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琦
,
臧树俊
,
安亮
,
孟倩
材料热处理学报
通过计算Al-Mg-Si体系的自由焓及绝热温度,对Al-Mg-Si体系反应中可能发生的反应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Al-Mg-Si体系在自蔓延反应条件下,只有Mg-Si之间能发生反应,当反应体系中有O_2存在时,有MgO生成,Al不能参与反应.通过实验成功地制备了Al/Mg_2Si复合材料,并验证了热力学分析结果.
关键词:
燃烧合成
,
热力学
,
绝热温度
,
Al/Mg_2Si复合材料
高升
,
张来启
,
林均品
,
陈国良
材料热处理学报
对Mo-Si-B三元系中各化合物不同温度下的标准生成自由焓和不同开始温度下合成Mo-Si-B三元系多相合金反应的绝热温度以及生成物的熔化比进行了计算和分析评估.结果表明,在元素配比合适的情况下,原位合成热力学稳定的α-Mo+Mo3Si+Mo5SiB2(T2)和Mo3Si+Mo5Si,(T1)+T2多相合金是完全可行的,合成反应的绝热温度以及生成物的熔化比与开始温度有关,原位合成这些多相合金不宜采用燃烧合成的SHS(自蔓延高温合成)模式,适合采用燃烧合成的热爆模式.
关键词:
Mo-Si-B三元系
,
原位合成
,
多相合金
,
热力学
,
绝热温度
纪文文
,
宋月鹏
,
杨筠
硅酸盐通报
本文建立了自蔓延反应体系各物质的热力学参数数据库,在此基础上,利用VB语言编制出自蔓延反应体系绝热温度数值计算的可视化程序,对60余种自蔓延体系的绝热温度进行了计算,结果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同时对体系预热温度及添加稀释剂对绝热温度的影响也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
自蔓延体系
,
热力学参数数据库
,
绝热温度
,
计算机数值计算
孙祥鸣
,
宋月鹏
,
高东升
,
李江涛
,
陈义祥
,
郭世斌
材料热处理学报
根据燃烧合成体系绝热温度的热力学基本理论,通过计算机编程,对CuO/Al铝热剂体系的绝热温度进行了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在考虑产物Cu的汽化焓情况下,体系绝热温度为2846 K(Cu的沸点温度),同时还有52.9 at%的Cu产物以气相形式存在,而该体系中钨粉添加量超过30 mass%时,绝热温度低于1800 K而不能自蔓延燃烧.采用超重力燃烧熔渗方法制备出组织致密,钨颗粒体积分数呈梯度分布(沿超重力方向70%~80 at%)的钨铜合金.进一步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与传统烧结方法制备的钨铜合金其相结构及显微组织形貌相同,并对其成型机制进行了初步分析讨论.
关键词:
钨铜合金
,
超重力燃烧熔渗
,
绝热温度
,
显微组织
,
计算机数值计算
孙祥鸣
,
宋月鹏
,
高东升
,
李江涛
,
陈义祥
,
许令峰
,
郭晶
,
郭世斌
,
赵培
复合材料学报
对添加W颗粒的CuO-Al体系的绝热温度进行了计算分析,而后在超重力场中点燃添加20%质量分数W颗粒的CuO-Al铝热剂压块,通过分析获得的W-Cu复合材料显微组织发现,W含量分布不均匀且质量分数较低.将纯W颗粒压片置于CuO-Al-W铝热剂压块底部,超重力场中燃烧熔铸W-Cu复合材料,对其进行显微组织、相结构及硬度分布的研究,结果表明,沿超重力方向材料底部W含量较低(60%~65%),中部W含量较高(80%~89%),顶部W颗粒呈链状、团簇状聚集状态且含量较低(<40%),结合硬度及相结构的检测结果,表明合金材料中沿超重力方向W成分呈连续梯度变化,并对其成型机制进行了初步分析,认为W成分连续梯度变化是由超重力燃烧熔铸工艺特点所决定的.
关键词:
W-Cu梯度复合材料
,
超重力燃烧熔铸
,
CuO-Al-W铝热体系
,
成分梯度连续变化
,
绝热温度
娄光普
,
赵忠民
人工晶体学报
采用超重力场自蔓延离心熔铸技术在TiB2基体中引入不同质量分数的(Ti,w)C成功制得大体积复相陶瓷.陶瓷主要由片状TiB2晶、球状TiC晶及不规则(Ti,w)C晶粒组成.随着WO3+Al反应物料含量的提高,体系绝热燃烧温度首先保持不变,随后呈明显增加趋势;并且高温下液相停留时间的延长、产物Stock对流的加快导致产物陶瓷中夹杂减少、(Ti,w)C相含量增加.各相晶粒的均匀化、(Ti,w)C相含量的提高将陶瓷硬度由15.89 GPa提升至23.4 GPa.
关键词:
绝热燃烧温度
,
质量比
,
陶瓷物相
,
硬度
孟祥东
材料导报
简要介绍了自蔓延高温合成技术和热力学判据,评论了此合成技术的新进展和存在的问题,综述了利用此方法制备MnZn、NiZn和MgZn铁氧体材料的制备工艺及其应用研究现状,重点分析讨论了软磁铁氧体的原料配方、合成工艺和磁特性.研究表明,通过控制工艺参数和添加剂的合理使用,SHS法制备铁氧体粉体具有更好的烧结活性和纯度,适合于大规模的工业生产.
关键词:
自蔓延
,
铁氧体
,
绝热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