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20)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三次采油用油剂对A3钢的缓蚀作用*

董泽华 , 徐智谋 , 范汉香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应用失重法、动电位扫描和EIS等方法,研究了A3碳钢在三元复合驱油剂主要成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和石油磺酸盐(PS)水溶液中的腐蚀形态。结果表明,HPAM对A3钢具有缓蚀作用,浓度增加,缓蚀率上升;PS对A3钢也有缓蚀作用,但浓度过高时因形成胶束而从碳钢表面脱附,使缓蚀率下降。

关键词: 碳钢 , tertiary oil recovery , inhibitor , desorption , CMC

木质纤维素/纳米蒙脱土复合材料对废水中Cu (Ⅱ)的吸附及解吸

张晓涛 , 王喜明

复合材料学报 doi:10.13801/j.cnki.fhclxb.20141021.006

采用木质纤维素(LNC)与纳米蒙脱土(nano-MMT)插层复合制备出的LNC/nano-MMT复合材料作为吸附剂,进行了模拟含铜废水中Cu (Ⅱ)的吸附和解吸实验.通过静态吸附实验,研究了含Cu (Ⅱ)溶液的初始浓度、pH值、吸附温度和吸附时间对溶液中Cu (Ⅱ)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的吸附条件是Cu (Ⅱ)溶液初始浓度0.03 mol·L-1,pH值4.9,吸附温度50℃,吸附时间60 min时,吸附容量达到最大值322.56 mg·g-1.准二级动力学模型能很好地描述其吸附过程,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模型.使用HNO3对LNC/nanoMMT复合材料进行解吸再生实验.结果表明:以0.1 mol·L-1的HNO3作为解吸剂,解吸温度40℃,超声波解吸时间30 min时最大解吸量可达到283.15 mg·g-1.结合XRD、SEM和FTIR分析LNC/nano-MMT复合材料的吸附机制.吸附/解吸循环实验研究表明:LNC/nano-MMT复合材料重复使用4次时吸附量仍较高,是一种优良的可循环利用的高效吸附剂.

关键词: 木质纤维素 , 纳米蒙脱土 , 复合材料 , Cu(Ⅱ) , 吸附 , 解吸 , 废水

高铜载金炭脱铜技术研究进展

甘胤 , 吴建存

黄金 doi:10.11792/hj20151113

从活性炭吸附金机理和载金炭解吸机理出发,分析了载金炭中铜氰络合离子对贵液的吸附、载金炭解吸、电解过程的影响,并阐述了高铜载金炭中酸法、氰化法和氨法脱铜的机理、优缺点,以及其应用研究进展,为高铜载金炭脱铜提供借鉴.

关键词: 载金炭 , 高铜 , 脱铜 , 解吸

MEA吸收-解吸二氧化碳过程的优化

屈紫懿 , 杜敏 , 周建军

材料导报

从一乙醇胺(MEA)溶液吸收和解吸CO2的实验入手,分析了几种参数对MEA溶液吸收-解吸CO2过程的吸收速率、解吸速率的影响特性及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升高反应温度和增大吸收剂浓度可以加快吸收-解吸CO2的速率,但超过一定范围会产生负面影响;此外采用搅拌的方式可以加快吸收-解吸CO2的速率.提出了对吸收-解吸过程一些参数的优化途径,达到高效吸收-解吸CO2的目的.

关键词: 一乙醇胺 , 二氧化碳 , 吸收 , 解吸

阳离子交换纤维对铟的吸附解吸性能

李明愉 , 李建博 , 曾庆轩 , 冯长根

功能材料

用阳离子交换纤维吸附的方法研究了铟的富集及回收。测定了溶液的pH值、温度、吸附时间等因素对吸附的影响,研究了吸附的热力学和动力学特性。结果表明阳离子交换纤维在pH=2~3.5时,吸附能力最好,等温吸附服从Freundlich经验式,吸附动力学符合Ho准二级速率方程,颗粒内扩散是速率控制步骤之一,膜扩散也共同影响着吸附过程。在287~350K条件下,铟吸附摩尔分数为0.6~1.2mmol/g的吸附焓变为35.68~32.36kJ/mol,自由能变为-16.63~-21.10kJ/mol,吸附熵变为181.9~156.6J/(K.mol),吸附速率常数为k287K=0.09379g/(mg.min),k300K=0.1159g/(mg.min),k321K=0.4046g/(mg.min)和k350K=0.6678g/(mg.min)。吸附活化能为28.28kJ/mol。303K下用0.5mol/L的硫酸溶液可定量洗脱,洗脱率达99%。

关键词: 阳离子交换纤维 , , 吸附 , 热力学 , 动力学 , 解吸

熟污泥改性黄土对Pb2+的吸附解吸特征

周健 , 金诚 , 李晓林 , 姚驯 , 南忠仁

环境化学 doi:10.7524/j.issn.0254-6108.2015.09.2015031802

以不同熟污泥配比改性黄土作为实验供试土壤,采用序批实验法研究了外源铅在0%、1%、2%、4%、6%、8%、10%、15%、20%、30%熟污泥质量配比的土壤样品中的吸附?解吸特征.结果表明:(1)不同熟污泥配比改性黄土对铅的吸附量随着Pb2+平衡浓度的增加而增大,且在铅初始添加浓度小于25 mg·L-1时吸附量急剧增加.(2)在实验设定的浓度范围内(Pb2+的初始添加浓度分别为0、5、10、25、50、100、200 mg·L-1),Henry模型、Langmuir模型、Freundlich模型对实验数据均有较好的拟合,但总体来看Freundlich型吸附等温方程是描述改性黄土对铅吸附的最佳模型.(3)在NH4AC作用下,改性黄土铅的解吸量随着吸附量的增加而增大.吸附量和解吸量之间的关系可以用线性方程很好地描述.当铅初始添加浓度小于25 mg·L-1时,Pb2+的解吸率随着熟污泥配比的增加而增大,大于25 mg·L-1时,解吸率随着熟污泥配比增加而减小,且解吸率变化范围在0.11%—1.35%.(4)随着改性黄土中熟污泥含量的增加,不仅增加了改性黄土中有机质和全磷的含量,而且将会增强土壤对Pb2+的吸附亲和力,降低了土壤中的铅对地下水造成二次污染的风险.

关键词: 熟污泥 , 黄土 , , 吸附 , 解吸

硝磺草酮在黑土和红壤中的吸附-解吸特性?

孙约兵 , 徐应明 , 孙扬 , 秦旭

环境化学 doi:10.7524/j.issn.0254-6108.2015.10.2015042802

采用批量平衡实验,研究了硝磺草酮在黑土和红壤中吸附?解吸行为.结果表明,硝磺草酮在两种土壤中的吸附分为快速线性分配和慢速吸附两个阶段,2 h后,基本达到动态平衡.然而,其吸附速率随时间的延长而降低,且初始浓度和土壤性质对硝磺草酮吸附速率的变化率没有明显影响.硝磺草酮在红壤和黑土中吸附和解吸过程均能用Freundlich模型进行很好的拟合,拟合系数R2分别为0.999和0.993(黑土)、0.991和0.962(红壤).硝磺草酮在土壤中的吸附等温线呈现“L”型,以物理性吸附为主.硝磺草酮在两种土壤上的解吸过程存在一定的滞后现象,且随着硝磺草酮初始浓度增加,其解吸等温线的滞后系数也随之降低.黑土中硝磺草酮的吸附和解吸滞后强度均大于红壤.

关键词: 硝磺草酮 , 吸附 , 解吸 , 土壤

钒在石煤提钒区水稻土中的吸附-解吸特征

姜智超 , 肖细元 , 郭朝晖 , 朱惠文 , 梁芳

环境化学 doi:10.7524/j.issn.0254-6108.2015.09.2015020502

采用静态平衡实验,研究了不同pH值、温度和初始钒浓度条件下,钒在石煤提钒区水稻土中的吸附?解吸特性.结果表明,不同钒含量水稻土对钒的吸附等温线均符合Langmuir方程和Freundlich方程,Elovich方程和双常数方程可较好地描述水稻土对钒的吸附动力学过程.水稻土钒的吸附?解吸量随温度和溶液初始钒浓度增加而增加,随pH升高而减少.低钒含量土壤(140 mg·kg-1)对钒的最大吸附量为2813 mg·kg-1,高于高钒含量土壤(650 mg·kg-1)的最大吸附量(2038 mg·kg-1).土壤钒的解吸量随吸附量的增加而增大,解吸率为10.7%—29.3%,两者呈幂函数关系.酸性条件和较高温度下水稻土吸附的钒较易解吸,进入环境的风险较高,因此,我国石煤提钒区外源钒进入水稻土壤后其潜在迁移风险值得关注.

关键词: 石煤提钒区 , 水稻土 , , 吸附 , 解吸

有机与无机改性蒙脱石对鲑鱼精DNA吸附特征研究

唐旖旎 , 吴平霄 , 侯雅琨 , 朱能武 , 党志

功能材料

利用聚羟基Fe/Al制备出无机柱撑蒙脱石,以阳离子表面活性剂HDTMA、阴离子型的表面活性剂SDS作为有机改性剂制备出有机改性蒙脱石,并且通过XRD、FT—IR、BET和zeta电位等表征手段对柱撑粘土进行表征,首次研究了具有不同层间结构的改性蒙脱石对鲑鱼精DNA的吸附特征。DNA吸附量大小顺序为HTDM—MMT〉MMT〉SDS-MMT—Fe/Al—MMT。HTDMA改性促进了蒙脱石的吸附,吸附量达61.04μg/mg。而SDS覆盖其表面后,吸附量减至26.88μg/mg。在pH值为5.0~9.0范围内,有机改性蒙脱石对DNA的吸附量随PH值下降幅度远小于原土。吸附动力学研究表明,控制改性蒙脱石吸附DNA的主要步骤是化学吸附。用NaOAc和NaH2PO4解吸DNA时,有机与无机蒙脱石解吸规律有明显差异。实验结果表明,结构、电负性及表面性质是影响不同改性蒙脱石吸附DNA分子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 柱撑 , 配位键 , 解吸 , 吸附等温线

纳米多级结构扁圆型多孔α-Fe_2O_3的合成及NO_x吸附性能研究

杨颖 , 孙艳丽 , 尹彦冰 , 张转芳 , 孙宏 , 阚侃 , 史克英

功能材料

为了制备室温下对NOx吸附性能优异的纳米材料,采用表面活性剂辅助的纳米粒子自组装方法制备了纳米多级结构扁圆型多孔α-Fe2O3。分别采用XRD、FT-IR、TG-DSC、SEM及TEM等技术手段研究了材料的形貌与结构。研究表明,每一个扁圆型的Fe2O3是由8~10nm左右的Fe2O3纳米颗粒聚集而成,属赤铁矿型的α-Fe2O3,晶型较好。在室温下对材料进行NOx的吸附脱附实验,研究发现,该材料的选择性吸附NOx能力和吸附量较市售的α-Fe2O3明显提高。原因在于,空气中的氧气吸附于多孔α-Fe2O3材料表面,形成的氧负离子,与NOx形成化学吸附,有助于提高NOx的吸附性能。初步探讨NOx的吸附机理,为半导体氧化物在室温下NOx检测提供了重要实验基础。

关键词: 分级结构 , 氧化铁 , NOx , 吸附 , 脱附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末页
  • 共2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