丁
,
王晓亮
,
李思南
,
孙闻
新型炭材料
以石油沥青和葡萄糖为原料,在氮气保护下采用高温热解的方法制备了沥青热解炭和葡萄糖热解炭负极材料.结果表明,葡萄糖热解炭比沥青热解炭层间距大、无定形程度大且含氧量多.葡萄糖热解炭首次放电容量171.9 mAh/g,沥青热解炭首次放电容量为79.2 mAh/g.20次循环以后葡萄糖热解炭和沥青热解炭容量保持率分别为94.6%和68.2%.循环伏安分析表明,沥青热解炭在低电位下的不可逆还原峰的出现电位更低,比葡萄糖热解碳降低了0.13 V.交流阻抗分析表明葡萄糖热解炭的SEI膜阻抗、界面阻抗及扩散阻抗均明显小于沥青热解炭.
关键词:
钠离子电池
,
热解炭
,
负极材料
,
电化学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