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旋
,
郭建亭
,
于海朋
金属学报
研究了Ni-32Al-28Cr-3Mo-4Ti共晶合金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 合金组织由NiAl和Cr(Mo)相构成共晶形态, 并含有少量初生NiAl相和Ni2AlTi相. NiAl-Cr(Mo)-Ti共晶合金压缩屈服强度超过稀土Dy合金化的NiAl-Cr(Mo)合金, 与NiAl-28Cr-5Mo-1Hf合金相当, 表明Ti合金化有利于提高NiAl-Cr(Mo)共晶合金的强度. 合金在1000℃下的蠕变断裂寿命和最小蠕变速率与施加载荷之间呈线性的双对数关系, 蠕变断裂寿命与最小蠕变速率之间满足Monkman-Grant关系修正式. 合金的室温断裂方式为NiAl和Cr(Mo)共晶相的解理断裂以及NiAl/Cr(Mo)相界面的剥离, 高温蠕变断裂是由共晶胞界处微空洞形成和聚集导致的.
关键词:
金属间化合物
,
NiAl
,
eutectic
,
microstructure
,
mechanical properties
王振生郭建亭周兰章谢亿盛立远胡壮麒
材料研究学报
测试二元NiAl合金、NiAl--Al2O3--TiC原位内生复合材料以及NiAl--Cr(Mo)--Hf共晶合金的室温摩擦磨损性能, 研究了磨损机制. 结果表明: NiAl材料的抗磨损性能与材料的硬度和断裂韧性成正比, 在磨损过程中硬质陶瓷颗粒能有效地传递应力和起到支撑作用, 减轻材料的磨损. 因此NiAl--Al2O3--TiC复合材料的抗磨损性能最好, 在相同工况下其磨损率为NiAl--Cr(Mo)--Hf共晶合金的1/4-3/4和二元NiAl合金的1/20-1/10. 摩擦系数随着三种NiAl材料硬度的提高而降低. 三种NiAl材料的室温干摩擦磨损过程受控于塑性变形, 其磨损机制主要是磨粒磨损机制, 随着载荷的增加, 磨损表面依次呈现出塑性变形、显微剥落和粘着磨损特征, 磨损机制的改变对磨损率和摩擦系数具有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
金属材料
,
NiAl
,
NiAl--Al2O3--TiC composite
,
NiAl--Cr(Mo)--Hf eutectic alloy
,
friction and wear behavior
,
wear mechanism
崔洪芝
,
魏娜
,
赫庆坤
,
白斌
材料热处理学报
以Ni粉和Al粉为原料,通过热爆反应合成及空冷制备Ni-Al系金属间化合物.利用X射线衍射仪、电子探针和显微硬度计分析了合成试样的物相组成、显微组织及硬度.结果表明:当Ni、Al摩尔比为1∶1时,反应生成物为单一的枝晶状NiAl相;当Ni、Al摩尔比为3∶1时,生成物组织形态复杂,主要由枝晶状β-NiAl、粗大块状和网状γ-Ni3Al、不规则的块状或者短棒状γ'-Ni3Al、板条状和针片状M-NiAl组成.因为γ'-Ni3Al在β-NiAl晶粒内部析出造成的应力场、NiAl中富含大量Ni及非平衡冷却,有利于β-NiAl转变成M-NiAl.
关键词:
NiAl
,
Ni3Al
,
热爆合成
,
物相组成
,
组织结构
席文君
,
魏然
,
王海静
,
李树杰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研究了Al含量变化对铝热反应合成FeNiCrAl/NiAl合金微观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Al含量的增加,NiAl金属间化合物和FeNiCrAl呈现不同的组织形态:当铝含量较低时,NiAl相在晶粒内部以颗粒形式存在,在晶界处呈板条状结构;随着铝含量增加,首先在晶界处形成编织状结构进而扩展至晶粒内部,最终形成完整的编织状结构;当Al含量进一步增加时,编织结构尺寸不断减小,直至在晶粒内部消失,并对这一组织形态变化原因做了阐述.
关键词:
编织结构
,
NiAl
,
FeNiCrAl
,
铝热反应
盛立远
,
章炜
,
赖琛
,
郭建亭
,
奚廷斐
,
叶恒强
金属学报
doi:10.3724/SP.J.1037.2013.00413
利用水冷Cu模喷铸快速凝固技术制备Laves相(Cr2Nb)增强NiAl基复合材料,并对比研究了普通铸造和快速凝固工艺制备的NiAl/Laves相材料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显示,普通铸造合金中的Laves相相对粗大,呈不连续状分布于NiAl相周围,NiAl相中析出了棒状的Laves相,由于Ni和Al元素在Laves相中的存在,合金中Laves相在室温下拥有C14的晶体结构.快速凝固工艺有效地细化了NiAl和Laves相,并使NiAl相界的Laves相形成NiAl/Laves共晶层片,呈胞状结构包覆NiAl相.但是,快速凝固工艺仍然无法完全抑制细长针状Laves相在NiAl中的析出,但抑制了α-Cr相的析出.压缩性能显示,相对普通铸造工艺,快速凝固工艺制备的胞状Laves相增强NiAl基复合材料具有更佳的室温和高温性能,其性能的改善应归因于胞状Laves的结构以及胞状Laves相在高温变形过程中的纳米化.
关键词:
NiAl
,
Laves相
,
快速凝固
,
微观组织
,
力学性能
王星
,
席文君
,
崔跃
,
李树杰
金属学报
doi:10.11900/0412.1961.2014.00497
利用XRD,SEM,TEM等实验方法,研究了铝热合成法制备的FeNiCrAl合金的微观组织,并研究了铝热剂成分中Al含量对合金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铝热剂中Al含量不超过25.4%(质量分数)时,合金的主要组成相是奥氏体;当铝热剂中Al含量达到26.6%时,合金主要组成相为铁素体,同时析出颗粒状的NiAl相;随着Al含量继续增加,颗粒状析出相逐渐被编织状组织所取代.编织状组织的产生是液相调幅分解的结果.铝热剂中Al含量的增加,会降低合金的断后延伸率.当铝热剂中Al含量为26.6%时,合金的抗拉强度达到最大,为640.87 MPa.
关键词:
铝热反应
,
NiAl
,
拉伸性能
,
液相调幅分解
方华婵
,
肖鹏
,
熊翔
,
於广军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英文版)
doi:10.1016/S1003-6326(16)64106-7
以NiAl和钛的混合粉为原料,采用真空熔渗法制备了NiAl改性C/C复合材料,利用扫描电镜观察了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分析了其断裂行为、渗透机制和氧化机制.结果表明:界面反应形成的TiC提高了NiAl对C/C多孔体的润湿性,且均匀致密的PyC/TiC/NiAl+TiC多层空间管状网络结构包覆在碳纤维表面,而NiAl合金的渗透深度则取决于热解碳与钛的反应.复合材料倾向于在NiAl渗透层和未渗透的C/C界面处断裂.经1773 K氧化30 min后的复合材料表面生成钛酸铝(Al2TiOs)和氧化钛(TiO2),内部的多层空间管状网络结构得以部分保留.
关键词:
C/C复合材料
,
界面
,
NiAl
,
多层结构
,
氧化
徐春梅
,
郭建亭
金属学报
采用高温度梯度定向凝固装置制备NiAl--28Cr--5Mo--1Hf(原子分数, %, 下同)共晶合金,研究了高温热处理对合金显微组织和显微硬度的影响. 结果表明,热处理后, NiAl和Cr(Mo)的层片状组织形貌基本没有变化,而合金中分布于胞界的半连续的Heusler (Ni$_{2}$AlHf)相部分或大部分消失,并以弥散的Heusler颗粒形式在NiAl基体中重新析出. 此外,Cr(Mo)相中的NiAl微粒粗化, 在Cr(Mo)相中出现了位错线. 定向凝固NiAl--28Cr--5Mo--1Hf合金的显微硬度明显高于NiAl--28Cr--6Mo合金, 热处理后, 合金的硬度值基本保持不变.
关键词:
NiAl
,
directionally solidification
,
null
周健
,
郭建亭
金属学报
研究了磷对NiAl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适量的磷能够导致多晶NiAl的软化, 即屈服强度和硬度降低以及室温压缩塑性提高. 磷固溶于晶格内造成晶内软化, 偏聚于晶界造成晶界硬化. 磷捕获间隙杂质原子或降低合金的Peierls力是造成晶内软化的原因. 合金宏观变形(压缩性能)行为来自晶内软化和晶界硬化的竞争过程.
关键词:
NiAl
,
compressive test
,
n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