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海涛
,
李健
,
柴燕华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热蒸发制备Zn掺杂SnS2薄膜,研究不同Zn含量及热处理条件对薄膜的物相结构、表面形貌和光电性能的影响.实验给出用Sn:S=1∶1.08(wt)混合粉末沉积的薄膜,经380℃、15min热处理后得到简单正交晶系的SnS2薄膜;9(wt%)掺Zn后的薄膜热处理条件为370℃、20min.Sn、S和Zn...
关键词:
热蒸发
,
SnS2薄膜
,
Zn掺杂
,
热处理
,
特性
贾影
,
李健
,
闫君
功能材料
用质量比为1%∶0.2%(质量分数)的Sn、S混合粉末在玻璃衬底上热蒸发沉积SnS薄膜,氮气保护下对薄膜进行350℃、40min热处理后,得到简单正交晶系SnS多晶薄膜,薄膜的电阻率为103 Ω·cm,选择2%和4%(质量分数)的Zn掺杂来改善SnS薄膜的导电性.研究表明,SnS∶Zn薄膜最有效的热...
关键词:
热蒸发
,
热处理
,
SnS薄膜
,
Zn掺杂
,
电学特性
郑赞
,
杜丕一
,
赵冉
,
翁文剑
,
韩高荣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采用溶胶凝胶工艺,在ITO透明导电玻璃基板上成功地制备了Zn掺杂的Pb0.4Sr0.6TiO3(PST)铁电薄膜.XRD结果表明:550℃和600℃不同热处理条件下烧结的薄膜均呈单一的钙钛矿相结构.在不同外加直流电场下测试Zn 掺杂PST薄膜的介电性能,研究薄膜的介电可调性与热处理温度及过程的关系....
关键词:
介电可调
,
PST薄膜
,
溶胶凝胶
,
Zn掺杂
,
制备方法
梁建
,
王晓宁
,
张华
,
刘海瑞
,
王晓斌
,
许并社
人工晶体学报
本文以氧化镓、氧化锌和氨气为原料,通过常压化学气相沉积法(APCVD)在Au/Si( 100)衬底上成功生长出了Zn掺杂的”Z”形GaN纳米线.利用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X-射线衍射仪(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光致发光谱(PL)等测试方法对样品的形貌、晶体结构及光学性质进行了表征...
关键词:
氮化镓
,
纳米线
,
Zn掺杂
,
化学气相沉积
,
发光性能
李云
,
李健
,
王艳
功能材料
高纯Sn和S粉按1∶0.41(质量分数,%)配比,均匀掺入9(质量分数,%)的高纯Zn粉,单源共蒸发沉积薄膜后再进行热处理,得到Sn2S3∶Zn薄膜。XRD分析显示,380℃,55min热处理得到简单正交晶系的纯Sn2S3薄膜。掺Zn(9(质量分数,%))的薄膜经370℃热处理15min得到的薄膜仍...
关键词:
Sn2S3薄膜
,
Zn掺杂
,
单源共蒸发
,
热处理
,
电、光特性
毛新钰
,
梁小平
,
刘建
,
李冬梅
,
左蕊
,
刘铠
,
罗大军
,
王瑞雪
稀有金属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LiNi1/3Co1/3-xMn1/3ZnxO2(x=0,1/24,2/24,4/24)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由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对其分析结果表明,Zn掺杂不改变LiNi1/3Co1/3Mn1/3O2的α-NaFeO2层状结构,当掺杂量达到4/24时,杂相产生.电化学研究表明,当Z...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
LiNi1/3Co1/3Mn1/3O2正极材料
,
溶胶凝胶法
,
Zn掺杂
华宁
,
王辰云
,
康雪雅
,
吐尔迪
,
韩英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724/SP.J.1077.2010.10105
利用碳热还原法制备了LiFePO4/C以及Zn掺杂的LiFePO4/C.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透射电镜、恒流充放电、循环伏安法等手段对其物化性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少量Zn掺杂不改变LiFePO4的晶体结构.在充放电过程中,Zn2+可以减少晶体体积收缩,为锂离子的扩散提供较大的空间,使其充放电...
关键词:
LiFePO4
,
Zn掺杂
,
锂离子电池
,
循环性能
段萍
,
罗玉萍
,
朱忠其
,
张瑾
,
柳清菊
功能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9731.2014.06.004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锌掺杂 TiO2粉体(Zn-TiO2),采用 XRD、TEM、UV-Vis、PL 等方法对其进行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Zn 掺杂降低了 TiO2的相转变温度,拓展了 TiO2对可见光的吸收范围,有效地抑制了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复合。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MB)的实验表明,n(Zn)...
关键词:
纳米TiO2
,
Zn掺杂
,
光催化
浦其荣
,
陶汝华
,
许高杰
,
王关生
,
张建武
,
丁泽军
,
孙霞
低温物理学报
doi:10.3969/j.issn.1000-3258.2005.z1.027
我们用固相反应法合成了LaBa2Cu3-xZnxOy(0≤x≤1.0)系列样品.X-光衍射分析显示,在整个掺杂区内皆为正交结构,晶格常数a,b和c随掺杂量的增加略有增大.Zn含量的增加使体系正常态的电阻率上升.红外光谱(IR)表明:对于不掺杂的样品,在531cm-1和583cm-1附近有两个显著的吸...
关键词:
Zn掺杂
,
结构
,
输运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