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33)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多孔结构MgO表面化学镀Ni层的制备与表征

李均明薛晓楠蔡辉蒋百灵

金属学报 doi:10.3724/SP.J.1037.2010.00055

利用多孔结构的表面活性, 采用以硫酸镍(NiSO4?7H2O)为主盐, 次亚磷酸钠(NaH2PO2?H2O)为还原剂且无其它特殊组分的常用化学镀Ni溶液, 经无敏化活化预处理直接在微弧氧化形成的多孔MgO薄膜表面制备出化学镀Ni层, 并对Ni层的相组成、显微结构、导电性和耐蚀性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平均厚度约5 μm的化学镀Ni层颗粒均匀, 组织致密; Ni层进入MgO薄膜的孔洞, 形成交错咬合状态. XRD分析表明, Ni层由晶态Ni与非晶态Ni--P组成. 四探针和极化曲线测试结果说明 Ni层的导电性良好, 同时由于Ni层的存在, 试样的腐蚀电位显著提高. 化学镀Ni过程中, 溶液中的Ni2+在还原剂离子的作用下首先在多孔MgO薄膜的微孔处还原沉积生成微小的初生Ni颗粒, 初生Ni颗粒进而长大并扩展, 最终形成完整的化学镀Ni层. 多孔结构以其特有的活化作用实现了氧化物表面无敏化活化预处理的化学镀.

关键词: 化学镀Ni , MgO , porous structure ,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 corrosion potential

可伐合金与无氧铜复合材料的研制

陈永贤 , 刘国禄 , 张彩碚 , 孙福成 , 赖祖涵

材料研究学报

采用外皮为可伐合金(4J29)内芯为无氧Cu(UT_1),经热加工、冷加工和扩散退火等工艺复合制成的复合材料。Cu 芯是圆形的,复合界面形成固溶体并牢固地结合在一起。轴向平均线膨胀系数α_(20)—400℃=(4.9-5.5)×10~(-6)/℃。外径为1.5mm,内芯径为0.6mm 复合线,其电阻率ρ=8.3×10~(-8)Ω·m;复合界面漏气率小于6.67×10~(-8)Pa·L/S。

关键词: 可伐合金 , composite material , coefficient of linear expansion ,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掺磷四面体非晶碳薄膜的电学性能

刘爱萍朱嘉琦唐为华李超荣

金属学报 doi:10.3724/SP.J.1037.2009.00538

采用过滤阴极真空电弧技术以PH3为掺杂源, 施加0-200 V基底负偏压, 制备了掺磷四面体非晶碳(ta-C∶P)薄膜. 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Raman光谱研究ta-C∶P薄膜的微观结构,通过测定变温电导率和电流-电压曲线, 考察ta-C∶P薄膜的导电行为. 结果表明, 磷掺入增加了薄膜中sp2杂化碳原子含量和定域电子π/π*态的数量, 提高了薄膜的导电能力, 且以-80 V得到的ta-C∶P薄膜导电 性能最好. 在293-573 K范围内ta-C∶P薄膜中的载流子表现出跳跃式传导和热激活传导两种导电机制. 电流--电压实验证明ta-C∶P薄膜为n型半导体材料.

关键词: 掺磷 , tetrahedral amorphos carbon , substrate bias ,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 conduction mechanism

富镍导电涂层在模拟盐碱地土壤溶液中的耐蚀性

张心华 , 张兵 , 邵玉佩 , 聂凯斌 , 华双静 , 廖强强 , 陈亚琼 , 闫爱军

电镀与涂饰

在高黏度的丙烯酸树脂中加入镍粉、消泡剂及其他助剂制备出具有导电功能的防腐涂料并涂覆在作为接地材料的碳钢上.通过测试涂层的表面接触电阻来表征涂层的导电性.用电化学阻抗谱研究了含不同镍粉质量分数的导电涂层在模拟轻度、中度、重度盐碱地土壤溶液中的耐蚀性,并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了浸泡61d后涂层的表面形貌.结果表明,镍粉用量越多,涂层导电性越好.在不同盐碱地溶液中,随浸泡时间延长,涂层阻抗都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随模拟溶液中盐分浓度增加,涂层的阻抗下降.镍粉含量大,涂层的阻抗反而小,表面腐蚀严重,耐蚀性更差.

关键词: 碳钢 , 接地材料 , 丙烯酸树脂 , 镍粉 , 导电涂料 , 盐碱地 , 耐蚀性 , 导电性

钴掺杂对氧化物燃料电池电解质Ce0.8Y0.2O1.9性能的影响

李刚 , 陈苏 ,

材料导报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细的Ce0.8Y0.2O1.9(YDC)粉末,并将其应用于钴掺杂的YDC电解质材料.研究了钴元素对材料烧结性能和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钴元素显著增加了材料的密度(烧结温度在1000℃时,其密度超过理论密度的98%)和电导率(750℃时0.99 S/m),同时还发现小于1μm尺寸的晶粒具有高的电导率.

关键词: 电解质 , 氧化物 , 化学合成 , 共沉淀 , 密度 , 电导率 , 烧结温度

石墨/酚醛树脂复合材料双极板的制备与性能

陈惠 , 刘洪波 , 夏笑虹 , 杨丽 , 何月德

复合材料学报 doi:10.13801/j.cnki.fhclxb.201503.008

双极板是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石墨与聚合物的复合材料双极板是目前研究的重要方向.采用模压热固化二步法,以酚醛树脂为粘结剂、天然鳞片石墨为导电骨料、炭黑为添加剂制备了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用复合材料双极板.系统研究了不同种类石墨对石墨/酚醛树脂复合材料电性能和抗弯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天然鳞片石墨为导电原料时,所制备的石墨/酚醛树脂双极板的性能最好;添加导电炭黑能有效提高石墨/酚醛树脂复合材料的电导率;在复合材料制备中加入4wt%的碳纤维,碳纤维-石墨/酚醛树脂复合材料的抗弯强度提高了29%;碳纤维表面液相氧化处理能有效提高纤维与基体间的结合强度,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与处理温度的升高,碳纤维-石墨/酚醛树脂复合材料的电导率和抗弯强度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最终固化温度主要影响酚醛树脂的交联程度,随着最终固化温度的升高,酚醛树脂的交联程度增加,电导率增大,但抗弯强度有一定程度减小.

关键词: 燃料电池 , 双极板 , 复合材料 , 天然石墨 , 聚合物 , 电导率 , 抗弯强度

碳包钴纳米颗粒/聚二甲基硅氧烷复合热界面材料的制备和性能

邢羽雄 , 张海燕 , 林锦 , 张琇滨

复合材料学报 doi:10.13801/j.cnki.fhclxb.20150327.001

为了制备具有良好的热导率、热稳定性、导电性和柔顺性的纳米颗粒填充硅树脂复合材料,首先以乙基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为基体材料,以碳包钴纳米颗粒(C@Co)为填料,采用研磨共混法制备了C@Co/PDMS复合热界面材料.然后,运用TEM、XRD、Raman和SEM分别对C@Co的微观结构、物相、石墨化程度和分散性进行了研究.最后,研究了C@Co含量对复合热界面材料的热导率、热稳定性、导电性和柔顺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复合热界面材料的热导率随着C@Co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当C@Co的含量为24wt%时,复合材料的热导率达到最大值1.64 W/(m·K),比纯PDMS的提高了10.7倍;TG分析表明,添加24wt%的C@Co后,复合材料的起始分解温度和最终分解温度比纯PDMS的分别提高了约70℃和80℃,说明C@Co能提高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随着C@Co含量的增加,复合热界面材料的电导率非线性增大,拟合试差计算的逾渗阀值为10wt%,即C@Co含量小于10wt%时复合材料的绝缘性良好,而填充24wt%的C@Co时复合材料的电导率为9.38×10-3 S·m-1;复合材料的硬度适中,处于17.6~26.8 HA范围内,表明该复合材料的柔顺性较好.因此,24wt%C@Co/PDMS复合材料不仅能满足热界面材料电性能的基本要求,且具有良好的热导率、热稳定性和柔顺性.

关键词: 碳包钴 , 纳米颗粒 , 硅树脂 , 热界面材料 , 热导率 , 电导率 , 硬度

表面处理工艺对碳纤维复合材料的ILSS及界面形貌的影响

陈秋飞 , 戴慧平 , 郭鹏宗 , 连峰 , 刘栋 , 吴浩

玻璃钢/复合材料

考查了不同表面处理工艺对碳纤维复合材料层间剪切强度及层面、断面形貌的影响.通过材料实验机测得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层间剪切强度,并通过扫描电镜分析评价不同电导率对复合材料ILSS的影响.结果表明,12ms/cm是表面处理工艺中电导率的较优选择;碳纤维的层间剪切强度随电量的变化符合“层进式物化双效模型”;制备高层间剪切强度碳纤维和复合材料时,较优的电解质是NaOH,较优的电解液浓度为2%,较优的电量为10C/g;本工艺条件下制得的SYT49碳纤维层面形貌与东丽T700G碳纤维相似.

关键词: 表面处理 , 电导率 , 拉伸强度 , 层间剪切强度 , 界面形貌 , 碳纤维 , 复合材料

不同栖息环境下麋鹿活动对土壤理化特性的影响

朱明淏 , 刘艳菊 , 张婷婷 , 程志斌 , 杨峥

环境化学 doi:10.7524/j.issn.0254-6108.2016.01.2015070803

本研究旨在通过实验分析对比有无麋鹿活动情况下,几个典型的麋鹿栖息地的含水量、有机质、pH、电导率、烘干全盐量、水解氮、有效磷、速效钾,探讨麋鹿日常生活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发现,在有限的圈养和半散放状态下,麋鹿活动常可降低土壤含水量,提高有机质含量;提高pH值含量,利于缓解酸性土壤酸化程度,但可加剧已碱化土壤的盐碱化程度;提高电导率、烘干全盐含量和土壤盐渍化程度;麋鹿活动还使水解性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升高,使土壤中的植物可利用的营养元素含量增加.在自然资源丰富、容纳能力强的野放和半野放环境状态下,麋鹿集群活动反而会降低土壤有机质含量,另外,低密度的野生种群活动较高密度种群可有效减缓土壤盐渍化进程.

关键词: 麋鹿 , 土壤 , 理化特性 , 有机质 , pH , 电导率 , 盐渍化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14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