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1)

TEPA-AM修饰的介孔材料吸附CO2性能的研究

张晓云 , 郑修新 , 张思思 , 吴伟

功能材料

将丙烯酰胺(AM)改性的四乙烯五胺(TE-PA)负载到介孔材料孔道内,形成氨基改性的CO2吸附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XRD)、氮气物理吸附-脱附(BET)、红外等方法对样品进行了表征。通过动态吸附法研究了材料的CO2吸附和脱附性能,并与TEPA负载的吸附材料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制备介孔分子筛...

关键词: 介孔材料 , 四乙烯五胺 , CO2吸附 , 循环 , 丙烯酰胺

CO2捕集用具有多级孔结构纳米孔炭的制备

唐志红 , 韩卓 , 杨光智 , 赵斌 , 沈淑玲 , 杨俊和

新型炭材料 doi:10.1016/S1872-5805(13)60065-7

以模板法结合化学活化法制备了具有分级结构的纳米孔炭.分别利用氮气吸附法和热重分析法考查KOH活化程度对模板法制备中孔炭的孔结构的影响和不同孔结构的多孔炭对CO2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KOH活化不仅增加了大量的微孔,而且使得模板脱除得到的中孔数量降低.中孔吸附CO2对孔表面的利用率最高,而中孔和微孔的...

关键词: 纳米孔炭 , CO2吸附 , 模板法 , KOH活化法

固相法合成氮掺杂碳纳米管及其二氧化碳吸附性能研究

刘海波 , 谌春林 , 王磊 , 潘晶

材料导报 doi:10.11896/j.issn.1005-023X.2015.22.001

以二乙烯苯(DVB)和1-乙烯基-3-丁基咪唑溴盐([VBIm] Br)共聚物为原料,铁氰化钾为催化剂前驱体,在600~1000℃下固相碳化制备了掺氮纳米碳管(NCNT)块体.利用SEM、TEM、Raman、XPS、物理吸附等对样品进行了表征.采用KOH在600~800℃下对NCNT进行活化,发现处...

关键词: 固相合成 , 掺氮碳纳米管 , KOH活化 , CO2吸附

氨基功能化介孔氧化硅材料的合成及其CO2吸附性能的研究进展

郝仕油 , 肖强 , 钟依均 , 朱伟东 , 杨辉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氨基功能化介孔氧化硅材料的合成及其对CO2吸附性能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氨基功能化MCM-41、MCM-48、SBA-15和以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为模板剂合成氨基功能化介孔氧化硅的研究情况.同时本文对嫁接法和直接合成法在介孔氧化硅表面功能化中的优缺点进行了讨论.在研究展望部分,提出了氨基...

关键词: 介孔氧化硅 , 表面改性 , CO2吸附 , 氨基功能化

椰壳活性炭复合改性及其对模拟烟气中 CO2的吸附性能

林小英 , 张惠云 , 刘亚敏 , 江梅 , 刘明华 , 白生杰 , 林诚

功能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97312.0151.70.04

以椰壳活性炭为载体,进行HNO3+TEPA复合改性和KOH+TEPA复合改性,并考察活性炭复合改性前后对模拟烟气中CO2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KOH+TEPA复合改性后吸附性能提高,HNO3+TEPA复合改性后吸附性能降低。KOH+TEPA复合改性后的活性炭(OH‐TEPA‐AC)在303K条件下,...

关键词: 椰壳活性炭 , 复合改性 , KOH+TEPA , HNO3+TEPA , CO2吸附

生物质活性炭微孔和中孔结构对CO2吸附性能的影响

宋涛 , 廖景明 , 肖军 , 沈来宏

新型炭材料 doi:10.1016/S1872-5805(15)60181-0

以玉米秸秆作为生物质活性炭的原材料,CO2作为活化介质,分别以KOH、HNO3和CH3 COOH作活化剂,在800℃下一步法制备出玉米秸秆活性炭,并针对部分样品分别使用KOH、HNO3和CH3 COOH进行化学活化。分别考察CO2活化时间、CO2活化剂浓度、化学活化种类及后续热处理工艺对样品吸附CO...

关键词: CO2吸附 , 活性炭 , 生物质 , 物理活化 , 化学活化

掺氮多孔碳在二氧化碳吸附分离中的应用

陈爱兵 , 于奕峰 , 臧文伟 , 齐国禄 , 于运红 , 李月彤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15541/jim20140175

CO2作为温室气体,其捕集和存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多孔碳材料掺杂N原子后可以极大地改变材料的表面化学性质,增强表面碱性,在CO2吸附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基于N掺杂最新研究进展,本文系统地介绍了原位、后处理等掺N方法和不同孔道结构对CO2吸附分离或扩散传质的影响,总结归纳了材料的物理结构参数、表面化...

关键词: 多孔碳 , 氮掺杂 , CO2吸附 , 综述

三维蠕虫状介孔二氧化硅对CO2吸附性能的研究

曹静 , 焦剑 , 赵莉珍

材料导报 doi:10.11896/j.issn.1005-023X.2016.18.012

研究了有机胺固载3D蠕虫状介孔二氧化硅MSU-J的表面结构、介孔类型、氮含量以及吸附温度对CO2吸附性能的影响,并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透射电镜、N2吸附/脱附、热重分析和元素分析等方法研究了介孔结构和CO2吸附性能.结果表明,采用浸渍法对MSU-J进行氨基改性的效率明显高于接枝法,产物具有较高的CO...

关键词: MSU-J , CO2吸附 , 表面结构 , 介孔类型 , 吸附温度

残留煤层封存CO2试验研究

吴迪 , 刘雪莹 , 孙可明 , 辛利伟 , 张子恒

硅酸盐通报

为了研究气体压力和温度变化对残留煤层封存CO2的影响规律,利用自制的吸附试验装置,开展气体压力和温度影响的CO2吸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温度条件下,随着气体压力升高,CO2吸附量增大,而增长梯度逐渐减小,其变化规律符合Langmuir方程;在相同压力条件下,CO2的吸附量随着试验温度升高而减少...

关键词: 环境科学 , 残留煤层 , CO2吸附 , 温度 , Langmuir方程

活性炭表面改性及其对CO2吸附性能的影响

施丽丽 , 李容 , 周绪忠

有色金属工程 doi:10.3969/j.issn.2095-1744.2016.06.021

采用浸渍法对活性炭进行表面改性,研究改性活性炭对CO2的吸附性能.考察了改性剂硝酸铵用量、改性温度和时间以及改性后活性炭干燥时间对改性活性炭吸附CO2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处理的活性炭对CO2的吸附容量比未经过改性的大,当改性剂硝酸铵溶液与活性炭质量比为2∶1、改性温度80℃、改性时间2h和改性...

关键词: 硝酸铵 , 浸渍 , 活性炭改性 , CO2吸附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末页
  • 共2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