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武
,
薛正良
,
李正邦
,
张家雯
钢铁
为生产质量优良的弹簧钢连铸小方坯,淮钢先后采取了一系列技术措施,如采用结晶器电磁搅拌、强化二次精炼操作、改进脱氧工艺和调整连铸坯拉速,在保证钢液纯净度的前提下不断降低中间包钢水过热度,连铸坯质量得到大幅度提高.
关键词:
弹簧钢
,
LF精炼
,
钢水过热度
,
小方坯连铸
王勇
,
段宏韬
,
王立峰
,
魏嵬
,
杨伶俐
钢铁研究学报
根据冶金熔体的共存理论,计算了CaO-MgO-MnO-FeO-SiO2-Al2O3六元渣系各组元的作用浓度.结合生产实际数据,建立了LF精炼过程中精炼渣成分和w[Al]之间氧化还原反应的数学模型,计算了精炼渣成分对w[Al]的影响.结果表明,LF精炼过程中w[Al]受w[Si]、w(FeO)联合控制...
关键词:
LF精炼
,
精炼渣成分
,
w[Al]
,
热力学
段宏韬
,
王勇
,
王立峰
,
苍大强
,
魏嵬
钢铁
根据冶金熔体的共存理论,计算了CaO-MgO-MnO-FeO-SiO2-Al2O3六元渣系各组元的作用浓度.结合生产实际数据,建立了LF精炼过程中炉渣成分和钢水[Ca]之间氧化还原反应的数学模型,计算了炉渣成分对钢水[c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LF精炼过程中钢水[Ca]含量受[Si]-(FeO)联...
关键词:
LF精炼
,
炉渣成分
,
[Ca]含量
,
热力学
巨建涛
,
吕振林
,
张敏娟
钢铁研究学报
为了进一步降低钢中氢含量,保证探伤合格率,利用G8 GALILEO-ON/H分析仪对铸坯进行定氢,结果表明,随着铸坯氢含最的增大,钢板探伤合格率逐渐降低,其氢含量(质量分数,余同)小于(2~3)×10-6时探伤合格率为100%;用贺利式定氢仪测定炼钢过程中氢含量的变化并对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转炉...
关键词:
氧含量
,
转炉复吹
,
LF精炼
,
探伤
沈昶
,
宋超
,
舒宏富
,
张晓峰
钢铁
论述了马钢CSP流程采用RH-LF双联精炼工艺生产超低硫、超低碳洁净钢水的工艺优化和深脱硫条件下的增碳、增氮控制技术.实际生产表明,用RH-LF双联法的CSP流程开发的DDQ-IF钢工艺可以满足批量生产的要求,CSP连浇炉数最高达到12炉,冷轧产品质量满足深冲板的要求.
关键词:
超低碳钢
,
CSP
,
RH
,
LF精炼
潘贻芳
,
李树庆
,
侯葵
,
赵新凯
,
张炯明
,
王博
中国冶金
doi:10.13228/j.boyuan.issn1006-9356.20140074
相比于电炉冶炼和大方坯流程,采用转炉冶炼加小方坯流程具有更低的生产成本.根据天钢的实际生产情况,对采用“铁水脱硫扒渣→转炉冶炼→LF造渣精炼→VD真空精炼→小方坯连铸”流程生产高品质轴承钢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分析冶炼过程钢水及连铸坯中夹杂物可知:随着LF炉炉渣碱度的升高,钢液中wT[o]大幅降低,控...
关键词:
轴承钢
,
LF精炼
,
炉渣碱度
,
小方坯
赵成林
,
张宁
,
朱晓雷
,
张维维
,
王丽娟
钢铁
doi:10.13228/j.boyuan.issn0449-749x.20150237
LF热态渣的循环利用可减少废渣排放,降低对环境的危害.对LF热态循环渣的脱硫能力及可回收性进行了分析,热态循环渣返回LF炉和转炉参与冶金反应后,可大幅降低渣料消耗,LF炉每罐回收热态循环渣1~1.5 t,平均节省石灰及其他助溶剂用量5 kg/t(钢),转炉每罐回收热态循环渣3~5 t,渣料消耗平均降...
关键词:
热态渣
,
脱硫
,
LF精炼
,
转炉
张彩军
,
蔡开科
,
袁伟霞
钢铁钒钛
doi:10.3969/j.issn.1004-7638.2006.02.010
对管线钢生产中LF炉的脱硫、净化钢液及夹杂物变性等冶金功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①武钢管线钢生产中,LF炉的平均脱硫率达到了55%,全氧及显微夹杂物的去除率分别为43.3%,44.4%,LF炉的脱硫及净化钢液的效果良好;②硅钙合金的加入,不仅把蔟状的Al2O3夹杂变成球状、低熔点的钙铝酸盐夹杂,...
关键词:
LF精炼
,
管线钢
,
脱硫
,
夹杂物
,
钙处理
徐志荣
,
杨文
,
曹晶
,
王新华
钢铁
对LF精炼过程低碳铝镇静钢水中非金属夹杂物的变化进行了研究,发现在采用高碱度、强还原性炉渣条件下,Al2O3类夹杂物先向MgO-Al2O3系夹杂物并进而向CaO-MgO-Al2O3系夹杂物和CaO-CaS-Al2O3系夹杂物转变.在LF精炼结束时,钢中已基本没有对钢水可浇性影响最大的Al2O3系夹杂...
关键词:
低碳铝镇静钢
,
薄板坯连铸
,
LF精炼
,
非金属夹杂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