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耀祖
,
王旭
,
王运玲
,
张国福
,
易红亮
中国材料进展
doi:10.7502/j.issn.1674-3962.2015.06.09
双相钢以屈服强度高、初始硬化率高、高强度以及良好的塑性等优异的力学综合性能而受到各大汽车制造商的青睐,现已广泛应用于现代汽车制造业中.车身结构用钢采用双相钢不仅减轻车身质量、降低油耗,而且增大车身结构的抗凹陷能力;非车身结构用钢采用双相钢明显提升悬挂件以及车轮的强度和疲劳性能.就合金成分而言,主要合金元素的添加能够确保获得稳定的马氏体和铁素体双相,微量合金元素的添加能够细化显微组织,提升力学性能.热轧双相钢主要采用的是低温卷曲和中温卷曲两种工艺,冷轧双相钢的生产工艺以连续退火工艺为主.卷曲工艺的影响因素包括材料终轧温度和冷却速度,连续退火工艺的影响因素应考虑退火温度、冷却速度、等温时效温度.通过综述双相钢的合金元素对组织性能的影响规律、生产工艺与及组织性能控制的研究进展,探讨汽车工业中双相钢的研究发展方向.
关键词:
双相钢
,
合金元素
,
生产工艺
,
微观组织
,
力学性能
羊军
,
胡伟
,
王武荣
,
史刚
,
韦习成
钢铁研究学报
研究1000MPa的双相钢(DP钢)在室温下的准静态拉伸行为与应变速率(10^-2、10^-1、10^-1s^-1)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准静态拉伸条件下,DP钢的拉伸性能是与应变速率相关的。随着应变速率提高,材料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屈强比和加工硬化指数明显升高,而均匀伸长率、断裂伸长率略有下降;另外,应变速率对材料的应变强化系数影响不大。利用SEM分析了DP钢的断口形貌和微观组织随应变速率的演化及与拉伸行为的关系。研究可为超高强度钢在车身上的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
DP钢
,
准静态拉伸
,
应变速率
,
显微组织
汪志刚
,
赵征志
,
赵爱民
,
叶洁云
,
程俊业
,
陈京京
材料科学与工艺
为了研究析出相对深冲DP钢织构的影响机制,采用Thermo-calc热力学软件计算DP钢的平衡析出相,并利用SEM、IEM与XRD等手段分析了两种不同成分的DP钢组织性能与织构演变.研究表明:试验钢的主要析出相为MC_SHP、M7C3、MnS和AlN;与低Mo钢相比,高Mo钢的奥氏体区被缩小,且MoC的析出温度更高,铁素体晶内与沿晶界形成了大量的纳米级MoC析出;860℃退火后,高Mo钢中形成了约3%的均匀弥散分布的马氏体,抗拉强度达到445 MPa,r值为1.5,而低Mo钢发生了贝氏体相变,各项力学性能明显降低;两种试验钢的热轧板织构较弱,冷轧后{223} <110>取向密度稳定增加,退火后均形成了强烈的γ纤维织构,而低Mo钢中{001} <110>织构是导致其r值偏低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双相钢
,
Mo
,
析出
,
组织结构
,
织构
汪志刚
,
赵爱民
,
叶洁云
,
赵征志
材料研究学报
利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和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研究了微碳DP钢在连续退火加热段的组织与织构演变.结果表明:热轧组织为铁素体加退化态珠光体,冷轧过程中铁素体被拉长并出现一定量的形变带;再结晶初期(720℃到750℃),多边形铁素体体积分数约30%,形变带易诱发{001}~{112}<110>取向晶粒优先形核与长大;再结晶后期(750℃到780℃),铁素体完全再结晶,硬质相逐渐溶解,<111>//ND纤维晶粒逐渐吞噬<110>//RD晶粒而长大.{001}<110>取向密度在再结晶初期和相变阶段剧烈增加,而相变对<111>//ND织构影响较小.
关键词:
金属材料
,
DP钢
,
微观组织
,
织构演变
,
再结晶
李研
,
张亮亮
,
于洋
,
刘鸿明
,
齐达
,
高小丽
钢铁
doi:10.13228/j.boyuan.issn0449-749x.20160419
目前强度级别较高的双相钢产品已经可以普遍采用热镀锌工艺生产,热镀锌双相钢在生产过程中,表面出现明显的粗糙缺陷,形成边部与中部的色差,严重影响热镀锌双相钢产品表面质量.粗糙缺陷伴随粗糙度异常升高、锌层不均、抑制层形成不良、基板表面微裂纹等现象.分析认为,基板表面微裂纹是造成热镀锌双相钢表面粗糙的主要原因.热轧态组织和冷轧压下率是决定冷硬板浅表层微裂纹形成的关键因素.通过优化卷取温度及热轧卷厚度,改善热轧态组织及降低冷轧压下率,可有效控制冷轧板表面浅表层微裂纹的形成,从而良好解决热镀锌双相钢表面粗糙问题.
关键词:
热镀锌
,
双相钢
,
粗糙
,
微裂纹
,
卷取温度
,
冷轧压下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