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检索条件:关键词=dimple  

  • 论文(9)

DIMPLE FORMATION ON FRACTURE SURFACE OF STEEL 55SiMnMo

LIANG Sizu LIANG Yaoneng LIU Zhengyi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 Guangzhou , China Lecturer , Department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No.2 ,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 Guangzhou 510641 , China

金属学报(英文版)

The fracture surface of the normalized steel 55SiMnMo was observed,under tensile device at- tached on the SEM,to be of ductile dimple feature on the bainite which is composed of lath ferrite and austenite platelet.The dimple is essentially nucleated in the ferrite.Because the austenitic plastic defo...

关键词: dimple , null , null , null

印制电路板电镀填盲孔的影响因素

刘佳 , 陈际达 , 陈世金 , 郭茂桂 , 何为 , 李松松

电镀与涂饰

以某公司电镀填盲孔的电镀液体系为研究对象,在500 mL哈林槽中模拟电镀线,系统地考察了电镀液配方(硫酸铜、硫酸、湿润剂、光亮剂、整平剂和氯离子的浓度以及添加剂相互作用)、电镀参数(电流密度和电镀时间)以及盲孔几何尺寸(深径比0.6:1和1.07:1)等化学和物理因素对FR-4基材盲孔电镀填孔的影响...

关键词: 印制电路板 , 盲孔 , 填孔 , 电镀 , 影响因素 , 凹陷度 , 厚度 , 尺寸

应用瞬态液晶热像研究凹陷涡发生器传热性能

李博 , 饶宇 , 陈鹏

工程热物理学报

本文使用瞬态测量技术对球型/椭球型凹陷冷却结构内的流阻性能和局部传热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凹陷深度与通道高度之比为0.2,凹陷投影直径与通道高度的比为1.冷却通道的高度为10 nm,基于通道水利直径和平均速度的雷诺数为8500~51000.实验结果表明,充分发展段的球型凹陷的传热性能是光滑通道传热性能...

关键词: 瞬态测量 , 凹陷 , 阻力特性 , 局部努塞尔数

球形和泪滴形凹陷涡发生器传热实验和数值计算

饶宇 , 李博 , 冯岩

工程热物理学报

凹陷涡发生器是一种高效的燃气轮机涡轮叶片冷却结构,本文对分别具有球形和泪滴形凹陷涡发生器阵列的表面传热与流动性能开展了实验和数值计算研究.本文分别采用Standardk-ω,SST和Reliazablek-ε三种湍流模型计算了凹陷涡发生器表面湍流传热与流阻性能,并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确定了Stan...

关键词: 凹陷 , 涡发生器 , 燃气轮机冷却 , 传热 , 摩擦因子

固溶处理温度对海水循环泵叶轮用双相不锈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晁代义 , 徐仁根 , 马海云 , 王根启 , 邵文柱

材料导报

通过OM、SEM、力学试验以及电化学试验研究了固溶温度对核电海水循环泵叶轮用双相不锈钢材料GX2CrNiMoN22-5-3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050~1250℃固溶,γ相呈岛状或长条状弥散分布在α相基体上,α相含量随固溶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组织中无析出相出现,而抗拉强度大都在700MPa左...

关键词: 双相不锈钢 , α相 , γ相 , 韧窝 , 抗点蚀性能

板式换热器强化传热数值研究及热阻分析

吴晶 , 夏梦 , 叶莉 , 韩东

工程热物理学报

以工业广泛使用的板式换热器为研究对象,模拟了人字型波纹板片和凹坑型板片内的流动和换热,得到了平均努塞尔数Nu、阻力系数和综合传热性能因子随雷诺数Re的变化,分析了凹坑深度对换热性能的影响。相同工况下,人字比凹坑型板片的换热效果好但阻力大,故后者综合性能更优。相同来流速度下,凹坑深度越小,综合传热性能...

关键词: 板式换热器 , 数值模拟 , 凹坑 , 人字型波纹 , 广义热阻

55SiMnMo钢断口微坑形成过程的研究

梁思祖 , 梁耀能 , 刘正义

金属学报

采用扫描电镜拉伸装置,对55SiMnMo钢正火组织进行拉断观察,发现其断口为微坑型延性断口。微坑形核于铁素体片内,其尖细的撕裂棱是由奥氏体经受强烈的范性变形而形成的。

关键词: 微坑 , plastic deformation , ductile fracture , steel 55SiMnMo

DD6单晶合金蠕变特性及断裂机理

张中奎 , 王佰智 , 刘大顺 , 温志勋 , 岳珠峰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在500MPa、900℃和300MPa、1000℃两种环境条件下,通过实验研究了[001]、[011]、[111]三种取向的镍基单晶合金DD6的蠕变特性及断裂机理。结果表明:DD6单晶高温合金蠕变性能具有明显的晶体取向相关性,在相同的温度和应力条件下,三种取向的单晶合金寿命差别很大,温度是影响[00...

关键词: 蠕变 , 单晶合金 , 断裂 , 韧窝 , 各向异性

凹坑深度对铝合金表面在不同润滑介质中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马明明 , 连峰 , 臧路苹 , 项秋宽 , 张会臣

金属学报 doi:10.11900/0412.1961.2016.00257

采用激光刻蚀技术在5083船用铝合金表面分别构建出深度为15和30 μm的圆台形凹坑织构,利用涂覆SiO2和低表面能修饰改变表面润湿性,制备超疏水且疏油的双疏表面。采用HSR-2M高速往复摩擦试验机测试其在水、海水和油介质中的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凹坑深度为30 μm的表面的双疏性能强于凹坑深度15 μm的表面,摩擦学性能也更优。与单纯的织构表面相比,将织构和化学组分相结合的双疏表面可以更加显著地提高摩擦学性能。双疏表面在油介质中的摩擦系数和磨损量最小,在海水中的摩擦系数小于在水中,磨损量大于在水中。仿真计算结果表明,随着圆台形凹坑深度的增大,润滑膜承载力先增大后减小。当凹坑深度为75 μm时润滑膜承载力最大。研究结果表明,双疏表面可以显著提高铝合金在润滑介质中的摩擦学性能。

关键词: 铝合金 , 凹坑 , 双疏表面 , 润滑 , 摩擦学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