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广敏
,
卢志超
,
李德仁
,
倪晓俊
,
李准
,
冯硕
功能材料
采用SEM和XRD等手段分析了Fe82Cu1B12Si4 Nb1与Fe73.5 Cu1 B7 Si15.5 Nb3纳米晶合金带材在空气中灼烧后的晶化产物和氧化产物;通过降低Nb和Si元素含量,提高Fe和B元素的含量,虽然使Fe82Cu1 B12 Si4 Nb1纳米晶合金具有高饱和磁感应强度和低的矫顽力,但却降低了它的非晶形成和抗氧化能力。根据K.Hono等采用原子探针法观察到的在晶化过程中各元素分布情况,提出了一个晶化过程模型,通过模型分析了纳米晶合金的抗氧化能力的原因;随着晶化过程推进,残余非晶相中Nb元素含量增加,使得残余非晶相区的晶化温度提高,同时发挥限制晶体长大的作用。
关键词:
非晶和微晶金属材料学科
,
纳米晶合金
,
晶化温度
,
抗氧化性
张红
,
李楠
,
鄢文
耐火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1935.2014.02.007
为了提高铝碳耐火材料的性能,以电熔白刚玉(3~1、≤1 mm)为骨料,电熔白刚玉(≤0.074 mm)、鳞片石墨(≤0.15 mm)为基质,Si粉为抗氧化剂,热固性酚醛树脂为结合剂,碳纤维为添加剂,制成铝碳耐火材料,研究了碳纤维添加量对相组成、显微结构、常温物理性能、高温抗折强度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经220℃处理后,碳纤维与树脂结合紧密;1100℃处理后,碳纤维与树脂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碳纤维表面未蚀变,但其表面有少量碳化硅晶须生成;1400℃处理后,碳纤维表面发生蚀变,形成C-Si 系物质,同时其表面形成大量碳化硅晶须;2)碳纤维在不显著改变铝碳耐火材料显气孔率和体积密度的基础上,能显著提高试样经220℃和1400℃处理后的常温耐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及1400℃下的高温抗折强度;3)碳纤维的加入使铝碳耐火材料抗氧化性能下降。
关键词:
碳纤维
,
铝碳耐火材料
,
强度
,
抗氧化性
,
显微结构
魏炜
,
夏金童
,
李劲
,
赵敬利
,
赵庆才
,
李允柱
,
刘奉来
功能材料
选取膨润土作为陶瓷基体,以鳞片石墨、预处理石墨及炭黑作为导电原料,碳化硅作为增强原料,经球磨混合、50MPa模压成型和1000℃热处理3h后制备出炭/陶复合电热材料。采用XRD和SEM对其物相组成和微观形貌进行表征,并对其通电发热性能、力学性能和抗氧化性能进行了测试和分析。所制备的炭/陶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电热性能,在交流低电压(10V)下即可迅速升温,并在较高温度下保持相对稳定,研制的样品中最高发热温度可达643℃。通过调整碳化硅含量,复合材料抗弯强度可达14.3MPa。通过将炭材料和陶瓷材料复合,可有效改善炭材料的抗氧化性,使其明显氧化失重温度升高200℃左右。
关键词:
炭/陶复合电热材料
,
电热性能
,
力学性能
,
抗氧化性能
卫强
,
彭喜悦
应用化学
doi:10.11944/j.issn.1000-0518.2016.08.150455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鉴定碧桃花、叶、茎、果实挥发油中化学成分和相对质量浓度,共鉴定178个化合物。其中花挥发油中主要成分有苯甲醛(11.42%)、α-金合欢烯(9.18%)、十六烷酸(8.03%)。叶挥发油中主要成分有:苯甲醛(14.72%)、二十五烷(9.85%)、二十八烷(8.29%)、二十三烷(5.14%)。茎挥发油中主要成分有(Z)-3-己烯-1-醇(28.90%)、(E)-2-己烯醇(16.06%)、正己醇(6.86%)。果实挥发油中主要成分有:苯甲醛(20.46%)、十六烷酸(5.84%)、苯甲醇(5.01%)。在10~40 d贮藏期内,花、叶、茎、果实挥发油可明显降低花生油的过氧化值和酸值,其中以茎挥发油高剂量组降低作用最强。花和茎挥发油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其最小抑菌浓度(MIC)值在0.024~0.188 g/L范围内。
关键词:
碧桃
,
挥发油
,
化学成分
,
抗氧化
,
抑菌
宋曰海
,
马丽杰
电镀与精饰
doi:10.3969/j.issn.1001-3849.2013.06.003
采用EDTA为络合剂,利用置换还原法制备银包铜粉.研究了还原剂的浓度,分散剂以及络合剂的浓度对银包铜粉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采用EDTA为络合剂,所得粉末表层结构致密,包覆均匀.当c(EDTA)为0.12 mol/L,c(葡萄糖)为0.12 mol/L,同时采用超声波分散,所得银包铜粉导电性最好,镀银层致密,粉末为银白色,包覆率高,抗氧化性最佳.
关键词:
银包铜粉
,
置换还原
,
导电性
,
抗氧化
卢国锋
,
乔生儒
,
许艳
材料工程
doi:10.11868/j.issn.1001-4381.2014.11.019
界面层是陶瓷基复合材料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因对复合材料的各项性能都有重要影响,而成为陶瓷基复合材料研究的重点之一.本文在叙述界面层功能的基础上,分别对结构陶瓷基复合材料和抗氧化陶瓷基复合材料的界面层研究现状进行讨论,分析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和重点.
关键词:
界面层
,
陶瓷基复合材料
,
结构材料
,
抗氧化
段志芳
,
张少平
,
付莉
,
李充璧
应用化学
doi:10.3724/SP.J.1095.2014.30345
从中药陈皮中提取橙皮苷,通过酸水解制备橙皮素,再分别与苯肼类、苯甲酰肼类、苯氨基脲类、苯氨基硫脲类、苯乙酰肼类、苯氧乙酰肼类和苯氨基乙酰肼类化合物缩合得到相应的橙皮素席夫碱类化合物.用紫外、红外、核磁共振氢谱、质谱及元素分析等技术手段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测定并比较了橙皮苷、橙皮素及其席夫碱新化合物清除超氧自由基(O2-)、羟自由基(·OH)和2,2-二苯基-1-苦味酰基自由基(DPPH·)的活性及总还原能力.结果表明,在1.0 g/L时,这些化合物均具有抗氧化活性,其中部分橙皮素席夫碱化合作用强于橙皮苷和橙皮素.
关键词:
橙皮苷
,
橙皮素
,
席夫碱
,
合成
,
抗氧化
段志芳
,
邵玲
应用化学
doi:10.11944/j.issn.1000-0518.2015.09.150032
7-溴乙氧基黄酮与水杨醛固相反应得到7-邻甲醛基苯氧乙氧基黄酮,该化合物分别与N4-取代苯氨基脲类、N4-取代氨基硫脲类及取代苯亚氨基乙酰肼类化合物固相研磨反应得到3种类型共14个含水杨醛席夫碱结构的黄酮衍生物.用红外(IR)、核磁共振氢谱(1H NMR)、质谱(ESI-MS)及元素分析(EA)或高分辨质谱(HR-MS)等技术手段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确证.比较测定了这些新化合物清除超氧自由基(O2-·)、羟自由基(·OH)和2,2-二苯基-1-苦味酰基自由基(DPPH·)的活性及总还原能力,并对化合物进行了抗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在0.5 g/L浓度时,多数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活性,表现出较好的抑菌活性,其中尤以化合物3b表现出与氯霉素相当的抗菌活性.
关键词:
水杨醛席夫碱
,
黄酮
,
固相合成
,
抗氧化
,
抗菌
卫强
,
彭喜悦
应用化学
doi:10.11944/j.issn.1000-0518.2016.08.150455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鉴定碧桃花、叶、茎、果实挥发油中化学成分和相对质量浓度,共鉴定178个化合物.其中花挥发油中主要成分有苯甲醛(11.42%)、α-金合欢烯(9.18%)、十六烷酸(8.03%).叶挥发油中主要成分有:苯甲醛(14.72%)、二十五烷(9.85%)、二十八烷(8.29%)、二十三烷(5.14%).茎挥发油中主要成分有(Z)-3-己烯-1-醇(28.90%)、(E)-2-己烯醇(16.06%)、正己醇(6.86%).果实挥发油中主要成分有:苯甲醛(20.46%)、十六烷酸(5.84%)、苯甲醇(5.01%).在10~40 d贮藏期内,花、叶、茎、果实挥发油可明显降低花生油的过氧化值和酸值,其中以茎挥发油高剂量组降低作用最强.花和茎挥发油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其最小抑菌浓度(MIC)值在0.024 ~0.188 g/L范围内.
关键词:
碧桃
,
挥发油
,
化学成分
,
抗氧化
,
抑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