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X. Wu
,
Y. Xi
,
B.H. Yang
,
X.S. Chen
,
H.C. Jiang
,
null
,
null
,
null
,
null
,
null
金属学报(英文版)
A model GM (grey model) (1,1) for forecasting the rate of copper extraction during the bioleaching of primary sulphide ore was
established on the basis of the mathematical theory and the modeling process of grey system theory. It was used for forecasting the rate of copper extraction from the primary sulfide ore during a laboratory microbial column leaching experiment. The
precision of the forecasted results were examined and modified via "posterior variance examin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orecasted values coincide with the experimental values. GM (1,1) model has high forecast accuracy; and it is suitable for
simulation control and prediction analysis of the original data series of the processes that have grey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mining, metallurgical and mineral processing, etc. The leaching rate of such copper sulphide ore is low. The grey forecasting
result indicates that the rate of copper extraction is approximately 20% even after leaching for six months.
关键词:
primary copper sulfide ore
,
null
,
null
马骏
,
汪菊香
,
武彪
,
温建康
,
尚鹤
,
武名麟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在对黄铜矿、黄铁矿晶体结构差异性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在相同生物浸出条件下晶体结构对两矿物浸出速率及浸矿用菌种群落演替规律的影响,并对其产生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黄铜矿晶胞中单位结构基元内不同结合方式原子间浸出难易程度不同,导致黄铜矿生物浸出速率随浸出时间的延长而不断降低;黄铁矿晶胞内各原子间结合方式单一,因而其浸出速率基本稳定。两矿物浸出过程中浸矿用菌种群落演替规律存在差异,在黄铜矿生物浸出过程中,Leptospirillum ferriphilum (L.f)由优势菌(占98%以上)转为劣势菌(占37%);在黄铁矿生物浸出过程中,L.f始终为优势菌(占90%以上)。由于L.f对Fe2+供应较敏感,因而两矿物晶体结构不同所决定的Fe2+供应差异是浸矿用菌种群落演替差异产生的根本原因。
关键词:
晶体结构
,
黄铜矿
,
黄铁矿
,
生物浸出
,
差异性
徐颖
,
谢志钢
,
薛璐
,
冯岳阳
,
陈玉
,
孙瑛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针对氧化亚铁硫杆菌生物(T. f)淋滤法处理重金属污染底泥进行实验研究。采用分批摇床培养方法,分析生物淋滤过程中Fe2+浓度对底泥酸化、微生物生长、Fe2+氧化以及底泥中重金属溶出率的影响;借助Monod方程得到不同Fe2+浓度下氧化亚铁硫杆菌的最大比生长速率及饱和常数;通过经验方程推导出不同Fe2+浓度下重金属离子Cu2+和Zn2+的溶出速率常数。结果表明,当Fe2+浓度由2.0 g/L增加到10.0 g/L时,氧化亚铁硫杆菌的最大比生长速率由0.126 h-1上升到0.159 h-1,饱和常数由0.881 g/L下降到0.327 g/L,重金属的溶出速率常数与Fe2+浓度呈正相关;当Fe2+浓度超过10.0 g/L时,氧化亚铁硫杆菌的最大比生长速率降低,而饱和常数增大。随着Fe2+浓度的增加Fe2+氧化速率增大。综合各个动力学参数可知,Fe2+浓度为10.0 g/L是生物淋滤体系的最佳底物浓度。
关键词:
重金属
,
氧化亚铁硫杆菌
,
生物淋滤
,
动力学
仉丽娟
,
刘晓文
,
康鑫
,
陈岩贽
,
周文根
,
史美玉
,
周文博
,
温勇
,
王炜
,
周洪波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利用生物浸出的方法实现废覆铜板分选渣中残留铜的资源化,主要研究Fe2+物质添加量、浸出时间、初始pH和渣投加量(固形物含量)等因素对不同来源废覆铜板渣中铜生物浸出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浸出铜过程中无需额外再添加Fe2+能源物质且能够短时间内(≤5 h)快速高效浸出不同来源分选残渣中的铜;初始pH和渣投加量对废覆铜板渣中铜浸出产生显著影响。优化结果表明:控制初始pH≤2.2,渣投加量20%~30%,无额外添加酸和Fe2+,两种分选残渣生物浸出5 h后,铜浸出率可达95%以上。
关键词:
废覆铜板
,
分选残渣
,
生物浸出
,
铜回收
,
嗜酸铁氧化富集物
顾帼华
,
孙小俊
,
胡可婷
,
李建华
,
邱冠周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doi:10.1016/S1003-6326(11)61312-5
运用循环伏安、稳态极化扫描和交流阻抗等电化学测试方法,研究黄铁矿在氧化亚铁硫杆菌浸矿体系和无菌酸性体系下的电化学氧化机理.结果表明,在无菌和A.ferrooxidans菌存在的条件下,黄铁矿的氧化反应分为两步:第一步是黄铁矿氧化生成元素S;第二步是元素S被氧化生成SO2-4.加入A.ferrooxidans后黄铁矿的氧化机理没有发生改变,但是氧化速度加快.随着黄铁矿与A.ferrooxidans作用时间的延长,极化电流密度增加,黄铁矿表面钝化膜溶解的点蚀电位降低.在细菌存在的条件下,电极的阻抗值下降,表明微生物的存在加速了黄铁矿电极的腐蚀作用,有利于黄铁矿的氧化溶解.
关键词:
黄铁矿
,
生物浸出
,
氧化亚铁硫杆菌
,
电化学
余广彬
,
何颖霞
,
许菡
,
李强
电镀与精饰
doi:10.3969/j.issn.1001-3849.2015.12.009
生物淋滤是去除电镀污泥中重金属的有效手段,但所用硫杆菌易受污泥中多种有机物毒害,从而影响淋滤效果.本文介绍了一种将耐酸异养菌与硫杆菌混合培养进行生物淋滤的方法.从电镀污泥中分离得到一株耐酸异养菌,经基因鉴定为芽孢杆菌(Bacillus sp.),与硫杆菌复配后对电镀污泥进行生物淋滤,可将淋滤时间由7d缩短至3d,淋滤效果也有一定的提升.
关键词:
电镀污泥
,
重金属
,
生物淋滤
,
耐酸异养菌
孟春瑜
,
荆乾坤
,
马骏
,
刘文彦
,
刘兴宇
,
温建康
稀有金属
doi:10.13373/j.cnki.cjrm.2015.04.012
稀有金属矿产资源多为“贫、细、杂”难选难冶的矿石,并且随着不断的开采,稀有金属矿产资源日益减少,而含有稀有金属的二次资源却在逐年积累,因此开发适用于难以分离的稀有金属矿物的新工艺以及从二次资源中回收稀有金属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自然界中有些微生物可以通过氧化作用或还原作用使矿物分解,而有些微生物虽然不能直接将矿物分解,但其代谢产物可以浸出矿物或二次资源中的稀有金属元素,加之生物技术具有污染少或无污染、能耗低的优势,因此利用微生物提取稀有金属被广泛地研究并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综述了微生物提取回收稀有金属的作用原理,包括生物浸出、生物吸附和生物积累;介绍了稀有金属生物冶金中常用的微生物种类,并分别从稀有放射金属、稀有稀土金属、稀有难熔金属、稀有分散金属和稀有轻金属等方面对矿物或二次资源中稀有金属的生物提取回收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概述.
关键词:
稀有金属
,
微生物
,
资源
,
生物浸出
周闪闪
,
林海
,
董颖博
,
许晓芳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为了探明磷灰石在微生物浸出黄铜矿体系中的溶出特性及其对黄铜矿浸出的影响,选择粒径小于43μm的磷灰石与粒径小于74μm的黄铜矿以及At.f菌组成矿浆浸出体系,考察不同At.f菌接种量对于磷灰石溶出速率的影响及对黄铜矿浸出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浸出体系中含低浓度PO 43?可以提高铜的浸出效率;当At.f菌接种量为5%时,微生物浸出体系中磷灰石溶出的PO 43?浓度最小,为0.62 mg/L,此时黄铜矿的最终浸出率最高,达到57.4%,比PO 43?溶液浓度最高时体系的铜浸出率提高近30%。通过对微生物浸出前、后的浸渣进行扫描电镜、能谱分析和XRD分析发现,浸出后磷灰石表面浸蚀不明显,而黄铜矿表面浸蚀明显,同时浸渣中有新物质铵黄铁矾生成;磷灰石对于新生成的沉淀有一定的吸附作用,而且溶出较低浓度的PO 43?体系能提高黄铜矿的浸出。
关键词:
黄铜矿
,
磷灰石
,
微生物浸出
,
At.f菌
方芳
,
钟宏
,
江放明
,
罗忠银
,
孙晓伟
,
许凯扬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为探明黄铁矿在砷黄铁矿生物浸出过程中的作用与影响,选择纯黄铁矿和砷黄铁矿组成的矿浆浸出体系,考察黄铁矿和砷黄铁矿质量比以及黄铁矿粒度对体系中砷的浸出率以及砷的氧化状态的影响。结果表明:砷的浸出率随黄铁矿与砷黄铁矿质量比的增加而升高,随黄铁矿粒度的增加而减少。当黄铁矿的粒度小于74μm、黄铁矿与砷黄铁矿质量比为10:2时,砷的最高浸出率为97.7%,比不添加黄铁矿时砷的浸出率提高了约43.18%。且黄铁矿可以加速As(Ⅲ)转化为As(Ⅴ),降低矿浆对细菌的毒害,使生物浸出体系细菌密度提高、pH下降、氧化还原电位φh升高并与砷黄铁矿形成原电池效应,从而促进砷黄铁矿的浸出。
关键词:
黄铁矿
,
砷黄铁矿
,
氧化亚铁硫杆菌
,
生物浸出
,
原电池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