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洪涛靳晶曹守范葛世荣
材料研究学报
基于金属磨损试验以及得出的摩擦系数和磨损形貌的变化规律, 用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均方差σ、统计分布参数、偏态系数Rsk和峰态系数Rku等可用于分析摩擦副磨损表面特性的典型表面粗糙度表征参数, 定量分析了磨损过程中表面粗糙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 磨损稳定后, Ra和σ逐渐降低, 磨损表面凸峰是钝峰, 轮廓高度分布越来越符合正态分布且数据分布越来越集中。
关键词:
材料表面与界面
,
wear
,
surface roughness
,
characterizing parameters
,
distribution
,
mechanism
任志强
,
曹红红
,
王晓艳
硅酸盐通报
用X射线荧光仪检测了三个水泥企业的原料和熟料中硫磷的含量,通过对生料粉磨和熟料煅烧系统的物料平衡计算分析了熟料中硫和磷的来源,并用SEM与WDS分析了熟料中硫磷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智海、冀东水泥熟料中的硫主要来源于煤灰,分别为72.72%、72.93%,双良的主要来源于石灰石和煤灰,分别为44.62%、34.24%;水泥熟料中磷主要来源于原料石灰石,智海、冀东、双良分别为82.86%、82.92%、85.85%;硫磷元素主要集中在熟料的A矿和B矿中,中间相较少.
关键词:
熟料
,
硫磷
,
来源
,
分布
李科
,
丁晴晴
,
傅珊
环境化学
doi:10.7524/j.issn.0254-6108.2015.04.2014081902
以太原市土壤作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了太原市城市土壤及工业区土壤中Cr、Ni、Cu、Zn、As、Cd、Pb的污染水平和分布,并对污染状况进行了评价.研究表明,太原市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分别为 Cr:35.35—848?80 mg·kg-1,Ni:4.00—99.57 mg·kg-1,Cu:4.89—266.99 mg·kg-1,Zn:45.16—677.01 mg·kg-1,As:0.66—35?46 mg·kg-1,Cd:nd—1.00 mg·kg-1,Pb:15.61—1240.41 mg·kg-1.其中城市土壤重金属含量较低,工业区土壤重金属含量较高,受到多种重金属的复合污染.以土壤环境质量国家二级标准值作为评价标准,用单项污染指数和综合污染指数对太原市土壤重金属污染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太原市大部分城市土壤未受7种重金属污染,只有6.7%的地区处于轻污染水平;工业区土壤污染严重,污染程度从高至低为化工厂(重污染)>热电厂(重污染)>化肥厂(重污染)>第一电厂(中度污染)>建筑工地(中度污染)>焦化厂(轻污染).7种重金属在太原市土壤中的空间分布规律不同,且均与工业区分布相关,工业区是太原城市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重要来源.
关键词:
土壤
,
重金属
,
分布
,
评价
,
太原市
宋保昌
黄金
doi:10.11792/hj20140607
湘黔桂地区分布有大量浊积岩型金矿床,为确定本区浊积岩型金矿床的分布特征及成矿规律,系统分析了区域地质概况和区域金矿类型。研究结果表明,地层控矿具有全区域穿层成矿特征,局部岩性控矿的特点;由西南向北东方向,区域金成矿时代具有从加里东期向印支-燕山期趋新的时空分布特征;区域变形、变质程度作用对成矿作用强弱有较大影响。区域金矿田位于巨型推覆含金剪切断裂带中,大型金矿床一般都产在一级深大断裂旁侧的次级断裂中;多期成矿特征明显;并与岩浆岩的关系非常密切,金矿周围通常都有岩体的产出。
关键词:
浊积岩型金矿床
,
分布特征
,
成矿规律
,
湘黔桂地区
孙洁
,
曹京宜
,
唐聿明
,
左禹
涂料工业
研究了以氧化亚铜为防污剂的自抛光防污涂层在模拟海水浸泡过程中铜离子的释放及其在防腐/防污涂层体系中的分布规律.防污涂层在浸泡过程中Cu2O会与NaCl溶液反应生成Cu2+,并伴随着丙烯酸树脂的水解,Cu2+得到释放从而具有防污效果.浸泡一段时间后,铜离子的渗出率基本保持稳定并显著大于铜离子防污的最小渗出率.但防污面漆中的Cu2+也会渗人中间漆以及防腐底漆中,并且伴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防腐底漆以及连接中间漆中的铜含量都会增加,并且与时间呈正比关系.
关键词:
防污涂层
,
氧化亚铜
,
铜离子
,
扩散
,
分布
顾继生
,
蔡晓冰
功能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9731.2015.18.004
介孔SiO2纳米微球(MSNs)具有良好的理化性能,在疾病诊治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若要成功应用于人体,需要完善其生物相容性研究。 MSNs对于细胞的毒性与 MSNs 能否被摄取进入细胞,以及进入细胞的量有关,并取决于细胞的类型和MSNs本身的性状。通过一系列物理和化学方法的改进,可以明显改善 MSNs 的血液相容性,降低溶血作用。介孔Si O 2纳米微球经静脉注射后分布于动物的肝脏、脾脏、肾脏、心脏、肠胃、肌肉和肺脏,其毒性作用与浓度有关;MSNs 作为一种异物进入体内后可能会诱发机体产生一定程度的超敏反应。介孔 Si O 2纳米微球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但其采用何种方式应用仍需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介孔 Si O 2 纳米微球
,
表面改性
,
生物相容性
,
毒性
,
分布
姜晓卫
,
邓爱军
,
李金磊
,
史俊朋
,
张洪武
环境化学
doi:10.7524/j.issn.0254-6108.2015.02.2014052803
为了研究纳米颗粒通过眼部暴露后进入体内的路径及在体内的分布和代谢情况,实验采用近红外长余辉纳米探针作为示踪剂,对小鼠进行眼部暴露,随后利用活体成像技术观察其进入小鼠体内的过程及分布情况,于暴露第4天收集代谢产物,第7天取重要脏器和血液,并检测纳米探针的存在情况。结果显示纳米探针可由眼经口腔进入胃肠道中,并且纳米颗粒暴露4天后在小鼠的粪便中检测到强荧光信号,而尿液中的荧光信号较弱,暴露7d后在小鼠的眼睑结膜、胃及眼球中检测到强荧光信号,而其余器官的荧光信号较弱。这表明通过眼部暴露后,纳米颗粒主要分布在眼和消化系统中,最后大部分经消化系统代谢。
关键词:
荧光示踪
,
小鼠
,
纳米颗粒
,
分布
,
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