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子岩
,
蒲永平
,
姚谋腾
,
靳乾
,
郑晗煜
,
王亚茹
人工晶体学报
采用整体析晶法制备了铁酸铋微晶玻璃,通过XRD、DSC、FT-IR、Raman、SEM与电性能测试,研究了不同熔融温度对微晶玻璃的物相组成、微观结构及介电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熔融温度的微晶玻璃由非晶态的Bi2O3、Fe2O3和晶态的BiFeO3、Bi2Fe4O9组成.在较低的熔融温度时,微晶玻璃中还存在晶态的Bi2O3.在较高的熔融温度时,存在Bi25FeO40相.1070℃熔融的微晶玻璃于600℃晶化12h后,晶粒尺寸均匀,相比于BiFeO3陶瓷具有更高的介电常数(~ 100),更低的介电损耗(~0.14).铁酸铋微晶玻璃特殊的结构降低了漏导电流,测得饱和的电滞回线,饱和极化强度为1.0 μC/cm2.
关键词:
铁酸铋
,
微晶玻璃
,
整体析晶法
,
熔融温度
,
介电性能
蔡苇
,
符春林
,
胡文广
,
邓小玲
,
陈刚
人工晶体学报
采用微波烧结法制备铁酸铋多铁陶瓷,研究了微波烧结时间对其显微结构、介电性和铁电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4 kW下烧结35~40 min制备出基本为纯相的铁酸铋陶瓷;随烧结时间增加,铁酸铋陶瓷结构越来越致密,晶粒尺寸有一定程度增大;在-10~90℃范围内,介质损耗随烧结时间增加而增大;随微波烧结时间增加,剩余极化强度增大,而矫顽场强先增加后减小,且铁电性具有明显的频率依赖性;铁酸铋陶瓷的漏电流随微波烧结时间增加而减小,这是结构致密化的结果.
关键词:
铁酸铋
,
微波烧结
,
介电
,
铁电
张玉
,
雷天宇
,
任红
,
孙远洋
,
蔡苇
,
符春林
表面技术
doi:10.16490/j.cnki.issn.1001-3660.2015.05.016
铁酸铋是目前发现的唯一的室温单相多铁性的材料,其禁带宽度较小,剩余极化强度较大,居里温度较高,在光电器件、自旋电子器件、铁电随机存储器、磁电存储单元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但铁酸铋薄膜存在漏电流较大、磁电耦合性较弱等问题,制约了在实际中的应用。离子掺杂具有操作方便、易于实现薄膜的微结构及性能调控等优点,因而受到广泛关注。综述了国内外近年来关于铁酸铋薄膜电性能掺杂改性的相关工作,阐述了不同种类的掺杂,包括A位(三价镧系元素与二价碱金属元素)、B位(过渡金属元素等)以及AB位共掺杂,同时根据掺杂对铁酸铋薄膜的漏电流、铁电性以及介电性能的影响,对A位掺杂和B位掺杂中的元素进行了分类,系统总结了各类元素掺杂改性的效果及其机理。最后,提出了铁酸铋薄膜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铁酸铋
,
薄膜
,
漏电流
,
铁电性
,
掺杂改良
雷天宇
,
孙远洋
,
任红
,
张玉
,
蔡苇
,
符春林
表面技术
铁酸铋是唯一一种在室温下存在的单相多铁材料,因其具有较高的铁电居里温度、较大的剩余极化强度、较小的禁带宽度和多铁特性,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溶胶-凝胶法是制备铁酸铋薄膜的一种常见方法。综述了近年来溶胶-凝胶法制备铁酸铋薄膜的研究进展,详细阐述了制备工艺参数(前驱液、退火温度、退火气氛、底电极)与掺杂对铁酸铋薄膜电性能的影响;分析了不同制备工艺导致薄膜电性能出现差异的原因;归纳、总结出了目前溶胶-凝胶法制备铁酸铋薄膜的较佳工艺条件;最后,指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铁酸铋
,
薄膜
,
溶胶-凝胶法
,
电学性能
杜奕全
,
邓施列
,
冼慧敏
,
张弜
,
陈熹
材料导报
doi:10.11896/j.issn.1005-023X.2016.22.009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Bi1-x Kx Fe1-x Nbx O3(0≤x≤0.05)纳米晶体,并研究 Nb、K 共掺杂对 BiFeO3样品晶格结构和磁学性质的影响。根据 XRD图谱和 Rietveld精修可知,所有样品保持 R3 c相,晶格常数a、c,晶胞体积V和 Fe-O-Fe发生微弱的变化。XPS测量显示,少量的 Nb、K 共掺杂不引起样品中 Fe3+和 Fe2+比例的变化。磁测量表明,所有掺杂样品的磁性都得到了增强。当掺杂量x=0.01时,剩余磁化强度Mr 达到最大值,Mr=0.1978 emu/g,相比于纯BiFeO3增大了18倍。低掺杂时剩余磁化强度Mr 增大,可能是由于掺杂样品中存在束缚磁极化子引起的。
关键词:
铁酸铋
,
溶胶-凝胶法
,
晶体结构
,
磁学性质
,
束缚磁极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