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er Priecel
,
Hammed Adekunle Salami
,
Romen Herrera Padilla
,
Ziyi Zhong
,
Jose Antonio Lopez-Sanchez
催化学报
doi:10.1016/S1872-2067(16)62475-0
尽管有关金纳米粒子催化的研究工作很多,但其中大多数都是采用传统的浸渍法将金盐负载到载体上、共沉淀或沉积-沉淀法制得负载的纳米粒子,但这些方法并未吸收最新的纳米技术。最近,金催化剂的研究者开发了在胶态悬浮液中制取金属纳米粒子,然后进行固载,从而使得单金属和双金属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和形貌控制取得较大进展。...
关键词:
各向异性金属纳米粒子
,
金催化
,
光催化
,
电催化
,
催化氧化
,
胶状金纳米粒子
,
金纳米棒
,
金纳米星
,
溶胶固定
张召艳
,
王英
,
李娴
,
戴维林
催化学报
doi:10.1016/S1872-2067(14)60159-5
研究了不同Au/Pd摩尔比的AuPd/CeO2双金属催化剂在苯甲醇氧化制苯甲酸及其钠盐反应中的催化活性,利用XRD, UV-Vis DRS, TEM和XPS等手段对催化剂的结构进行了系统考察。结果表明, Au-Pd纳米颗粒以合金形式分散在CeO2载体上,不同Au/Pd摩尔比会影响催化剂表面活性物种的...
关键词:
金
,
钯
,
氧化铈
,
双金属催化剂
,
苯甲醇
,
催化氧化
,
苯甲酸盐
孙文庆
,
谭蓉
,
郑卫国
,
银董红
催化学报
doi:10.1016/S1872-2067(12)60624-X
分别以o-,m-和p-硝基苯甲醇与FeCl3的配合物为模板分子,丙烯酰胺为功能单体,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为交联剂,采用本体聚合法制备了三种Fe(Ⅲ)含量相同的分子印迹聚合物(MIP) o-Fe(Ⅲ)-MIP,m-Fe(Ⅲ)-MIP和p-Fe(Ⅲ)-MIP.并采用扫描电镜、N2吸附-脱附及红外光谱等方...
关键词:
分子印迹聚合物
,
铁(Ⅲ)催化剂
,
苯甲醇衍生物
,
催化氧化
,
底物识别
冯看卡
,
李晨威
,
郭杨龙
,
詹望成
,
马斌全
,
陈斌武
,
袁茂全
,
卢冠忠
催化学报
doi:10.1016/S1872-2067(14)60166-2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Cu-K-La/γ-Al2O3催化剂,考察了KCl对该催化剂催化HCl氧化制Cl2反应性能的影响.当KCl的负载量为5 wt%时, Cu-K-La/γ-Al2O3催化剂表现出较好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可在较大的原料气空速变化范围内使用.在0.1 MPa,360°C,空速450 L...
关键词:
氯化氢
,
催化氧化
,
氯气
,
铜基催化剂
,
氯化钾
蔡嘉莹
,
马红
,
张俊杰
,
杜中田
,
黄义争
,
高进
,
徐杰
催化学报
doi:10.1016/S1872-2067(14)60132-7
研究了不同载体负载的Au催化剂催化丙三醇水相选择性氧化制丙醇二酸.与Au/CeO2, Au/AC, Au/REY和Au/NaY催化剂相比, Au/HY上获得了高收率的丙醇二酸.在60°C和0.3 MPa氧气压力下,丙三醇转化率达98%,丙醇二酸收率为80%.表征结果表明,小尺寸的Au纳米颗粒对生成丙...
关键词:
催化氧化
,
丙三醇
,
金
,
丙醇二酸
乔南利
,
李杨
,
李娜
,
张鑫
,
程杰
,
郝郑平
催化学报
doi:10.1016/S1872-2067(15)60924-X
催化氧化技术是挥发性有机物(VOCs)减排与控制的主流技术之一,其关键之处在于高效催化材料的研究与开发,负载型贵金属催化材料由于其低温下优越的VOCs催化氧化性能,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对于负载型催化剂而言,载体的性质直接影响活性相的分散,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扩散与吸脱附,是影响负载型催化剂性能的...
关键词:
双介孔硅
,
孔结构
,
催化氧化
,
甲苯
,
钯
薛腾
,
刘华萍
,
王一萌
,
吴海虹
,
吴鹏
,
何鸣元
催化学报
doi:10.1016/S1872-2067(15)60955-X
TS-1分子筛具有MFI拓扑结构,因其独特的择形选择性和优异的催化氧化能力而广受关注.最早报道的TS-1合成方法采用大量四丙基氢氧化铵(TPAOH)作为有机结构导向剂, TPAOH价格昂贵,制约着TS-1分子筛大规模应用.开发廉价、环境友好的合成工艺是TS-1分子筛合成领域的重要课题.以价格相对较低...
关键词:
小晶粒
,
TS-1分子筛
,
晶种导向合成
,
氨水
,
催化氧化
,
环己酮氨肟化
拜冰阳
,
乔琦
,
李俊华
,
郝吉明
催化学报
doi:10.1016/S1872-2067(15)61026-9
空气中的甲醛主要来源于化工、建材、涂料、装潢材料以及机动车尾气.甲醛具有光化学活性,对人体具有致癌致畸作用.高浓度甲醛对人体健康和空气环境危害极大,室内低浓度甲醛对人体也有很大伤害.因此,消除室内、机动车尾气以及工业生产过程中的甲醛非常必要.目前,去除甲醛的方法主要有吸附法、光催化法和催化燃烧法.其...
关键词:
三维有序材料
,
介孔结构
,
二氧化锰
,
甲醛
,
催化氧化
拜冰阳
,
乔琦
,
李俊华
,
郝吉明
催化学报
doi:10.1016/S1872-2067(15)61007-5
甲醛是致癌致畸物并具有较强的光化学活性.它既来源于纺织、农药、板材或其他精细化学品的生产过程,又来源于机动车尾气和室内各种装潢材料.为了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去除甲醛非常必要.用催化氧化法去除甲醛是一种很有前景的技术,但是该技术的关键是研究和发展催化剂.近年来,用于甲醛氧化的催化剂主要分为贵金属催化剂和...
关键词:
甲醛
,
催化氧化
,
金属氧化物催化剂
,
贵金属催化剂
,
低温催化活性
黄启福
,
李文志
,
林其钊
,
皮冬
,
胡超
,
邵春宇
,
张海涛
催化学报
doi:10.1016/S1872-2067(15)61069-5
哑铃型纳米颗粒由一种包含强相互作用的异质结构成,它两端是不同物质的纳米颗粒.这两种不同功能的纳米颗粒紧密相连,形成一种哑铃形的外观.这种结构的纳米颗粒在电子、磁性、光学及催化等方面有着不同于单一组分纳米颗粒的独特性质,因此受到人们广泛关注.哑铃型纳米颗粒的这些独特性质是由两种物质交界面处的电子转移引...
关键词:
哑铃型纳米颗粒
,
催化剂合成
,
催化燃烧
,
催化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