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3)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钛微合金化SQ700MCD高强钢粗晶热影响区软化的原因

张楠 , 董现春 , 张熹 , 陈延清 , 章军

机械工程材料

利用热模拟试验研究了钛微合金化SQ700MCD高强钢母材及热模拟粗晶热影响区(CGHAZ)的组织与第二相粒子的溶解及析出行为,对CGHAZ软化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冷却时间(t8/5)的增加,CGHAZ的显微组织由板条状马氏体逐渐向粒状贝氏体转变,这是软化的原因之一;母材中的第二相粒子为碳氮化物,平均尺寸在10nm以下且弥散分布,而CGHAZ中绝大部分碳氮化合物粒子发生了回溶现象,弥散析出强化效果消失是软化的另一原因;未完全回溶粒子的尺寸随着t8/5的延长而增大,软化程度也逐渐增大。

关键词: 微合金化 , 第二相粒子 , 焊接 , 粗晶热影响区 , 软化

钛微合金化IF钢第二相粒子应变诱导析出行为

惠亚军 , 于洋 , 王林 , 王畅 , 陈斌 , 陈瑾

钢铁 doi:10.13228/j.boyuan.issn0449-749x.20150192

在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上,利用应力松弛试验研究了钛微合金化IF钢奥氏体区第二相粒子析出行为.试验结果表明:因第二相粒子析出钉轧位错与晶界,应力松弛曲线呈现出3个阶段的特征.试验钢的析出-时间-温度曲线呈现出典型的"C"曲线形状,最快析出鼻子点温度约为900℃,在此温度下,第二相粒子析出开始时间与结束时间分别为10与160 s;随着等温弛豫时间的延长,第二相粒子析出数量逐渐增加,当弛豫时间超过析出结束时间后,析出物数量将不再增加而尺寸增加.试验用Ti-IF钢主要观察到TiN、Ti4C2S2、TiC 3种析出物,Ti4C2S2与TiC沉淀物的形状和尺寸相差不多,无法从形状和大小上来区分,易于沿奥氏体晶界或亚晶界析出,奥氏体亚晶的尺寸大约分布在0.1~0.4μm.900℃应变诱导析出物数量较800℃多,该结果与试验钢PPT曲线析出鼻子点温度900℃是相符的.对于Ti-IF钢,其热轧工艺过程应有利于C,N化物的析出和聚集长大,最终形成粗大、稀疏的第二相粒子,因此宜采用"三低一高"快速大压下的热轧工艺制度,以提高Ti-IF钢的深冲性能.

关键词: 钛微合金化 , IF钢 , 第二相 , 应变诱导析出 , 应力松弛

Ti微合金化高强度热轧带钢组织性能及强化机理

杨庚蔚 , 毛新平 , 赵刚 , 甘晓龙 , 达传李 , 何仙灵

钢铁研究学报 doi:10.13228/j.boyuan.issn1001-0963.20160266

利用热模拟试验机、实验室轧机、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等设备系统研究了Ti微合金热轧带钢连续冷却相变规律、组织和性能随卷取温度的变化规律及强化机理。建立了试验钢的动态CCT曲线。研究结果表明:当冷速小于1℃/s时,试验钢中奥氏体发生铁素体-珠光体相变。当冷速为5~10℃/s时,既发生铁素体-珠光体相变又发生贝氏体相变,贝氏体相变温度约为600℃;当冷速为20~50℃/s时,试验钢仅发生贝氏体相变,且随着冷速的增加钢中的贝氏体逐渐由粒状贝氏体向板条贝氏体转变。此外,对不同卷取温度下试验钢组织和性能的研究表明,随着卷取温度的降低试验钢的强度和塑性均有所提高。当卷取温度为550℃时,试验钢的力学性能最优,其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断后伸长率分别为742 MPa、683 MPa 和22·5%,主要是由于晶粒细化和纳米级TiC析出所致。

关键词: 钛微合金化 , 高强度热轧带钢 , 动态CCT曲线 , 显微组织 , 力学性能 , 强化机理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