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亚刚
电镀与涂饰
以两起电泳底漆的生产质量事故为切入点,经初步分析后以双组分阴极电泳涂料pH为研究对象,从漆膜表面质量、漆膜厚度、光泽度、附着力、冲击强度等性能方面进行对比实验,分析其对漆膜质量的影响,并分析了H+在成膜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实验结果表明,电泳漆pH较高时涂膜外观质量较好,在pH <5.40时,漆膜逐渐变...
关键词:
阴极电泳漆
,
pH
,
返溶
,
电渗
,
附着力
,
漆膜厚度
,
光泽度
,
冲击强度
李霖泰
,
吴蒙华
,
王元刚
,
王邦国
,
宁智
表面技术
doi:10.16490/j.cnki.issn.1001-3660.2015.09.002
目的:针对氨基磺酸镍体系镀镍液,优化活化剂NiCl2的用量,提高Ni-纳米TiN复合镀层的性能。方法采用超声-脉冲电沉积工艺制备Ni-纳米TiN复合镀层,研究NiCl2含量对镀液的电导率及复合镀层的厚度、显微硬度、表面微观形貌等的影响。结果镀液的电导率及复合镀层的厚度、显微硬度均随NiCl2含量的增...
关键词:
Ni-纳米TiN复合镀
,
氨基磺酸镍
,
氯化镍
,
沉积速率
,
镀层厚度
,
显微硬度
,
微观形貌
李培兴
,
张红梅
,
赵红阳
,
富聿晶
,
孙成钱
,
张岩
材料科学与工艺
为探究连续热镀锌气刀射流拭锌过程中发生的带钢边部压力衰减问题,设计了气流冲击平板实验,对带钢表面气流流向及压力进行测定。基于测量的参数,对该气刀射流喷吹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并结合所推导的镀层厚度计算模型,对为减少带钢边部压力衰减所增设的边部挡板进行了厚度优化。研究结果表明:气刀喷吹时带钢边部气流发生横...
关键词:
热镀锌
,
气刀射流
,
数值模拟
,
边部压力衰减
,
挡板
,
镀层厚度
王津生
,
叶德洪
,
孙德义
,
张学雷
电镀与精饰
doi:10.3969/j.issn.1001-3849.2014.07.007
基于统计学理论建立了镀层厚度均匀性评估的方法并分析了电镀工艺中对其产生影响的因素.最终发现,通过调整电镀槽中屏蔽板的上下位置,使引线框架形成上薄下厚和上厚下薄的两种分布的镀层厚度,这两种镀层厚度叠加在一起改善镀层整体的厚度分布,从而提高了新型引线框架表面电镀层厚度的均匀性,同时降低了镀层厚度超出规格...
关键词:
屏蔽板
,
补偿
,
镀层厚度
,
均匀性
,
引线框架
姜立军
,
李哲林
,
杜责平
电镀与涂饰
设计了一种适合滚镀的电流密度传感与测试装置,采用全数字控制的高频开关电源,在恒电流密度下进行了滚镀锌闭环控制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工件、相同时间的条件下,恒电流密度闭环控制模式比恒电压模式节能10%,且膜厚均值较大;随着电镀时间延长,恒电流密度闭环控制模式下的镀层厚度变化趋于平缓,但镀层厚度分散...
关键词:
碱性镀锌
,
滚镀
,
电流密度
,
控制
,
膜厚
,
能耗
涂湛
,
王贺贺
,
李远鹏
,
江社明
,
唐囡
,
杨又华
,
俞钢强
腐蚀与防护
采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角钢在氯化镍含量不同的无铵助镀剂中助镀获得的镀层进行了镀层金属间化合物层形貌和镀层厚度的分析.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氯化镍含量的增加,获得的镀层厚度不断减小,当氯化镍含量增加到6 g/L时镀层厚度不再随氯化镍含量的增加而减薄,氯化镍含量增加到6~8 g/L时镀层最薄,...
关键词:
氯化镍
,
批量镀
,
镀层厚度
,
金属间化合物
岳美琼
,
魏贤华
,
张磊
功能材料
以聚乙稀醇(PVA)水溶液为溶剂,采用液相法制备了高度c轴取向的ZnO薄膜.采用XRD、Raman以及AFM分析了退火温度与涂层厚度对ZnO薄膜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退火温度的提高,ZnO薄膜的结晶度及其均方根粗糙度有所提高;同时厚度的增加使得ZnO薄膜的单一取向性减弱.其生长机理可表述为:在每一层...
关键词:
PVA
,
ZnO薄膜
,
退火温度
,
厚度
,
生长机理
赵志英
,
王建辉
,
曹晓根
电镀与涂饰
对于已建成或投入使用的连续式及步进式生产线,为解决因时间不够造成的电泳漆膜厚不足问题,通过实验探讨了二次电泳工艺所得漆膜的外观及性能,并说明了工艺控制要点.该工艺解决了电泳漆膜增厚的问题,适用于要求相对稍低的汽车零部件、日用品、玩具等的涂装.
关键词:
二次电泳
,
膜厚
,
产品性能
,
控制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