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艳艳
,
张士杰
,
赵丽凤
,
王波
,
肖云汉
工程热物理学报
在建立压气机、燃烧室、透平、回热器、转轴转动惯性等单元部件动态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恒转速简单和回热型微型燃气轮机的系统动态模型及其控制系统模型,对其冷启动、升降负荷和甩负荷动态过程进行了动态模拟,并对两者的动态性能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系统动态模型能够有效地对系统的各个典型动态过程进行模拟与分析,计算稳定可靠,可为微燃机控制系统设计与分析提供模型基础;控制系统设计合理,能够满足调节负荷和转速的要求,保证循环系统安全运行;回热器的热惯性和扰动幅度是影响微燃机系统响应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微型燃气轮机
,
动态模型
,
动态响应
,
回热器
叶丁丁
,
朱恂
,
李俊
,
蒲洪权
,
廖强
工程热物理学报
被动式直接甲醇燃料电池作为新型便携式电源,势必会遇到负载动态变化的工作环境.本文针对持续加载/瞬间筇载、持续加载/持续卸载及梯形加载时被动式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动态响应进行了实验研究,获得了变负载时电池电压及温度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加载时电池电压降低、温度升高,而卸载瞬间电压骤升、温度骤降;持续卸载时温度响应滞后于电流密度的变化及电压响应;梯形加载时恒流放电过程对持续加载和卸载时电压响应的影响较小;电池温度随加载周期整体上呈升高趋势.
关键词:
被动式
,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
,
动态响应
,
电池温度
韩亚坤
,
徐洪峰
,
卢璐
催化学报
通过溶胶混合法将超级电容器材料RuO_2负载到Pt/C上,制成了Pt/C-RuO_2催化剂,并用这种催化剂组装成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单电池,测试了其循环伏安曲线和多电位阶跃计时电流.结果表明,加入RuO_2之后,催化剂的双电层电容明显增大.单电池的放电曲线测试结果表明,在加入少量RuO2(w≤8%)的情况下,单电池的性能略有降低.通过单电池在不同电流下电压动态响应和对脉冲电流的动态响应测试,表明在加入RuO_2之后,单电池电压的瞬间衰减明显减缓.这说明RuO_2具有在瞬间加大电流负载时缓冲电池电压的作用,即以Pt/C-RuO_2为催化剂的PEMFC单电池的动态响应性能大幅度提高.
关键词: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
单电池
,
动态响应
,
铂
,
碳
,
二氧化钉
张志强
,
胡宇达
复合材料学报
研究了热环境中功能梯度圆板在横向简谐激励作用下的非线性动力响应和动应力问题。针对陶瓷-金属功能梯度圆板,考虑几何非线性、材料物理性质参数随温度变化及材料组分沿厚度方向按幂律分布的情况,应用虚功原理给出了热载荷与横向简谐载荷共同作用下的非线性振动偏微分方程。在固支无滑动的边界条件下,利用伽辽金法得到了达芬型非线性强迫振动方程。通过数值算例,给出了关于体积分数指数的分岔图,相图、Poincare映射等响应图以及动应力变化规律图,讨论了材料体积分数指数和温度场对功能梯度圆板非线性动力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热环境中功能梯度圆板随体积分数指数的变化可使系统出现周期响应、倍周期响应和混沌响应。功能梯度圆板中心处动应力在系统发生分岔或出现混沌响应时出现大幅变化,而且在混沌响应时具有不可预测性。
关键词:
功能梯度材料
,
圆板
,
动力响应
,
混沌
,
动应力
饶辉
,
许希武
,
朱炜垚
,
张超
复合材料学报
建立了复合材料加筋板在横向低速冲击载荷作用下的渐进损伤有限元模型.该模型考虑了复合材料加筋板受低速冲击时的纤维断裂、基体开裂及分层脱粘等五种典型的损伤形式,在层内采用应变描述的失效判据,结合相应的材料性能退化方案,通过编写VUMAT用户自定义子程序以实现相应损伤类型的判断和演化.在层间以及筋条与层板间加入界面元,模拟层间区域的情况,结合传统的应力失效判据和断裂力学中的能量释放率准则来判断分层损伤的起始和演化规律.通过对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数据的比较,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同时探讨了不同位置、不同冲击能量以及含初始损伤(脱粘)等因素对复合材料加筋板低速冲击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
复合材料加筋板
,
低速冲击
,
界面元
,
有限元法
,
动态响应
刘强
,
杨科
,
黄宸武
,
赵晓路
工程热物理学报
漂浮式风力机是一种新型风力机.在海上风和波浪的综合作用下,机组的运动和气动特性参数将产生显著的动态变化,即动态响应.本文利用气动、水动、控制、结构完全耦合的风力机模拟软件,对三种典型漂浮式风力机在不同的风和波浪条件下的动态响应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类型漂浮式风力机的动态响应差别很大,但纵荡运动始终是最主要的运动形式,纵荡平衡位置主要受风速的影响,而纵荡振幅主要受浪高的影响;漂浮式风力机的平均功率相对固定式风力机的稳态值基本不变,但平均载荷有较大程度的增加.
关键词:
海上风电
,
漂浮式风力机
,
动态响应
张喆玉
,
段勇奇
,
瞿连辉
,
王安斌
材料开发与应用
针对轨道交通车辆在以中等车速120 km/h和140 km/h运行时轨道动态响应较大的问题,采用特征频率分析及动态位移限定等方法对该工况下轨道减振器(轨道扣件)的刚度进行合理设计,并在选择的刚度范围内对车辆、轨道的安全性能及动态响应进行校核.通过计算得到适合的扣件垂向刚度范围为17-25 kN/mamn,且在此范围内车辆脱轨系数及倾覆系数都小于0.8.与普通型扣件相比,在1-80 Hz范围内,道床在减振扣件(GJ-32)系统中的垂向总Z振级降低8.7 dB,地基垂向总Z振级降低5.7 dB.
关键词:
轨道减振器
,
动态响应
,
安全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