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昕
,
卢平
,
祝秀明
,
李珂
,
王若琳
,
布雨薇
工程热物理学报
利用热重分析研究了O2/CO2气氛下污泥与煤混燃特性,基于热重(TG)和微商热重(DTG)分析曲线,分析了泥煤比、升温速率和气氛对污泥与煤混燃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1%O2/79%CO2气氛下,污泥与煤混合物的着火温度随泥煤比的上升而显著降低,最大失重速率随着升温速率的提高而提高.随着氧浓度由2...
关键词:
污泥
,
混燃
,
O2/CO2气氛
,
热重分析
张成
,
李婷婷
,
曲世俊
,
李冬
,
陈刚
工程热物理学报
本文选取两种贵州高汞煤,在200-800℃的温度范围内,采用程序升温反应系统加热,利用美国EPA推荐的Ontario-Hydro方法捕捉不同形态汞。研究了在N2气氛和微氧化性气氛下温和热解过程中汞的释放和形态分布规律。实验结果表明:温度是影响煤温和热解过程中汞释放的主要因素,煤中汞释放率随着温度的升...
关键词:
汞
,
煤
,
热解
,
形态汞
,
分布规律
王泉海
,
唐秀能
,
张现晨
,
陈世凯
,
闫丽云
,
郭强
,
卢啸风
工程热物理学报
采用木屑和煤混烧的方法来降低流化床燃烧煤中污染物的排放.实验结果表明,流化床中木屑和两种不同煤混烧时均可以有效降低SO2和NOx排放.随着木屑掺烧比例的增加,降低SO2和NOx排放的效果越明显;SO2排放随流化风速增加而增加、NOx排放增加幅度较小;随着燃烧负荷的增加,NOx排放增加.由于受炉膛高度...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
,
木屑
,
煤
,
混烧
陈君安
,
谷峪
,
闫立强
,
崔文权
,
谢全安
,
梁英华
钢铁
将2种高变质程度的煤料(瘦煤、贫瘦煤)分别与肥煤按质量比3:7配合,通过坩埚炼焦调整其粒度,考察焦炭的质量指标和微观结构随高变质程度煤料粒度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焦炭结构强度随高变质程度煤料粒度的减小而增大,焦炭的反应性和反应后强度也随煤料粒度的减小而提高.当高变质程度煤料粒度减小时,焦炭的光学组织...
关键词:
煤
,
弱黏结性
,
粒度
,
焦炭结构
熊刚
,
李水清
,
宋蔷
,
姚强
工程热物理学报
本文利用Hencken型的平面燃烧器,以激光诱导白炽光(LII)和平面激光诱导荧光(PLIF)系统对燃煤碳烟的生成进行在线测量。对直径4—12mm的煤柱颗粒开放式燃烧的OH和碳烟颗粒进行PLIF和LII的实验结果表明,燃煤形成碳烟和挥发分火焰几乎同时出现和消失,煤柱产生碳烟的持续时间约和煤柱颗粒的粒...
关键词:
碳烟
,
燃煤
,
激光诱导白炽光
,
平面激光诱导荧光
,
平面火焰燃烧器
张思文
,
顾海明
,
沈来宏
,
肖军
工程热物理学报
采用流化床反应器以水蒸气作为气化介质,以K2CO3修饰后的铁矿石作载氧体,进行煤化学链燃烧还原试验。结果表明,钾基铁矿石对水煤气反应及CO变换反应有明显的催化效果,大大提高反应速率,缩短反应平衡时间,有利于提高CO2体积份额。随着载氧体中K2CO3负载量由0%增加到20%,碳转化平衡时间逐步缩短,煤...
关键词:
K2CO3
,
赤铁矿
,
煤
,
化学链燃烧
段翠九
,
赵科
,
谭力
,
吕清刚
工程热物理学报
在燃烧室高度6000 mm、直径140 mm、热功率0 15 MW的循环流化床燃烧试验系统上,研究煤在40%以上氧气浓度中的燃烧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循环流化床在O2/N2气氛下、平均氧气浓度48.8%~52.3%范围内,可以实现普通烟煤的稳定燃烧;通过优化试验参数,煤的燃烧效率达到95.6%;物料循...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
,
燃烧
,
煤
,
高氧气浓度
荣令坤
,
印万忠
,
初茉
,
张金山
,
白春华
稀土
运用红外光谱仪,对原煤及其400℃、550 ℃和750℃半焦和La2O3影响下上述3个温度下热解半焦进行了测定,并采用peakfit软件对光谱中3000 cm-1~2800 cm-1区域和900 cm-1~700 cm-1区域进行了分峰解叠处理,研究了煤炭脂肪结构、芳香结构随热解温度的变化规律和热解...
关键词:
煤
,
FT-IR
,
热解
,
芳香性
,
煤结构
林俊光
,
翁青松
,
武田直辉
,
刘银河
,
刘艳华
,
车得福
工程热物理学报
采用U型管反应系统,研究了氧浓度、气流速率和气化温度对神木煤气化过程中NO_x及其前驱物的释放规律.研究发现:气化时生成的HCN和NH_3总量比热解时大幅下降,表明O_2的引入抑制了H自由基的可获得性.随着氧浓度的增加,NO的收率先减后增,而NO_2收率几乎没有变化.氧浓度较低时,生成的高浓度CO阻...
关键词:
煤
,
气化
,
NO_x
,
HCN
,
NH_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